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不同自尊水平下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21 04:17

  本文关键词:不同自尊水平下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小学生 心理健康 自尊水平


【摘要】:小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自尊和心理健康值得密切关注,在目前对自尊水平的划分越来越细的情况下,本研究欲探讨:(1)不同自尊类型下小学生心理健康总分的比较及其特点;(2)不同自尊类型下小学生心理健康各维度的比较及其特点。 因此本文对一所城市小学和一所农村小学的四、五、六年级学生进行了随机调查,有效被试共522名。结合被试在自尊量表、社会期望量表上的得分情况,将自尊水平依次划分为:安全性高自尊、中等自尊、防御性高自尊、低自尊四个水平。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量表来获取被试心理健康总分和8个维度上的得分。 研究结果得出:(1)不同自尊类型下小学生心理健康总分的结论:低自尊与中等自尊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低自尊与防御性高自尊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防御性高自尊的心理健康状况最好,低自尊的心理健康状况最差。在MHT总分上不存在高自尊的异质性现象。城乡方面,防御性高自尊和低自尊存在相当显著的差异;而在性别和年级方面,四个自尊类型的心理健康状况之间不存在差异。(2)不同自尊类型下小学生心理健康各维度的结论:四个自尊类型的均值中多显示低自尊各维度状况最差,防御性高自尊各维度状况最好;除了自责倾向维度,其余7个维度都至少存在低自尊和防御性高自尊的不同程度差异,且都是低自尊显著大于防御性高自尊。在每个维度上都没有发现高自尊异质性现象;在城乡方面,不同自尊类型下的8个维度都存在或多或少不同程度的差异;在性别方面,不同自尊类型下的对人焦虑维度、孤独倾向维度、恐怖倾向维度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年级方面,8个维度均值都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关键词】:小学生 心理健康 自尊水平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B844.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目次6-8
  • 引言8-9
  • 1 文献综述9-26
  • 1.1 自尊的文献综述9-18
  • 1.1.1 自尊的定义9-11
  • 1.1.2 自尊的结构11-14
  • 1.1.3 高自尊异质性的提出14-16
  • 1.1.4 自尊的测量16-18
  • 1.2 心理健康的文献综述18-21
  • 1.2.1 心理健康的概念18-19
  • 1.2.2 心理健康判断标准19-21
  • 1.3 自尊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21-23
  • 1.4 对已有研究的评述23-24
  • 1.5 问题提出24-26
  • 1.5.1 选题缘由24-25
  • 1.5.2 研究意义25-26
  • 2 研究总体设计26-30
  • 2.1 研究目标26
  • 2.2 研究内容26
  • 2.3 研究假设26
  • 2.4 研究方法26-30
  • 2.4.1 研究对象26-27
  • 2.4.2 研究工具27-28
  • 2.4.3 研究程序28-30
  • 3 结果分析30-44
  • 3.1 不同自尊类型下小学生心理健康总分的比较30-32
  • 3.2 不同自尊类型下小学生心理健康各维度之间的比较32-44
  • 3.2.1 不同自尊类型小学生在学习焦虑维度上的差异比较32-33
  • 3.2.2 不同自尊类型小学生在对人焦虑维度上的差异比较33-35
  • 3.2.3 不同自尊类型小学生在孤独倾向维度上的差异比较35-37
  • 3.2.4 不同自尊类型小学生在自责倾向维度上的差异比较37-38
  • 3.2.5 不同自尊类型小学生在过敏倾向维度上的差异比较38-39
  • 3.2.6 不同自尊类型小学生在身体症状维度上的差异比较39-41
  • 3.2.7 不同自尊类型小学生在恐怖倾向维度上的差异比较41-42
  • 3.2.8 不同自尊类型小学生在冲动倾向维度上的差异比较42-44
  • 4 讨论44-49
  • 4.1 不同自尊类型下小学生心理健康总分的比较44-45
  • 4.2 不同自尊类型下小学生心理健康各维度之间的比较45-47
  • 4.3 本研究的贡献47-48
  • 4.4 本研究的局限48
  • 4.4.1 样本的局限性48
  • 4.4.2 研究内容的局限性48
  • 4.4.3 研究方法的局限性48
  • 4.5 未来发展方向48-49
  • 4.5.1 样本的选取48
  • 4.5.2 研究内容的选取48
  • 4.5.3 研究方法的选取48-49
  • 5 结论49-50
  • 5.1 不同自尊类型下小学生心理健康总分的结论49
  • 5.2 不同自尊类型下小学生心理健康各维度之间的结论49-50
  • 参考文献50-55
  • 附录55-57
  • 致谢5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丽华;李红霞;;高自尊异质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心理研究;2009年03期

2 薛志华;;社会期望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促进与抑制[J];当代教育科学;2006年06期

3 梁芹生;对156名青年教师自尊水平与心理健康的测查与研究[J];教育探索;2005年04期

4 薛文霞;;小学儿童自尊发展的特点及其与同伴接纳的关系[J];社会心理科学;2007年Z3期

5 尼春萍,化前珍,吕爱莉,张美霞,刘喜文;不同层次护生心理健康、自尊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J];护理研究;2004年12期

6 张荣娟,李文虎,胡芸;不同自尊的大学生防御方式及其人际冲突解决方式的比较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年03期

7 张文新;初中学生自尊特点的初步研究[J];心理科学;1997年06期

8 黄希庭,杨雄;青年学生自我价值感量表的编制[J];心理科学;1998年04期

9 钱铭怡,肖广兰;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自我效能、自尊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研究[J];心理科学;1998年06期

10 马前锋,蒋华明;自尊研究的进展与意义[J];心理科学;2002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良婷;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成绩与自我价值感的相关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齐鑫超;中学生未来时间洞察力的特点及其与自我价值感的关系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3 杨锦;高中生不同类型的高自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4 左晓冬;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修订和信效度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孙庆彬;体育教学中学生自我价值感的培养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陈则敬;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自尊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董志明;自尊的结构及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王国丽;未成年犯自尊的特点及父母教养方式对其影响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9 徐巍;关于自尊理论存在的分歧与自尊结构模型不一致性的探讨[D];吉林大学;2007年

10 宋芳;大学生自尊及其与归因方式的关系[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5713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5713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c0e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