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大学新生适应障碍心理和行为测定及其干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8 20:11

  本文关键词:大学新生适应障碍心理和行为测定及其干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众所周知,大学是个小型社会,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要比高中复杂得多,角色也由单一的“学生”身份转换为“半社会人”身份。这种环境和角色的突然变化,使得新生难免会产生一些适应障碍心理和行为,而这种适应障碍不仅会直接阻止新生尽快融入校园,还会对其四年的大学生涯甚至以后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为此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建立了新生适应障碍心理和行为模型,,并利用结构方程,定量分析了模型的具体路径,由此提出改善新生适应能力的对策和建议。本文分四部分: 首先,查阅国内外文献,分析相关理论与研究现状,并在此基础上界定了适应、适应障碍等概念,解释了为什么新生容易出现适应障碍。 其次,通过咨询新生辅导员、心理咨询室等,得出新生适应障碍心理表现主要有:自卑、无归属感、不满意感、迷茫;行为表现有:学习不适、人际交往不适、校园生活不适。根据理论分析,论文提出潜变量间的路径假设,并建立可测指标体系,构建了新生适应障碍心理和行为理论模型。 再次,设计并修正问卷,选取被试,收集论文所需数据,并运用AMOS软件对初始模型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根据模型修正指数和路径显著性检验结果对理论模型进行修正,并对修正后的模型做出解释,结果表明,自卑是新生适应障碍行为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最后,从学校、家庭及个人三个层面提出改善新生适应能力的相应措施。
【关键词】:新生 适应障碍心理 适应障碍行为 结构方程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燕山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444;G645.5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1章 绪论11-18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11-12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6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2-14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4-15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15-16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方法16-18
  • 1.3.1 主要研究内容16
  • 1.3.2 主要研究方法16-18
  • 第2章 新生适应障碍相关理论18-29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18-19
  • 2.1.1 适应18
  • 2.1.2 适应障碍18-19
  • 2.2 新生适应障碍理论解释19-20
  • 2.2.1 转折性生活事件理论19
  • 2.2.2 混沌理论19-20
  • 2.2.3 角色压力理论20
  • 2.2.4 “心理—行为”影响关系理论20
  • 2.3 新生适应障碍心理表现20-24
  • 2.3.1 自卑20-21
  • 2.3.2 无归属感21-22
  • 2.3.3 不满意感22-23
  • 2.3.4 迷茫23-24
  • 2.4 新生适应障碍行为表现24-26
  • 2.4.1 学习不适24-25
  • 2.4.2 人际交往不适25-26
  • 2.4.3 校园生活不适26
  • 2.5 相关量表26-28
  • 2.5.1 SCL-90 症状自评量表26-27
  • 2.5.2 《大学生适应性量表》27-28
  • 2.6 本章小结28-29
  • 第3章 新生适应障碍心理和行为模型初构29-45
  • 3.1 初始模型的路径建构29-33
  • 3.1.1 结构方程基本原理及优点29-30
  • 3.1.2 潜变量的设置30
  • 3.1.3 基本路径假设30-33
  • 3.1.4 因果路径图33
  • 3.2 潜变量的可测指标体系建立33-37
  • 3.2.1 可测指标的确定33-35
  • 3.2.2 可测指标的解释35-37
  • 3.3 问卷设计37-38
  • 3.3.1 问卷的内容37
  • 3.3.2 被试选取及问卷回收37-38
  • 3.4 问卷数据的处理与检验38-44
  • 3.4.1 数据缺失问卷的处理38
  • 3.4.2 问卷样本分布38-39
  • 3.4.3 问卷描述性统计39-40
  • 3.4.4 信度检验40-41
  • 3.4.5 效度检验41-44
  • 3.5 本章小结44-45
  • 第4章 新生适应障碍心理和行为模型优化45-60
  • 4.1 理论模型分析45-49
  • 4.1.1 理论模型的绘制及输出45-46
  • 4.1.2 理论模型的输出结果分析46-47
  • 4.1.3 理论模型的拟合指数47-49
  • 4.2 理论模型修正49-55
  • 4.2.1 初始模型修正记录50-51
  • 4.2.2 修正后的模型输出51-55
  • 4.2.3 修正后的模型拟合指数55
  • 4.3 修正模型的解释55-59
  • 4.4 本章小结59-60
  • 第5章 提升新生适应能力的对策研究60-70
  • 5.1 高校措施分析60-63
  • 5.1.1 重视新生适应教育,引导新生积极、主动适应新环境60-61
  • 5.1.2 联合多方力量,发挥合力效果61-62
  • 5.1.3 辅导员通过“适度”管理,引导新生适应新环境62-63
  • 5.2 家庭措施分析63-64
  • 5.2.1 告诫新生适度收心63
  • 5.2.2 指导新生为入学做准备63
  • 5.2.3 帮助新生对大学生活有初步了解63-64
  • 5.2.4 引导新生正确认识自我64
  • 5.2.5 培养新生生活自理能力64
  • 5.3 新生自身措施分析64-69
  • 5.3.1 调整自身,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64-65
  • 5.3.2 克服自卑心理65-66
  • 5.3.3 规划大学生活和职业生涯,克服迷茫心理66-68
  • 5.3.4 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培养集体归属感68-69
  • 5.4 本章小结69-70
  • 结论70-72
  • 参考文献72-75
  • 附录75-78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78-79
  • 致谢79-80
  • 作者简介8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教育部《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课题组 ,方晓义,沃建中,蔺秀云;《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的编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年02期

2 马慧;徐静英;;青少年犯罪的物质与心理原因——基于阿德勒“自卑”与“补偿”的视角[J];城市问题;2011年05期

3 马阳;;虚拟学习社区中学习者的归属感与自主学习能力关系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2年06期

4 李艺敏;孔克勤;;社会比较视野下的自卑观[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5 耿学刚;;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校园迷茫现象的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12年06期

6 才国伟;张学志;;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与定居决策[J];经济管理;2011年02期

7 王晓萍;;混沌理论与大学新生入学适应[J];江苏高教;2007年05期

8 王霞;范红霞;;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现状的调查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年27期

9 柳忠琴;;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年06期

10 王鹏;王秋芳;;初中生班级归属感的缺失与培养[J];教学与管理;2012年19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卢谢峰;大学生适应性量表的编制与标准化[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关键词:大学新生适应障碍心理和行为测定及其干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951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4951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b64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