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公开课在我国的发展与反思
发布时间:2017-06-29 00:19
本文关键词:网络公开课在我国的发展与反思,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网络公开课从2001年的舶来到我国自身的内化,经过了10年的发展,其间国外名校网络公开课在中国得到了长足发展,各种褒扬、称赞之声不绝于耳。几个里程碑性的事件是2003年中国加入开放课程联盟;2009年人人字幕组(YYeTs)首次翻译了耶鲁大学《死亡》公开课;2010年中国启动国家精品公开课程建设。的确国外网络公开课以其视频拍摄、制作的精良,名校权威授课的个人魅力、全球教育资源共享的视野、中国网络字幕组的成功翻译等因素都使之成为了当下炙手可热的文化现象。作为一个典型的文本题材,网络公开课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选题具有研究的价值。虽然反思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加大了选题研究的难度,但其研究成果对于中国自身网络公开课程的建设是大有裨益的。 本文虽然着眼反思,但其目的是在于借鉴西方网络公开课的成功经验,为我国自身网络公开课的发展寻求突破口,并不仅局限于对国外网络公开课的一味褒奖或一味批判。全文由原因、反思、对策三个核心部分构成。首先以我国为标准将国外网络公开课在我国兴起的原因分为了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外部原因包括国外名校、名师的号召力,国外课程的形式创新;内部原因包括我国发展的滞后,语言障碍的移除和从众心理的驱使。由这些原因入手,分析了反思的必要性,并将反思的重点集中在课程传播的“编码”与“译码”、授课方式的差异、版权资金问题、符号消费心理等层面。在反思的章节中,本文通过传播模式及效果的反思、运作方式的反思和消费文化语境下的反思三个维度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剖析。这些反思的内容为随后启示的章节做了铺垫。在国外网络公开课对中国网络公开课建设的启示中,,本文对应反思中的问题给出解决方案,进而分析了我国网络公开课自身发展所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运用文献研究、内容分析等多种方法旨在中立、辩证的看待网络公开课在中国兴起的现象,并对我国自身网络公开课的发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网络公开课 传播 反思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434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一章 绪论7-13
- 1.1 网络公开课在我国的发展现状7
- 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7-8
- 1.3 相关概念界定8-9
- 1.3.1 公开课8
- 1.3.2 网络公开课8-9
- 1.4 选题研究状况9-11
- 1.5 研究方法11-12
- 1.6 本文的创新点12-13
- 第二章 国外网络公开课在我国兴起的原因分析13-20
- 2.1 国外网络公开课在我国兴起的外部原因13-17
- 2.1.1 名校效应13
- 2.1.2 讲师个人魅力13
- 2.1.3 国外网络公开课程的形式创新13-17
- 2.2 国外网络公开课在我国兴起的内部原因17-18
- 2.2.1 语言障碍的移除17
- 2.2.2 我国发展的滞后17
- 2.2.3 从众心理的驱使17-18
- 2.3 由国外网络公开课兴起原因所导致的反思必要性18-20
- 第三章 网络公开课在我国发展现状的反思20-34
- 3.1 网络公开课传播模式及效果的反思20-28
- 3.1.1 网络公开课传播致效分析20-23
- 3.1.2 网络公开课传播模式分析23-25
- 3.1.3 网络公开课易加剧两极分化25-27
- 3.1.4 网络公开课的涵化效果分析27-28
- 3.2 网络公开课运作方式的反思28-30
- 3.2.1 “CC”协议的本土化障碍28-29
- 3.2.2 免费形式难以进行市场化运作29-30
- 3.3 网络公开课消费文化语境下的反思30-34
- 第四章 对于中国网络公开课建设的启示34-42
- 4.1 中国网络公开课“突围战”34-39
- 4.1.1 增加中国网络公开课数量34-35
- 4.1.2 最大限度降低受众理解难度35-36
- 4.1.3 畅通反馈渠道36-37
- 4.1.4 降低课程门槛,防止两极分化37
- 4.1.5 注重使用层面的满足37-39
- 4.2 我国网络公开课建设应注意的问题39-42
- 4.2.1 深度资源整合39
- 4.2.2 建立可持续发展机制39-40
- 4.2.3 寻求个性化定制40
- 4.2.4 实现教育范式转移40-42
- 总结42-44
- 参考文献44-46
- 致谢46-47
- 个人简历4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詹泽慧;梅虎;詹涵舒;陈亚芝;;中、英、美开放课程资源质量现状比较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10年01期
2 徐东升;厉毅;;远程教育中流媒体资源的版权保护[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6年08期
3 王爱华;汪琼;;精品课程与国外开放课程共享利用的对比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0年06期
4 李令群;;网易公开课:猛虎来袭?[J];中国远程教育;2011年01期
5 刘晓兰;;网络文学版权保护问题研究[J];现代出版;2011年05期
6 胡磊;;影视字幕翻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电影文学;2012年03期
7 乐冰;;从保护模式比较研究中浅析数据库的信息财产权保护[J];法制与社会;2011年30期
8 范慧茜;;基于国外名校网络公开课的外语通识教育设计[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9 锁志海;;通过网络公开课传承优秀本土文化[J];中国教育网络;2011年07期
10 周妍;;网络公开课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本文关键词:网络公开课在我国的发展与反思,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958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495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