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人”及其教育意蕴
本文关键词:“具体人”及其教育意蕴
【摘要】:教育是由具体的人构成的世界,而具体人具有三重生命——"种生命"、"类生命"与"个生命",且具体人的三重生命既各有特色、相互区分,也相互依存、互为贯通。从具体人的三重生命观来看,教育应敬畏人的"种生命",省思身体教育;提升人的"类生命",坚守教育理想;增值人的"个生命",完善教育生活。
【作者单位】: 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关键词】: 具体人 教育意蕴
【分类号】:G40
【正文快照】: 教育是一个属人的世界,且是一个由现实的、具体的人构成的世界。因此,在人性论上,教育应实现从“抽象的人”向“具体的人”的转变,这已是许多学者的共识。但具体人是什么样的?从具体的人出发,教育将呈现出一幅怎样的图景?一、具体人的三重生命“人是什么”,这是一个人人需要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岳川;梅洛-庞蒂的现象学与社会理论研究[J];求是学刊;2001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锐;;符号学视角下的军事文化[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综合版);2010年03期
2 王燕群;;论军人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质的一致性[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综合版);2010年04期
3 姜丹丹;;法国当代诗歌中的神性维度——以雅各泰与博纳富瓦为例[J];欧美文学论丛;2010年00期
4 王寅;语篇连贯的认知世界分析方法——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对语篇连贯性的解释[J];外语学刊;2005年04期
5 耿菲菲;;语言哲学的域限:在文化视野内[J];外语学刊;2008年04期
6 周苹;;论主体间性与情境性在文学教学中的意义与实践[J];外语学刊;2011年03期
7 李林;关于科技发展中的道德悲观论之评析[J];攀登;1995年06期
8 苏晓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真正诞生地——研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J];攀登;2001年03期
9 张晓虎;论意识二重性的形成及其意义[J];攀登;2005年02期
10 桑杰;;和谐社会视域下的生态问题探微[J];攀登;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玉锁;;《管子》的成人命题:既仁且智,是谓成人[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2 陆心宇;;我在这里——近代经济学和哲学文本空间中的自我[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3 陶达;;马克思全面自由发展理论视阈下“幸福指数”体系的构建[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王熙恩;;科学批评主体观的缺失与重建[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刘诗贵;肖凤仪;;社会公众推进消费文明的实践探讨[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6 周涛;;德性的荒野及其拯救[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7 杨佳倩;;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思想进程[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梁爱民;;论美与“人的本质对象化”——对马克思主义美学经典命题的理解[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陶伯华;;智慧思维学精要——《思维科学概论》第十篇[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10 丁润生;;试论顺应自然超越时空的无元思维模式——兼谈无元思维模式与灵感思维的对比[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2 任雪萍;企业管理价值生态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3 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白雪峰;当代中国大学人文精神的培养[D];辽宁大学;2010年
8 田庆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9 吴建平;人类自我认知与行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10 宋桂霞;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收入分配差距调节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占民;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周珊珊;马克思实践本体论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胡警月;马克思与阿尔都塞意识形态比较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于海霞;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德育主体间矛盾的消解[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超;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6 姜超;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情况的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周晶;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姜佳杞;和谐社会视域下的干群矛盾及调节机制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鹏欢;大连市初中生课外阅读状况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丁小飞;可持续发展观中代际公平问题的哲学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柳夕浪;交往教育的内涵与特征[J];教育改革;1995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娟娟;靖国平;;生成性知识观及其教育意蕴[J];教育导刊;2007年07期
2 陈家斌;;杜威的知识观及其教育意蕴[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9年01期
3 赵伟;;生命特质视野中的教育意蕴探析[J];教育科学论坛;2009年08期
4 张琼;陈佑清;;“知识型实践能力”及其教育意蕴和培养策略[J];教育发展研究;2010年24期
5 曾茂林;;论制度化教育中具体人的生存与发展[J];全球教育展望;2009年10期
6 周荣秀;;课堂“意外”三步曲及其教育意蕴[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9年04期
7 陈彩燕;;“关系人”的存在方式及其教育意蕴[J];教育导刊;2010年03期
8 刘洁;;解析教师实践性知识[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8期
9 久雨;提倡无斥责教育的艺术[J];基础教育研究;1994年05期
10 ;双休日加课现象令人困惑[J];四川教育;1998年Z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启光;;英国家庭与学校关系的历史嬗变及其教育意蕴[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东北师范大学 秦玉友;观点A:主要还是人为问题[N];中国教育报;2004年
2 记者 赵秋丽 特约记者 李志臣;山东农村中小学贫困生用上免费教科书[N];光明日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邵兴江;学校建筑研究:教育意蕴与文化价值[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淘;仪式中的教育意蕴[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5357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535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