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达默尔游戏理论对教育游戏的启示——兼论游戏与教育如何实现有效融合
本文关键词:伽达默尔游戏理论对教育游戏的启示——兼论游戏与教育如何实现有效融合
【摘要】:游戏与教育如何融合一直是教育游戏研究的重要命题。教育游戏研究不仅应该根据教育理论,而且需要参考游戏理论。传统游戏理论过于强调游戏者的主体性,具有哲学上的主客二分的问题。而伽达默尔游戏理论突破了近代认识论模式的束缚,侧重于游戏与游戏者的统一,对教育游戏研究具有重要启示。根据伽达默尔的游戏理论,教育游戏的真实主体是游戏自身,存在方式为自我表现,意义产生需要观者在场参与。因此,教育游戏应该将娱乐性与严肃性紧密结合,引导学习者融入游戏;使游戏规则与自由保持张力,优化学习者的游戏过程;注重观看与参与相互渗透,促使学习者获得意义。
【作者单位】: 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现代教育研究所;
【关键词】: 伽达默尔 游戏理论 教育游戏 融合途径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汉维语言融合模型与少儿学习服务模式的构建”(2012BAZ04319F01)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小学生微博交往现状、规律与引导的实证研究”(2012CJX024)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一、引言作为一项古老的活动,游戏在原始社会就存在。对于动物而言,它可以作为训练捕食、竞争等生存技能的重要方式。对于人类而言,它除了保留了作为动物活动的特征之外,还被人们根据自身需要而进行有针对性的开发,从而形成种类繁多、功能强大的游戏活动。游戏的教育功能早已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文兰;刘俊生;;教育游戏的本质与价值审思——从游戏视角看教育与游戏的结合[J];开放教育研究;2007年05期
2 张琪;陈琳;;我国教育游戏研究述评及展望[J];开放教育研究;2009年05期
3 赵慧臣;;网络游戏的关系特征分析与教育价值实现[J];教育科学;2008年03期
4 高洁;;追寻学校教育的游戏精神[J];当代教育科学;2010年12期
5 李彤彤;马秀峰;张明娟;;教育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模式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0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友峰;论审美经验中的“距离”问题[J];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2 陶清;究竟应当以怎样的历史观指导我们的研究——兼与蒋大椿教授讨论[J];安徽史学;2004年04期
3 程颖;;对电脑艺术的几点认识[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5期
4 赵涵;;后现代的滑稽戏——论网络时代的戏仿[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1期
5 黎志萍;;哲学解释学对译者地位的影响[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6 王静媛;;简论伽达默尔解释学运用于翻译研究的利与弊[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8期
7 周宪;论艺术的哲学意味[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1期
8 李天道;禅:生命之境和最高审美之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9 王金禾;;幼儿文学作品中的反复艺术研究[J];毕节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10 张玉玲;;从“反传统”到“返传统”——论中国现代舞之“传统”走向[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吕美生;;姚鼐散文艺术论新解——“以诗为文”论桐城派[A];第三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张再林;燕连福;;从经验到体验:现代西方哲学的彻底经验主义转向[A];全国“经验主义与实用主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郭玮;;审美哲学还是实践哲学?——Bennett Reimer与David J.Elliott音乐教育哲学思想的比较[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日新;经营者集中救济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2 何东;论自觉误读[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3 赵阳;清代中期扬州学派文学思想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4 孙敏明;庄子“游”的人生哲学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崔学荣;主体间性视野中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姚林群;课堂中的价值观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冯平;压抑与超越:高校管理异化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8 孙玲;差异教学评价[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9 魏婷;教育游戏参与者行为意向影响因素模型与实证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杨拓;电子媒介文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洵;萧红小说的感伤品格论[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王穗;提高听课项目实效性的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罗明;荒诞极处见真实[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4 于莉莉;金圣叹《西厢记》评点的阐释理论[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5 雍花;基于理解的小学教育游戏设计与实现[D];江南大学;2010年
6 郭湘;论体验式作文教学在农村中学中的应用[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7 方丹;现代农庄的开发规划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8 薛晓琳;小学英语教育游戏的开发与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龙欣;逻辑推理型数字化教育游戏的设计[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伟旭;中学英语教学中教育游戏的设计与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景福,钟志贤;网络教育的情感缺失现状及其对策[J];中国远程教育;2001年06期
2 陈国强;也谈网络游戏于网络教育中的作用[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10期
3 尚俊杰,李芳乐,李浩文;“轻游戏”:教育游戏的希望和未来[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4 田爱奎;杨瑛霞;夏天;张际平;;数字化游戏学习的发展及展望[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5 杨卉;王陆;马如霞;;网络游戏与教育融合的探究——游戏化学习社区初探[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04期
6 李宝富;周昕;王海燕;;大学生学习动力变化的心理因素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年03期
7 张文兰;刘俊生;;教育游戏的本质与价值审思——从游戏视角看教育与游戏的结合[J];开放教育研究;2007年05期
8 闫守轩;游戏:本质、意义及其教学论启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05期
9 周建平;游戏教学观论要[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05期
10 张琪;陈琳;;教育游戏发展的思考——从当今网络游戏的火爆谈起[J];教育信息化;2006年17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宏艳;;教育游戏研究进展[J];现代教育技术;2009年S1期
2 张琪;陈琳;;教育游戏发展的思考——从当今网络游戏的火爆谈起[J];教育信息化;2006年17期
3 毛刚;赵强;;教育游戏的设计方法[J];咸宁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4 陶侃;;游戏的本质及与教育的关系探微[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5 付志文;;电脑游戏走进教学——英国Teaching With Game项目简介[J];软件导刊;2006年16期
6 赵瑜;宋维红;;“教育游戏”国内研究现状概述[J];软件导刊;2007年16期
7 刘艳;;初论教育游戏中的多元智能开发[J];考试周刊;2008年15期
8 刁秀丽;陈兴孟;周广华;;从多元智能视角看教育游戏[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8年01期
9 蔡文华;;教育游戏——校本课程开发的新资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年08期
10 李昌胜;;教育游戏:一种新的教学手段[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秋;;从教育和游戏的关系探析博物馆教育游戏的意蕴[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公民科学素质建设论坛暨第十八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解素敏;;基于设计的研究范式在教育游戏研究中的应用[A];信息技术环境构建与教学应用[C];2009年
3 张玲;;游戏及其在儿童心理咨询与治疗中的地位[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儿童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十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晓飞;探索信息化条件下学习方式新变革[N];中国教育报;2011年
2 德国波鸿大学哲学系 Birgit Sandkaulen 谢永康 译;教育不再是田园诗[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魏婷;教育游戏参与者行为意向影响因素模型与实证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周险峰;教育文本理解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康伟;师生主体间性理论与实践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4 冯茁;论教育场域中的对话[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孙元涛;中国教育研究发展空间的再寻找[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孙宽宁;教师课程理解中的自我关怀[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朱光明;表扬与批评的意义[D];北京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志刚;基于移动终端德育教育游戏的设计[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2 马秀春;哲学诠释学视域下教育观的重新审视[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3 杨传亿;基于移动设备的教育游戏的设计与开发[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雍花;基于理解的小学教育游戏设计与实现[D];江南大学;2010年
5 张宁;教育游戏中三维形象的设计[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崔继振;网络教育游戏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逄博;教育游戏设计方法与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赵桂利;促进情境认知的初中地理教育游戏的设计与开发[D];河北大学;2011年
9 张弦;网络游戏的教育价值及其对教育游戏发展的启示[D];河南大学;2012年
10 崔晓林;基于游戏化学习社区的教育游戏设计与开发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6407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640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