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辽宁地区高校教学楼的低能耗技术设计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7 08:04

  本文关键词:辽宁地区高校教学楼的低能耗技术设计策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党的十八大刚刚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表明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的高度来论述,体现了我们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日益成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指导不断加强。在我国节能建筑大发展的背景下,高校建设也正在发展进行中,辽宁地区共有近四十所高校,由于以前对于节能的意识不足,导致能耗问题严重。在辽宁地区,由辽宁省建设科学研究院主编的2011年推出、2012年开始执行的适应辽宁地区的最新节能标准《公共建筑节能65%设计标准))DB21/T1899-2011,可以作为辽宁地区高校教学楼低能耗设计的依据。 高校教学楼是一种特殊的公共建筑,所以在研究过程中,需要仔细分析高校教学楼的特点,从高校教学楼的各个功能分区的角度出发:分别为教室、办公室、自习室、交通空间(包括中庭、走道、长廊等等)和实验室空间。之后紧密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气象条件,本文中使用weather tool软件进行气象环境分析,并通过该软件总结出适合当地的设计手段、策略以及一些数量标准,同时结合辽宁省出台的《公共建筑节能65%设计标准》,来作为高校教学楼低能耗设计的准绳。 本文在设计理论上,针对高校教学楼出现的一些问题:规划设计问题、构造设计问题、太阳能利用问题、通风问题、采光照明问题等逐项进行讨论研究;在设计实践上,选取沈阳建筑大学作为辽宁地区高校的代表,对其教学楼进行实际测量,并对比之前的设计标准进行节能效率分析,从而总结出其建筑能耗方面的优势和不足。根据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最终选取适合辽宁地区高校教学楼低能耗的方案。本文对辽宁地区高校教学楼的节能设计的潜力和可行性的分析具有指导意义,并将一些新技术整合到建筑节能设计方案中去,为辽宁严寒地区低能耗建筑设计提供参考,推动辽宁地区节能工作的发展,响应了十八大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的号召。
【关键词】:辽宁地区 高校教学楼 低能耗 建筑设计 策略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建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U201.5;TU244.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绪论10-20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10-14
  • 1.1.1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建筑发展方向10-11
  • 1.1.2 我国高校发展及其带来的问题11-13
  • 1.1.3 沈阳地区高校教学建筑节能现状及潜力13-14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4-18
  • 1.2.1 国外发达国家建筑节能现状14-16
  • 1.2.2 国内高校教学楼研究现状16-18
  • 1.3 研究方法、目的及创新点18-20
  • 1.3.1 研究方法18-19
  • 1.3.2 研究的目的意义19
  • 1.3.3 研究的创新点19-20
  • 第二章 关于低能耗建筑及辽宁地区高校教学楼特点分析20-30
  • 2.1 辽宁地区的气候状况20-22
  • 2.1.1 辽宁地区的气温情况20-21
  • 2.1.2 辽宁地区的降水情况21-22
  • 2.1.3 辽宁地区的日照情况22
  • 2.2 低能耗建筑22-23
  • 2.3 满足辽宁地区《公共建筑节能65%设计标准》的教学楼设计要求23-25
  • 2.4 辽宁地区高校教学楼特点25-30
  • 2.4.1 辽宁地区高校教学楼的类型25-26
  • 2.4.2 辽宁地区高校教学楼的使用特点26-30
  • 第三章 适宜辽宁地区高校教学楼的低能耗建筑设计30-56
  • 3.1 辽宁地区高校教学楼的低能耗规划设计30-35
  • 3.1.1 辽宁地区高校教学楼的选址设计30-32
  • 3.1.2 辽宁地区高校教学楼的布局设计32-35
  • 3.1.3 辽宁地区高校教学楼的朝向设计35
  • 3.2 辽宁地区高校教学楼的低能耗主体设计35-39
  • 3.2.1 高校教学楼的体型设计35-37
  • 3.2.2 高校教学楼的环境绿化设计37-39
  • 3.3 辽宁地区高校教学楼的低能耗构造设计39-53
  • 3.3.1 外墙的构造做法39-47
  • 3.3.2 门窗的构造做法47-50
  • 3.3.3 屋顶的构造做法50-52
  • 3.3.4 楼地面的构造做法52-53
  • 3.4 太阳能技术的应用53-56
  • 3.4.1 被动式太阳能利用53-54
  • 3.4.2 主动式太阳能的利用54-56
  • 第四章 辽宁地区高校教学建筑实例分析56-94
  • 4.1 由weather tool软件分析阳地区的气候特征并提出建筑节能设计建议56-74
  • 4.1.1 辽宁地区地理位置信息56
  • 4.1.2 太阳辐射分析56-60
  • 4.1.3 建筑气象焓湿图分析60-65
  • 4.1.4 焓湿图当中的热舒适区分析65-67
  • 4.1.5 被动式节能策略分析67-69
  • 4.1.6 主动式建筑节能策略分析69-70
  • 4.1.7 风分析70-72
  • 4.1.8 逐时分析72-74
  • 4.2 辽宁地区高校教学楼实例分析——以沈阳建筑大学为例74-94
  • 4.2.1 沈阳建筑大学教学楼热工测试方案76-77
  • 4.2.2 沈阳建筑大学教学楼热环境测试结果分析77-91
  • 4.2.3 小结91-94
  • 第五章 结论94-98
  • 参考文献98-100
  • 作者简介100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100-102
  • 致谢10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阿禾;低能耗建筑让人开眼界[J];建筑工人;2005年07期

