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的网络欺负特点
本文关键词:青少年的网络欺负特点,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了解青少年网络欺负的特点,为制定青少年网络欺负的干预方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取样,向某中专和高中一年级及大学低年级学生共发放48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461份,其中中专生147人(男57,女90),高中生153人(男75,女78),大学生161人(男69,女92)。采用网络行为调查问卷,从欺负者、被欺负者、旁观者三个视角对青少年的网络欺负状况进行调查。结果:网络欺负在旁观者、被欺负者、欺负者三种视角下发生率分别为89.6%、76.4%、47.6%,得分分别为(6.7±5.9)、(3.4±4.2)、(1.9±3.8);三种视角下网络欺负得分两两相关显著(r=0.48~0.67,均P0.001);高中生和大学生在三个视角下的网络欺负得分均为男生高于女生(均P0.05),中专女生在被欺负者视角下的得分高于高中女生(P=0.037),大学男生在被欺负者和欺负者的视角下的得分均高于中专男生(均P0.05);三类被试群体中,不同学业成绩的被试的网络欺负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网龄、日均上网时间与不同被试群体网络欺负均呈正相关(r=0.17~0.22,均P0.05)。结论:青少年的网络欺负问题比较普遍,中专生、高中生、大学生这三种群体在三种视角下的网络欺负没有明显差异,但高中和大学男生的网络欺负多于女生;网络欺负可能与网龄和上网时间有关,但与学业成绩无关。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
【关键词】: 青少年 网络欺负 欺负者 被欺负者 旁观者 横断面研究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基金号:10YJCXLX008) 西南大学国家重点学科基础心理学211工程项目(NSKD11039)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网络欺负是由个体或者群体通过电子或者数字媒介实施的任何一种重复地传递敌意或者攻击性信息的行为,旨在对他人造成伤害或者使他人感到不舒服⑴。与传统欺负相比,网络欺负具有以下特点:①匿名性[21、难于管理和去抑制性131;②传播速度快,且范围广,不受时空限制12’41;③非面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醒东;李换;;网络欺负——悄然兴起的校园暴力[J];教育科学研究;2010年07期
2 吴妮;;旁观者群体对欺负行为影响的研究综述[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9年01期
3 孟月海;朱莉琪;;网络欺负及传统欺负(综述)[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年11期
4 李宏利;;网络欺负的特性、表现及干预——基于国外研究的归纳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0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斌;;关爱为要 情融网络——浅析家庭教育应对青少年网络欺凌的策略[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年11期
2 张乐;;青少年网络欺凌研究综述[J];中国青年研究;2010年12期
3 刘丽琼;肖锋;饶知航;陈婷;;中学生网络欺负行为发生特点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2年08期
4 李晔;王利刚;周文娇;高文斌;;中学生网络攻击行为与愤怒[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年07期
5 宋雁慧;孛志君;秦颖雪;;校园暴力旁观者的调查研究[J];中国教师;2013年15期
6 梁凯丽;丁彩霞;郭小珍;李梦珠;;青少年网络攻击研究[J];校园心理;2013年05期
7 白晓丽;姜永志;;国外网络心理咨询的运行模式及特点[J];心理技术与应用;2013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高妍;小学生欺负行为干预研究[D];山西大学;2011年
2 周亚平;青少年网络欺凌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3 尤阳;受网络欺凌行为问卷的修订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D];浙江师范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盖笑松,方富熹;我国校园欺侮问题的现状与对策[J];东北师大学报;2003年04期
2 纪林芹,张文娟,张文新;学校欺负与同伴背景的关系[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3 秦颖;;网络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4 张豪锋;李春燕;;网络学习生态系统的平衡机制探索[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5 张文新,王益文,鞠玉翠,林崇德;儿童欺负行为的类型及其相关因素[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年01期
6 谷传华,张文新,秦丽丽;儿童期负研究的问题与前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年01期
7 蔡春凤;周宗奎;;童年中期儿童受欺负地位稳定性与社会能力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9年02期
8 李静;;青少年网络欺凌问题与防范对策[J];中国青年研究;2009年08期
9 李永鑫;聂光辉;;工作场所欺负的风险因素及消极影响(综述)[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9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刚建;;看了淫秽书刊之后——扫“六害”采访见闻[J];中国图书评论;1990年01期
2 马键;;第四届全国青少年小提琴比赛观后感[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1991年01期
3 李申申;庞霭梅;;论青少年的意志及其培养[J];心理学探新;1992年04期
4 徐友龙;探讨青少年游泳速度的训练[J];安徽体育科技;1997年03期
5 金丽萍,王平,沈勋章,武林,邵宗义;上海市学生“豆芽”体型的分析[J];体育科研;1997年04期
6 刘桂臻,钱铭怡,肖广兰;宁夏地区汉族与回族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及父母养育方式的比较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8年03期
7 殷恒婵,丁雪琴,张小燕,高朝;京港青少年参加体育运动类型及运动动机的对比研究[J];体育与科学;1999年01期
8 王葱,谭新莉;湖南青少年1952~1995年身高体重的增长动态[J];体育学刊;2001年02期
9 艾刊;;我和《青少年书法》[J];青少年书法;2002年12期
10 张为民;;小学语文生字组词书写练习[J];青少年书法;200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春雷;梁福成;王雪艳;;青少年价值观问卷的编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王R,
本文编号:4353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435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