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惰性知识的形成机制及其改进策略
发布时间:2017-05-26 19:04
本文关键词:学生惰性知识的形成机制及其改进策略,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一直以来,学生惰性知识的问题是普适性的,始终困扰着学校教育和学生的全面发展。随着知识观的学习论的转变,教育理念随之革新,教师的任务不在是简单地把书本知识传递给学生,而是关注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这成为有利于激活学生惰性知识的重要前提。鉴于目前对惰性知识基本认识,本文首先从惰性知识的本质入手,分析惰性知识的内涵、特征、类型和表现形式等,从而深入而准确地揭示学生惰性知识的形成机制,提出相应的教学改进策略,力图对激活学生的惰性知识做些许有益的探索。 本论文安排了五个章节,,以惰性知识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为基础,依次推进学生惰性知识的形成机制以及改进策略研究。 第一章节系统考察了知识的基本内涵、性质,从而更加准确把握惰性知识的基本内涵和基本特征,形成了对惰性知识的基本理论认识; 第二章节运用课堂观察法,深入揭示了惰性知识的层次、类型及表现形式,以期更加清晰地把握学生惰性知识的实质; 第三章节结合实际案例,分析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全面探究学生惰性知识的形成原因,以及惰性知识对学生的影响; 第四章节整合学生惰性知识形成的影响因素,进一步探索学生惰性知识的形成机制; 第五章节在激活学生惰性知识实践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与归纳激活学生惰性知识的教学模式,并提出了激活学生惰性知识的教学改进策略。 本文认为,惰性知识影响着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阻碍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挥,影响学生心理结构的养成。但是只要通过可行的教学改进策略,是能够被活化的。在学生惰性知识机制构建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地提出了教学改进策略,即知识的复杂性教学、核心问题教学、情境教学、整体教学、弹性教学、表现性教学。
【关键词】:惰性知识 形成机制 策略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424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目次6-9
- 1 前言9-17
- 1.1 问题的提出9-10
- 1.1.1 解决学生惰性知识的问题是当今实施素质教育迫切要求9
- 1.1.2 分析学生惰性知识的形成机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突破点9-10
- 1.1.3 基于学生惰性知识问题的研究尚待深入10
- 1.2 课题的研究意义10
- 1.2.1 学术价值10
- 1.2.2 实践价值10
- 1.3 文献综述10-15
- 1.3.1 关于知识的研究进展10-12
- 1.3.2 关于惰性知识的研究进展12-15
- 1.4 本研究的基本框架15-17
- 1.4.1 研究目标15
- 1.4.2 研究内容15
- 1.4.3 研究思路及方法15-16
- 1.4.4 本研究坚持的基本观点及创新16-17
- 2 惰性知识的内涵与特征17-22
- 2.1 知识的基本内涵17-19
- 2.1.1 知识的内涵17-18
- 2.1.2 知识的性质18-19
- 2.2 惰性知识的基本内涵19-20
- 2.2.1 教育学中的惰性知识19-20
- 2.2.2 心理学的惰性知识20
- 2.2.3 本研究中的惰性知识20
- 2.3 惰性知识的基本特征20-22
- 2.3.1 惰性知识的孤立性20-21
- 2.3.2 惰性知识的普遍性21
- 2.3.3 惰性知识的去情境性21
- 2.3.4 惰性知识的等值性21
- 2.3.5 惰性知识的可激活性21-22
- 3 学生惰性知识的基本类型和表现形式22-27
- 3.1 惰性知识的基本类型22-23
- 3.1.1 惰性知识的层次22-23
- 3.1.2 学生惰性知识的类型23
- 3.2 学生惰性知识的表现形式23-27
- 3.2.1 关于概念原理的惰性知识23-24
- 3.2.2 关于方法策略的惰性知识24-25
- 3.2.3 关于言语规则的惰性知识25-26
- 3.2.4 关于实践技能的惰性知识26
- 3.2.5 关于道德态度的惰性知识26-27
- 4 惰性知识的成因及影响27-35
- 4.1 知识的形成过程27-28
- 4.1.1 知识的四个层面27-28
- 4.1.2 知识的形成过程28
- 4.2 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28-30
- 4.2.1 学习的四个层面28-29
- 4.2.2 学生学习的过程29-30
- 4.3 学生惰性知识的形成原因30-34
- 4.3.1 概念过于简单抽象,变式太少30-31
- 4.3.2 知识没有结构化31
- 4.3.3 缺乏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相联系31-32
- 4.3.4 学习情境过于理想化和形式化32
- 4.3.5 缺乏实践运用32-33
- 4.3.6 教学方法缺乏灵活多变33
- 4.3.7 缺乏交往合作33
- 4.3.8 学生缺乏学习策略33-34
- 4.4 惰性知识对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影响34-35
- 4.4.1 惰性知识会影响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4
- 4.4.2 惰性知识会阻碍学生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挥34
- 4.4.3 惰性知识会影响学生心理结构的养成34-35
- 5 学生惰性知识的形成机制35-41
- 5.1 学生惰性知识的影响因素35-36
- 5.1.1 教师教学方面35
- 5.1.2 学生学习方面35
- 5.1.3 学习情境方面35-36
- 5.2 学生惰性知识的形成机制36-41
- 5.2.1 惰性知识的形成过程36-37
- 5.2.2 惰性知识的形成机制37-41
- 6 学生惰性知识的教学改进策略41-46
- 6.1 知识的复杂性教学41-42
- 6.2 核心问题教学42
- 6.3 情境教学42-43
- 6.4 整体教学43-44
- 6.5 弹性教学44-45
- 6.6 表现性教学45-46
- 结语46-47
- 注释47-49
- 参考文献49-52
- 致谢52-53
- 研究生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5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奇;论元认知[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01期
2 周应有;;优化知识结构,提高运用能力[J];初中数学教与学;2011年22期
3 江新,郑兰琴,黄荣怀;关于隐性知识的分类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4 付辉;;认知学徒制视域下的教师培训[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5 吴小鸥;;课堂:人与知识相遇的教学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28期
6 毕华林;学习能力的实质及其结构构建[J];教育研究;2000年07期
7 齐瑜;刘松;;学习者知识体系构建过程模型的研究与应用[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8 张海涛;唐元虎;;知识管理中的知识惰性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年01期
9 张志刚,黄玉鑫;从路径倚赖看惰性知识的迁移[J];江苏教育;2002年17期
10 石中英;知识性质的转变与教育改革[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家刚;认知学徒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学生惰性知识的形成机制及其改进策略,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77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397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