2 ;建设部科研项目低能耗建筑技术方案征集公告[J];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2005年08期

3 ;建设部科研项目低能耗建筑技术方案征集公告[J];住宅产业;2005年08期

4 ;绿色建筑和低能耗建筑“双百工程”启动[J];工程质量;2007年17期

5 立明;;创新能源效率的低能耗建筑[J];能源研究与利用;2007年06期

6 龚宝良;常江;;屋顶开窗来照明 空调几乎不用电 低能耗建筑让人开眼界[J];建筑工人;2008年04期

7 汪又兰;张峰;;绿色建筑与低能耗建筑示范[J];建设科技;2010年06期

8 ;绿色建筑要遵循四个原则 低能耗建筑要解决临界点[J];建筑;2010年14期

9 刘;;被动式低能耗建筑落户哈尔滨[J];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2011年10期

10 ;《绿色建筑和低能耗建筑示范工程—关键技术与运营实践》出版[J];建设科技;2012年1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郑胜利;张波;;低能耗建筑的技术经济分析[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0卷)[C];2008年

2 李海清;傅秀章;;厘清问题,走出误区——高舒适度低能耗建筑设计联合教学心得[A];建筑环境与建筑节能研究进展——2007全国建筑环境与建筑节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刘爱玲;齐明;任锦龙;谢娟;付延军;;高舒适度低能耗健康建筑技术的研究与应用[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于震;王亮;王智超;;低能耗建筑能源系统的多步预测优化控制[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10年学术年会资料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蒙华 刘荣慧;德国低能耗建筑从设计开始[N];中国建材报;2006年

2 记者 薛秀春;绿色建筑要遵循四个原则低能耗建筑要解决临界点[N];中国建设报;2010年

3 程才实;我省开创被动式低能耗建筑建设先河[N];河北日报;2012年

4 杨莹;起底福建省绿色与低能耗建筑综合示范楼[N];中华建筑报;2014年

5 李增辉 李蔷;超低能耗建筑,,省钱舒适环保[N];人民日报;2014年

6 记者 张利锋;中德合作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在我省乐都实施[N];青海日报;2014年

7 锋尚国际公寓总经理 张在东;北京需要高舒适度低能耗住宅[N];北京日报;2002年

8 本报记者 孙蔚;低能耗住宅何时走入寻常百姓家[N];中国消费者报;2005年

9 锦绣大地总经理 张在东;能源危机呼唤高舒适度低能耗住宅[N];中国经营报;2002年

10 张佳丽;绿色建筑和低能耗建筑“双百工程”启动[N];中国建设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石峰;集成GUD系统的低能耗建筑设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胡帆;长沙地区高校教学楼低能耗优化设计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2 郑玉瑭;严寒地区低能耗建筑节能的几点探讨[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3 王s

本文编号:3728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3728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7c1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