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社会支持、自尊与心理弹性的关系
本文关键词:高中生社会支持、自尊与心理弹性的关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心理弹性是一种能够帮助个体缓冲或抵御危机、压力或创伤事件的消极影响,促进良好适应和健康成长的积极心理品质。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末期,身心由不成熟到成熟阶段,,心理波动比较明显,面对各种压力,容易引发高中生的各种心理问题,培养提高高中生的心理韧性是推动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方面之一,从心理韧性的影响因素入手进行研究无疑是一个良好的途径。自尊是心理弹性内部保护因素,社会支持是心理弹性外部保护因素,都对个体心理弹性的高低有着重要的影响。许多研究也表明,自尊与心理弹性、社会支持与心理弹性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以412名高中生为研究对象,采用Rosenberg自尊量表、叶悦妹等人编制的青少年社会支持量表、胡月琴等人编制的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等研究工具,探讨了自尊、社会支持对高中生心理弹性水平的影响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增强高中生心理弹性水平的建议,为增强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及心理承受能力提供参考。研究结论如下: 1、高中生的自尊水平、社会支持性别差异显著,女生的自尊水平高于男生,女生的社会支持高于男生;心理弹性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自尊、社会支持及心理弹性年级差异均不显著。 2、高中生的自尊与社会支持显著正相关;社会支持与心理弹性显著正相关;自尊与心理弹性显著正相关。 3、高中生的自尊对心理弹性水平具有正向预测作用。 4、高中生的社会支持及其三个维度对心理弹性水平具有预测作用。 5、高中生的社会支持在自尊与心理弹性之间起调节作用。社会支持得分高的学生,自尊能够预测心理弹性,社会支持得分低的学生,自尊也能够预测心理弹性,社会支持高的比社会支持低的预测性更强。
【关键词】:心理弹性 自尊 社会支持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444;G635.5
【目录】:
- 中文摘要6-7
- Abstract7-9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9-19
- 1 心理弹性10-12
- 1.1 心理弹性的概念10
- 1.2 心理弹性的结构10-11
- 1.2.1 内部保护性因素10-11
- 1.2.2 外部保护性因素11
- 1.3 心理弹性的作用机制11-12
- 2 自尊12-15
- 2.1 自尊的概念12-13
- 2.2 自尊的功能与作用13-15
- 2.2.1 自尊与社会适应13-14
- 2.2.2 自尊与情绪情感14
- 2.2.3 自尊与人际关系14-15
- 3 社会支持15
- 3.1 社会支持的概念15
- 3.2 社会支持的作用15
- 4 自尊、社会支持与心理弹性的关系15-17
- 4.1 自尊对心理弹性的影响研究15-16
- 4.2 社会支持对心理弹性的影响研究16-17
- 4.3 自尊与心理弹性的关系: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17
- 5 问题提出与研究假设17-19
- 第二部分 研究方法19-21
- 1 研究对象19
- 2 研究工具19-20
- 2.1 自尊问卷19
- 2.2 青少年社会支持量表19
- 2.3 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19-20
- 3 数据统计与分析20-21
-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与分析21-29
- 1 自尊、社会支持、心理弹性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21-23
- 1.1 自尊、社会支持、心理弹性的特点21-23
- 1.2 自尊、社会支持、心理弹性之间的相互关系23
- 2 自尊与心理弹性的关系: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23-29
- 2.1 自尊、社会支持对心理弹性的直接预测作用23-25
- 2.2 自尊与心理弹性的关系:总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25
- 2.3 自尊与心理弹性的关系:主观支持的调节作用25
- 2.4 自尊与心理弹性的关系:客观支持的调节作用25-26
- 2.5 自尊与心理弹性的关系:支持利用度的调节作用26-29
- 第四部分 讨论29-33
- 1 自尊、社会支持、心理弹性的特点及相互关系29-30
- 2 社会支持对自尊与心理弹性关系的调节作用30-31
- 3 不足与展望31-33
- 第五部分 结论与建议33-36
- 1 结论33
- 2 建议33-36
- 第六部分 参考文献36-40
- 附录 研究工具(部分)40-42
- 致谢4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承清;何朝峰;侯艳丽;;大学生自尊与应对方式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01期
2 李志凯;;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年04期
3 徐敏;徐晓艳;;中专生复原力、自尊与社会支持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年02期
4 车海燕;刘志宏;张晓峰;;武警官兵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J];科技信息;2012年03期
5 李芳;白学军;;高中生考试焦虑、自尊和应对方式的现状及关系[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6年04期
6 徐浩岚;戴艳;雷鸣;;贫困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与心理复原力的关系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9年07期
7 汪玲,郭德俊,方平;元认知要素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年01期
8 钱铭怡,肖广兰;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自我效能、自尊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研究[J];心理科学;1998年06期
9 马前锋,蒋华明;自尊研究的进展与意义[J];心理科学;2002年02期
10 林初锐,李永鑫,胡瑜;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研究[J];心理科学;2004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席居哲;基于社会认知的儿童心理弹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张洪霞;农村初中生自尊、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D];聊城大学;2010年
2 马云鹏;大学生心理弹性与压力事件、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艳婷;中学生自尊、社会支持与焦虑的关系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淑娟;大学生应对方式与社会支持水平关系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张玲;贫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骆鹏程;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人格、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7 宋芳;大学生自尊及其与归因方式的关系[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8 高辉;大学生自尊水平与应对方式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张静;高中生社会支持、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高中生社会支持、自尊与心理弹性的关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220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422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