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试论陈独秀的“新教育”思想

发布时间:2017-05-06 21:07

  本文关键词:试论陈独秀的“新教育”思想,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陈独秀“奕世儒素”的家庭背景及“崇尚实学”的家传文化精神,培育了陈独秀的奋斗品格,也培育了陈独秀最早的教育理念,“力学致知”、“学贵适用”、“学贵独创”、“学贵实行”的实学教育思想正是此后陈独秀新教育思想的基调之一。世传儒学的家庭背景及桐城派地域文化的影响,陈独秀首先被培养成一个传统的“士”,在接受欧美文化思想后,陈独秀由“士”转化为民主主义者、共产主义者,随着思想上的转变,陈独秀的教育思想也有由追求个性解放到注重社会的转变。而陈独秀教育思想的转变,只有将其放置于1912-1919年中国知识界掀起的文化价值重建运动背景下,才能清楚地了解陈独秀新国民教育思想的本意。 在民主主义者阶段,陈独秀以“爱国心”、“自觉心”为核心观点,较为系统地阐释了新国民应该具有的精神品质与道德品质。培育具有新精神的新国民,是陈独秀这一时期教育思想的根本主旨,在这一根本主旨下,实学教育注重学生技术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宗旨借着欧美的教育观念一再被陈独秀阐扬。 在社会主义者阶段,以新思想驾驭传统,树立新精神、培育新社会环境是这一时期陈独秀“新教育”思想的主旨。在这一时期,“学贵适用”、“学贵实行”、“学贵独创”的实学教育思想被陈独秀赋予了社会主义的新时代精神,在陈独秀那里,,新教育之新只是采取的主义和方法不同,并不是空间或时间的不同。
【关键词】:陈独秀 新教育 实学 新精神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40-09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7
  • 绪论7-14
  • 一、 选题缘起及选题的现实意义7-8
  • 二、 学术史的回顾8-13
  • 三、 本选题的创新之处与研究方法13-14
  • 第一章 实学:陈独秀“新教育”思想的真实源头14-22
  • 一、 陈独秀的家学渊源与实学精神14-17
  • 二、 陈独秀中西掺杂的蒙学教育思想17-22
  • 第二章 价值重建运动与陈独秀的新国民教育思想22-33
  • 一、 “民无建国之力”——新国民的精神与品质教育思想22-27
  • 二、 取法西洋——陈独秀以个性解放为核心的教育思想27-33
  • 第三章 五四新文化运动与陈独秀的新教育思想33-41
  • 一、 注重社会——陈独秀的“新教育”思想33-37
  • 二、 马克思主义与陈独秀新教育思想的变化37-41
  • 注释41-43
  • 参考文献43-45
  • 后记4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美燕;;简述陈独秀的教育思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2 操国胜;“革命”:陈独秀教育思想的核心[J];安徽史学;1999年02期

3 张运杰;陈独秀教育思想的形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4 张洪波;李亮亮;;陈独秀的教育思想及其现代启示[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5 王珉;;论陈独秀教育思想的形成[J];党史博采(理论);2010年05期

6 文君;陈独秀与中国近代教育[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0年02期

7 陈家骥;;陈独秀与近代中国教育[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2期

8 金林祥;;陈独秀教育思想新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4年02期

9 张曙明;;陈独秀教育思想的特征[J];江东论坛;2010年01期

10 陈世强;行无愧怍心常坦 身处艰难气若虹——陈独秀与美术家的肝胆交往[J];美术研究;2004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明佳;陈独秀哲学与文化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2 赵娜;陈独秀教育改革思想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10年


  本文关键词:试论陈独秀的“新教育”思想,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91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3491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77c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