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的课程:从现象到理念
发布时间:2017-05-14 18:10
本文关键词:发现的课程:从现象到理念,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研究根据一类被忽视的课程现象提出“发现的课程”这一概念。然后沿着概念本身进一步探寻其理论张力,,进而提出广义上作为一种课程开发及实施理念的“发现的课程”。 研究认为在狭义的层面“发现的课程”是指在课程专家与教育管理部门的课程规划之外,在所预期的课程实施结果之外,由教师或学生在课程生活中独立或在互动合作中触发的新观点、新知识、新问题和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技巧等,它指向一种“发现事实”。而在广义的层面,“发现的课程”是一种课程开发及实施理念,其本质是为了更好实现狭义上“发现的课程”本身的价值及其张力价值而在知识组织、教学方式、课堂建设等多方面进行的有意识的协同操作。 本研究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什么提出‘发现的课程’?”主要从现实与历史的角度指出“发现的课程”作为一种课程现象被忽视,而且在理论中亦未觉醒的事实,并据此提出“发现的课程”。第二部分,“发现的课程”的概念界定。通过与“发现的课程”有理论相关性的理论概念的对比,使“发现的课程”在概念上清晰化。第三部分,“发现的课程”的理论基础和内容探析。研究分别以“人性灵”论和“格式塔完形顿悟”理论作为理论基础,为“发现的课程”提供理论辩护;并从五个维度详细剖析了“发现的课程”的内容及结构。第四部分,“发现的课程”如何展开?即探讨“发现的课程”在现实中如何进行开发及实施。
【关键词】:发现的课程 发现 现象 理念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42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1 绪论8-23
- 1.1 研究缘起8-12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12-13
- 1.3 文献综述13-22
- 1.4 研究方法22-23
- 2 “发现的课程”解蔽、离析与界定23-34
- 2.1 “发现的课程”的存在与遮蔽23-25
- 2.2 “发现的课程”的离析25-30
- 2.3 “发现的课程”的界定30-34
- 3 “发现的课程”的理论基础和内容34-50
- 3.1 “发现的课程”提出之必要性34-35
- 3.2 “发现的课程”的理论基础35-42
- 3.3 “发现的课程”内容:五个维度42-50
- 4 “发现的课程”开发与实施50-59
- 4.1 “发现的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期待操作50-55
- 4.2 发现的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中须澄清的几个问题55-59
- 5 总结59-61
- 致谢61-62
- 参考文献62-65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6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育洪;运用“发现教学法”创建有中国特色的教学法[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2 崔允o7;课程与教学[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7年01期
3 王建军;;筏喻的课程观:课程概念的演变与趋向[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01期
4 朱新卓;;人性灵:教育的人性论——解读涂又光教育思想之人性论[J];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02期
5 黄宗芬;课程与教学:从二元对立走向整合[J];教学研究;2005年01期
6 李臣之;“课外活动‘课程化””问题探析[J];教育科学;1997年04期
7 蔡铁权;姜旭英;;我国课程与教学概念的演化及两者关系的转变[J];教育科学研究;2008年05期
8 伍远岳;郭元祥;;论学生课程及其实现条件[J];教育科学研究;2011年10期
9 董小平;靳玉乐;;论课程与教学关系的重建[J];当代教育论坛;2006年22期
10 张华;课程与教学整合论[J];教育研究;2000年02期
本文关键词:发现的课程:从现象到理念,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58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365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