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角度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本文关键词:积极心理学角度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通过对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从积极心理学视角出发,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和途径,构建以班级为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帮助大学生树立积极的心理意识,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大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作者单位】: 邢台学院教育科学教学部;
【关键词】: 大学生 积极心理学 心理健康教育
【基金】:河北省社科联民生调研课题(201301387)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0引言自教育部颁发《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以来,各高校非常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但更多的是普及健康知识和关注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这样就忽略了大学生中的大多数群体.心理学研究文献中也以抑郁、焦虑、神经衰弱等消极研究居多,而积极心理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曹新美;刘翔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反思与积极心理学取向[J];教师教育研究;2006年03期
2 刘翔平;曹新美;;给心理健康教育注入积极心理学因素[J];教育研究;2008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春建;;河南省外出农民工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1期
2 胡慧;;运用积极心理学推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2期
3 王燕;;独立学院学生心理问题分析及应对策略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12期
4 汪玉明;;论教育过程中学生心理教育的策略研究[J];才智;2010年36期
5 易彬;;从需要层次论谈中小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6 孙夏兰;;关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7 孙雄辉;;从“消极”走向“积极”——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8 董冬林;范若琳;刘晓燕;;积极心理学研究的回顾与动向[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9 袁亮;袁龙;;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危机干预三级网络[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年08期
10 励骅;李欣;;试述高校德育工作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J];滁州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昌凯;徐花;桑志芹;;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学生心理健康类社团[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晋平;应激性溃疡心身相关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基础及心身1号干预的研究[D];天津中医学院;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丽芳;东南十一省(市)重点师范大学离退休教职工体育健身意识与行为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汤琪;研究生感恩心理问卷的初步编制及其与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3 田奇;从积极心理学视角看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于红春;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研究[D];聊城大学;2011年
5 邱勇强;贫困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正向支持系统的构建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穆卉;我国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文本研究[D];宁波大学;2011年
7 郑兰;积极心理学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8 贺存;优势视角下青少年心理弹性的教育干预和探索[D];山西大学;2011年
9 李想;基于心理韧性的幸福课程实践[D];南昌大学;2011年
10 曾成义;大学生焦虑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崔景贵;论心理教育的分化与整合[J];教育研究;2005年02期
2 苗元江,余嘉元;积极心理学:理念与行动[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年08期
2 谢爱武;;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公务员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建[J];探求;2011年01期
3 仲稳山;;中国大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本土化策略研究[J];高教论坛;2010年11期
4 王运彩;;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5 王进;;引入积极心理学理念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6 张明霞;李桂凤;李颖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性理论模式与实践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7 林晓桂;;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构建[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年01期
8 蒋西河;;点面结合——构建兼顾发展与预防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J];沈阳干部学刊;2007年05期
9 周秀艳;;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析[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10 孟万金;;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研究;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蔺桂瑞;;国家级大学生心理健康精品课程建设的理论与实践[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2 王丽;胡英君;;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心理委员培训模式的探讨[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心理咨询师大会论文集[C];2011年
3 白雪;缴润凯;;试论应为大学生开设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的幸福课——由大学生频繁自杀谈起[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4 董伟东;;基于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和对策的研究[A];经济策论(上)[C];2011年
5 赵霞;;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朋辈心理互助[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心理咨询师大会论文集[C];2011年
6 林增学;;大学生心理健康评价结构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7 杨心德;;日记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8 张凤琳;王振勇;;重庆地区大学生心理健康及成因的调查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9 翟宏;孟庆茂;张挚;;大学生心理健康多维结构的探讨[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10 吴振涛;;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心理咨询师大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李卫华 通讯员 唐田;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会在豫召开[N];河南日报;2010年
2 记者 吕东浩;张倩红委员建议设立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专项救助基金[N];人民政协报;2011年
3 李彩艳编译;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探讨人类幸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吴岩;大学生心理健康“五适应”[N];辽宁日报;2001年
5 刘丛;用积极心理学打造高“心”酬员工[N];工人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李艳;成长,期待心灵“抚手”[N];福建日报;2008年
7 健康时报实习记者 吴润果;积极的人更幸福[N];健康时报;2010年
8 杨眉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健康人格心理学课程有效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9 黄海华;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变奏曲[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10 本报记者 李伦娥;怎样让年轻的心不再受伤[N];中国教育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瑞星;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方法探索[D];郑州大学;2011年
2 杨鲁静;品格优势的评估及其在心理临床中的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任俊;积极心理学思想的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4 马甜语;积极心理学及其应用的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5 赵崇莲;广东省高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张勇;西方心理学人文取向的生成与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7 鲍立铣;上海刑警情绪及情绪调节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柳菁;心理弹性新论:多视角PAC人格模型理论与实证[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程科;健全人格取向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D];西南大学;2009年
10 丁月华;概念隐喻理解中的美感体验对科学概念理解的作用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莉;积极心理干预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及幸福感的影响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2年
2 阚晓华;大学生心理健康及其学习倦怠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莎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4 向阳;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5 童俊杰;试论积极心理学的潜在危机及其超越[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6 郑兰;积极心理学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7 石凡;励志电影欣赏课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8 唐学文;医学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广州医学院;2011年
9 王甲福;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及其与体育锻炼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伟霞;应激生活事件对广西师大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积极心理学角度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513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451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