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初中生自我验证策略及其与同伴关系的相关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18 23:01

  本文关键词:初中生自我验证策略及其与同伴关系的相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自我验证是上个世纪由美国学者Swann提出来的,自我验证是指个体试图在自我知觉之间以及自我知觉与即将获得的信息之间寻求一致性:我们试图让人们了解我们是谁或相信我们自己将成为什么人。Swann于本世纪初总结了以前的研究,发现在自我验证过程中,人们多使用几种策略:营造验证自我的社会环境和对现实信息的主观歪曲。本研究就是在Swann的研究的基础上,选择初中生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他们对自我验证策略的使用情况。 同伴关系与其自我意识、自我概念存在密切的关系。同伴关系有利于其自我概念的确立和发展,自我概念又会影响初中生同伴关系的状况。而自我验证既能够直接影响初中生的同伴关系,又能够通过影响初中生自我概念的确立和发展,从而间接影响初中生的同伴关系。因此,我们旨在通过研究初中生自我验证的策略与同伴关系的关系,探讨如何更好的指导初中生确立和发展其自我概念,改善其同伴关系。 本研究将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首先设计适用于本研究的初中生自我验证策略的问卷,并通过初测进行问卷的完善,确保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其次,根据研究的需要修编同伴关系问卷,并进行问卷指标的检查,确保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再次,问卷确定后,进行正式的调查研究,并对调查研究的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最后,得出相关的结论。 本研究围绕自我验证策略、同伴关系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自我验证策略是多维度的,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发现它包括三个因子:(1)选择交往对象,主要反映了初中生在自我验证的过程中选择交往对象策略;(2)选择或歪曲信息,主要反映了初中生在自我验证的过程中选择或歪曲信息的接收策略;(3)构建交往环境,主要反映了初中生在自我验证的过程中构建交往环境策略。各个维度及总问卷之间达到心理测量所需的信效度指标。 初中生在交往过程中表现出的行为比较符合自我验证策略。(1)性别上,表现出了一定的性别差异,男生的表现比女生更明显。(2)年级上,表现出一定的年级差异,在选择或歪曲信息方面,初一学生显著低于初三的学生;在构建交往环境方面,初一的学生显著高于初二的学生。(3)城乡上,未表现出明显差异。他们自我验证策略主要是选择性的接受他人信息和建构交往环境,而不是选择交往对象。 自我验证策略与同伴关系的相关研究结果:(1)初中生选择交往对象维度与其同伴关系状况各维度及总分均呈现无相关或轻度的负相关;(2)构建交往环境、选择或歪曲信息维度及自我验证策略总分与其呈现显著的正相关。(3)通过自我验证策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同伴关系的状况。
【关键词】:初中生 自我验证策略 同伴关系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635.5;G444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9
  • 1 引言9-19
  • 1.1 问题提出9-11
  • 1.2 研究意义11
  • 1.3 文献综述11-19
  • 2 研究设计19-21
  • 2.1 概念界定19
  • 2.2 研究假设19
  • 2.3 研究思路19-20
  • 2.4 研究方法20-21
  • 3 初中生自我验证策略问卷编制21-31
  • 3.1 研究目的21
  • 3.2 研究对象21
  • 3.3 访谈结果21
  • 3.4 研究结果21-29
  • 3.5 讨论29-30
  • 3.6 小结30-31
  • 4 初中生自我验证策略的发展特点31-35
  • 4.1 研究目的31
  • 4.2 研究对象31
  • 4.3 研究工具31
  • 4.4 研究结果31-33
  • 4.5 讨论33-34
  • 4.6 小结34-35
  • 5 自我验证策略与同伴关系的相关35-41
  • 5.1 研究目的35
  • 5.2 研究对象35
  • 5.3 研究工具35-36
  • 5.4 研究结果36-38
  • 5.5 讨论38-39
  • 5.6 小结39-41
  • 6 总讨论及总结论41-47
  • 6.1 总讨论41-44
  • 6.2 总结论44-47
  • 7 教育建议47-49
  • 7.1 引导合理自我验证,维护心理健康47
  • 7.2 引导正确自我验证,改善同伴关系47-48
  • 7.3 关注学校氛围及班级建设48-49
  • 8 研究创新与展望49-51
  • 8.1 研究创新49
  • 8.2 研究展望49-51
  • 参考文献51-55
  • 附录55-61
  • 致谢61-63
  • 在读期间所发表的论文6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盛华,宋振韶;当代青少年同辈交往的影响机制及其引导[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2 李春杰;;运用现象场理论分析大学生心理问题[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年04期

3 黄玉芬;李伟健;;初中生同伴关系与自我概念发展的关系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4 周申贵;汤永隆;;说服研究的新进展:自我验证假说[J];重庆与世界;2010年11期

5 韩仁生,朱桂贞;中学生同伴交往的现状及其教育对策[J];当代教育科学;2003年21期

6 钱涛;廖凤林;;初中生同伴关系:外貌、学业成绩影响自我概念的中介变量[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7 姚恩菊;赵璐;韩元亚;;初中生内隐、外显社会自我与同伴关系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11年07期

8 周国韬,贺岭峰;11~15岁学生自我概念的发展[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6年03期

9 刘翔平;哈特曼自我心理学述评[J];心理科学;1991年05期

10 王振宏,郭德俊,方平;不同同伴关系初中生的自我概念与应对方式[J];心理科学;2004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耐烦;初中生人际交往与自我概念关系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1年

2 魏宏聚;初中生同伴交往障碍特征与教育对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3 朱长征;3-9年级自我动机的发展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4 辜美惜;自我验证、自我提高和心理健康[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初中生自我验证策略及其与同伴关系的相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609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4609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b85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