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自我发展力的理论与模型建构
本文关键词:学校自我发展力的理论与模型建构
【摘要】:学校自我发展力是学校内部能够促进自我发展的所有组织要素各自运行并以特定方式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功能与能量,是由学校发展的动力、能力、潜力和活力等机制综合作用所形成的,它具有创生性、整合性、向优性等基本特征。这一概念的提出及模型建构对丰富学校发展理论、促进办学者观念更新和指导学校实践等都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 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学校自我发展力 模型构建 价值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教育部规划课题(FHB110192)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B-a/2011/02/040)
【分类号】:G47
【正文快照】: 一、学校发展研究的缺失自20世纪初学校发展研究就形成了多种视角与理论。波达林将这些理论归纳为结构主义观点、人本观点、政治学观点、符号论观点和整合理论[1]33;吴志宏等将它们分为古典管理理论、结构主义理论、人际关系理论、行为科学4个发展阶段[2];张立新则从人、组织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立新;;当代西方学校变革理论评述[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7期
2 沈曙虹;;我国学校发展“力”的研究述评[J];教育研究;2013年02期
3 陈佑清;;学校变革的三种影响力量[J];教育发展研究;2012年04期
4 张兆芹;影响学校发展的内在要素探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5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宁;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德育管理[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2 崔雁,侯锡林;高校德育工作若干问题的思考[J];鞍山钢铁学院学报;2000年06期
3 邱天凤;树立教育理念 转变教育角色——论班主任如何适应新课改下的教育要求[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4 陆剑春;;班级自主管理:提高高中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年07期
5 肖婷;成云;陶青芝;;关于教师管理中激励机制的问题探讨[J];才智;2009年26期
6 熊诗文;;良好情绪——健康成长的关键[J];才智;2009年34期
7 段颖;;“一对一”辅导学校的问题与规范措施[J];才智;2011年20期
8 叶伟萍;刘建武;;从“教学管理”到“课程管理”——浅析我国高校本科课程编制中的权力分配问题[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8年01期
9 王翠荣;;构建高校实践教学监控和评价新机制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年02期
10 韩国军;杨燕平;赵晶华;;论高师院校德育管理的有效实施[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凡勇昆;;我国中小学校长培训,路在何方——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核心竞争力之启示[A];2010年农村教育高端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陈凡;;国内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宏观机制法律问题研究[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3辑)[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敏华;高中教学领导力模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周晓红;教育代价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登福;中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5 邵南征;社会道德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李飞;引领与自主:学校变革中的教师领导与管理[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师震;论自我意识自觉的机制及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D];上海大学;2011年
8 张洪春;少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9 白岩;科技主体成功的哲学思考[D];吉林大学;2011年
10 隋子辉;“无产阶级政治”指导下的北京市中小学教育(1949——1966年)[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云涛;学校教育中不当惩罚问题探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s,
本文编号:5249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524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