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师专业成长观的“旧三论”与“新三论”
本文关键词:论教师专业成长观的“旧三论”与“新三论”
更多相关文章: 教师专业成长观 “旧三论” “新三论” 重建
【摘要】:教师专业成长是教师教育大厦赖以构筑的根底问题。教师教育史上的三次"飞跃"表明:教师专业成长是教师教育活动的主线与内线,在教师教育大厦中处于奠基地位。传统教师专业成长观的主题是如何促使教师吸附教育知识,由此导致了教师专业成长的"旧三论",即指导论、迁移论与嵌入论。在当代教师专业成长领域,基于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本真交互关系的教师专业成长观势必领唱主角,倡导基于实践优先论、情景中转论、智慧涌现论的教师专业成长"新三论"是对这一发展趋势的自觉回应。在"新三论"中,教育理论难以直达教育实践,非线性逻辑、情景中介性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根本特征。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教师专业成长观 “旧三论” “新三论” 重建
【基金】: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优秀教师培养”(编号:09-257-383)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西部农村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的PLC模式研究”(编号:DGA090195)研究成果
【分类号】:G451
【正文快照】: 一、教师专业成长在教师教育系统中的科学定位朱小蔓指出,教师的专业性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教师工作的专业性,二是教师发展的专业性”,教师专业成长就是教师在教育工作方面表现的专业性水平的增长。[1]25目前,随着教师工作专业特性的日渐暴露,教师教育的“理论方式”[2]227受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龙宝新;;对当前我国教师教育中存在的“钟摆”倾向的反省[J];教师教育研究;2009年01期
2 宁虹;;教师教育:教师专业意识品质的养成——教师发展学校的理论建设[J];教育研究;2009年07期
3 陈向明;;对教师实践性知识构成要素的探讨[J];教育研究;2009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阮成武;走向共生: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关系的重构[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 薛国凤;;实用型理念:一种深化的新课程改革发展观念[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3 梁占歌;张振华;;建构主义思想对体育教育的启示[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4 方体跃;;浅谈教师的职业倦怠[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5 姜玲玲;;复杂性思维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施[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6 冯智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在“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中的应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8期
7 陈治强;李艳军;贾西栋;;安康市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现状研究[J];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8 钟华;;后现代主义视野下教师个体话语空间的培植[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9 房林玉;工具理性主义课程樊篱及其超越[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年10期
10 李斯颖;;直面课堂教学的复杂性[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曾晓东;;“择校”行为与义务教育公共利益空间的“重构”[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教育学方法论是什么?[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张朝珍;;论教师教学决策思想的历史嬗变及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刘春花;;教师文化:教师专业成长之应有视角[A];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蔡彬;;基于师范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6 李德昌;;文化软实力的形成机制及提升文化软实力对策研究——势科学视阈中的文化软实力研究[A];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2009)学术年会——道路·创新·发展——“陕西文化产业发展”论坛交流论文选编[C];2009年
7 张本祥;;关于不可计算问题——从汶川大地震的预报问题谈起[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08防灾减灾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韩震;;本质主义的重建及反思的现代性[A];全国“当代西方哲学的新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9 廖廷田;;农村高中教师压力源分析及干预策略研究[A];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优秀课题成果论坛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乔晖;语文教科书中学习活动的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雷冬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预期目标的偏离与调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方成智;艰难的规整[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蒋开君;范梅南现象学教育学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5 郑爽;我国教师教育者开展自我研究的初步探索[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徐奉臻;从“隐性自在”到“显性自为”[D];吉林大学;2011年
7 吴洪富;大学场域变迁中的教学与科研关系[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田应仟;中等职业教育与民族社区共生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唐恒钧;顶岗实习中师范生专业素质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王洪席;过程课程观的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丽颖;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文化的重新理解与建构[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贾盈楠;小学男教师职业认同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任利娟;一位市级骨干教师专业成长的叙事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星;城市初中初任教师实践性知识现状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莉;教师职业自我意识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何淼;思想政治新课程与思想政治教师的继续教育[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高学明;预备数学教师与在职数学教师关于概率学科知识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赖丽君;小学教师专业身份认同的现状及其自我建构探讨[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沙小妹;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和实践[D];苏州大学;2010年
10 刘庆敖;对话性高中历史课堂构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F·迈克尔·康内利,D·琼·柯兰迪宁,何敏芳,王建军;专业知识场景中的教师个人实践知识[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6年02期
2 李允;;理想化、文本化、指令化:新课程教师培训低效的综合症[J];继续教育研究;2006年06期
3 郭法奇;;论教育观念转变中的“观念传授”现象[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年07期
4 宁虹;;教育的实践哲学——现象学教育学理论建构的一个探索[J];教育研究;2007年07期
5 王建政;教师专业培训中的“去专业性”[J];上海教育科研;2005年05期
6 李志厚;西方国家教师学习研究动态及其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5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振华;论教师成为教育知识的建构者[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永国;解构与重建:后现代教育目的的意义与困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3年04期
2 章云珠;;教师文化的反思与重建[J];教育探索;2007年01期
3 李学农;;论我国教师教育机构改革的路径选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年09期
4 庄绪静;杨慧囡;;理想的追寻:现代教育品性的缺失与重建[J];教育科学论坛;2007年04期
5 马玉宾;熊梅;;教师文化的变革与教师合作文化的重建[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6 惠中;;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文化建设的思考[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07年09期
7 彭慧敏;;意大利教育与培训制度重建前后的比较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09年07期
8 何劲松;;现代远程教育重建教育机会均等[J];科技信息;2009年18期
9 张红萍;;重塑新课程理念,实行有效教学行为[J];考试周刊;2009年43期
10 邓和平;;从民族位育之道看现代乡土教育重建[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凤琴;;当代大学生常见自我冲突与积极自我重建策略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镇西;让我们重建教育理想[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2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评论研究所所长 刘尧;农村教育目标错位了[N];人民政协报;2002年
3 茅卫东;恐惧中我们失落了教育理想[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潘建红;现代科技发展与道德教育重建[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2 金保华;论教育管理的伦理基础[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丁亚红;试论合作学习对师生关系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蒋冠裙;学习型学校的教师文化建设[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3 岳喜凤;教师专业化:理念重建与内涵拓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4 周丹;自我的迷失与重建[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5 颜廷凤;人文精神与师生关系的重建[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黄宏伟;论企业子弟学校学校文化的重建[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宿大伟;新课程改革下学校文化的建设[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8 王志曲;论课堂文化的重建[D];安徽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5165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516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