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道德推脱、移情和亲社会行为的特点及其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3 04:34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道德推脱、移情和亲社会行为的特点及其关系研究
【摘要】:本研究采用自编的大学生道德推脱问卷和移情问卷、亲社会行为问卷对大学生进行施测,探讨大学生道德推脱、移情和亲社会行为的特点,并进一步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1)自编的大学生道德推脱问卷由道德辩护、有利比较、责备归因、责任推脱四个维度构成,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2)大学生道德推脱的总体水平较低。在性别、年级、专业、家庭居住地、是否学生干部以及是否独生子女得分上均有显著差异。 (3)大学生移情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在移情四个维度中,移情关注的得分最高。移情在性别、年级、是否学生干部、是否独生子女得分上均有显著差异。 (4)大学生亲社会行为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在亲社会行为六个维度中,紧急性得分最高。亲社会行为在性别、年级、专业、家庭居住地、是否学生干部、是否独生子女得分上均存在显著差异。 (5)道德推脱与亲社会行为存在显著负相关,道德推脱对亲社会行为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6)移情与亲社会行为存在显著正相关,移情对亲社会行为有显著预测作用。 (7)道德推脱与移情存在显著负相关,道德推脱对移情有显著预测作用。 (8)移情在道德推脱和亲社会行为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 道德推脱 移情 亲社会行为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444;G645.5
【目录】:
- 中文摘要2-3
- Abstract3-4
- 中文文摘4-7
- 目录7-10
- 绪论10-12
-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12-26
- 1.1 道德推脱12-16
- 1.1.1 道德推脱的概念与机制12-14
- 1.1.2 道德推脱的测量14-15
- 1.1.3 道德推脱的相关实证研究15-16
- 1.2 移情16-19
- 1.2.1 移情的概念与机制16-17
- 1.2.2 移情的测量17-18
- 1.2.3 移情的相关实证研究18-19
- 1.3 亲社会行为19-21
- 1.3.1 亲社会行为的概念19-20
- 1.3.2 亲社会行为的测量20
- 1.3.3 亲社会行为的相关实证研究20-21
- 1.4 道德推脱、移情和亲社会行为三者之间的关系21-24
- 1.4.1 移情与道德推脱的关系21-22
- 1.4.2 移情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22-23
- 1.4.3 道德推脱和亲社会行为的关系23-24
- 1.5 问题提出、研究假设及本研究的意义24-26
- 1.5.1 已有研究的不足24
- 1.5.2 研究目的24-25
- 1.5.3 研究假设25
- 1.5.4 研究意义25-26
- 第二章 大学生道德推脱问卷的编制26-34
- 2.1 问卷编制的目的26
- 2.2 研究过程26-27
- 2.2.1 问卷编制的程序26
- 2.2.2 正式预测26-27
- 2.3 研究结果与分析27-32
- 2.3.1 项目分析27-28
- 2.3.2 探索性因素分析28-30
- 2.3.3 验证性因素分析30-31
- 2.3.4 信度与效度检验31-32
- 2.4 研究结论32-34
- 第三章 大学生道德推脱、移情和亲社会行为的特点及其相关研究34-62
- 3.1 研究目的34
- 3.2 研究方法34-36
- 3.2.1 被试34-35
- 3.2.2 研究工具35-36
- 3.2.3 数据处理36
- 3.3 研究结果与分析36-49
- 3.3.1 道德推脱的研究结果36-40
- 3.3.2 移情的研究结果40-44
- 3.3.3 亲社会行为的研究结果44-49
- 3.4 大学生道德推脱、移情和亲社会行为的相关分析49-50
- 3.4.1 大学生道德推脱与亲社会行为的相关分析49
- 3.4.2 大学生移情与亲社会行为的相关分析49-50
- 3.4.3 大学生道德推脱与移情的相关分析50
- 3.5 大学生道德推脱、移情和亲社会行为的回归分析50-57
- 3.5.1 道德推脱对亲社会行为的回归分析50-52
- 3.5.2 移情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回归分析52-55
- 3.5.3 大学生道德推脱对移情的回归分析55-57
- 3.6 移情在道德推脱和亲社会行为间的中介作用57-62
- 第四章 讨论62-72
- 4.1 大学生道德推脱的特点62-64
- 4.1.1 大学生道德推脱的总体特点62
- 4.1.2 大学生道德推脱的人口统计学分析62-64
- 4.2 大学生移情的特点64-66
- 4.2.1 大学生移情的总体特点64
- 4.2.2 大学生移情的人口统计学分析64-66
- 4.3 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特点66-68
- 4.3.1 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总体特点66-67
- 4.3.2 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人口统计学分析67-68
- 4.4 大学生道德推脱、移情和亲社会行为的关系68-70
- 4.4.1 大学生道德推脱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68-69
- 4.4.2 大学生移情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69
- 4.4.3 大学生道德推脱与移情的关系69-70
- 4.4.4 移情在道德推脱和亲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70
- 4.5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及不足70-72
- 4.5.1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70-71
- 4.5.2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71-72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72-76
- 5.1 结论72-73
- 5.2 建议73-76
- 附录76-80
- 参考文献80-86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86-87
- 致谢87-88
- 个人简历88-8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丛文君;;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类型现状及特征研究[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2 宋凤宁;黎玉兰;方艳娇;江宏;;青少年移情水平与网络亲社会行为的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3 丁芳盛;;大学生亲社会行为主观助人动机和社会干预探讨[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年02期
4 姬慧,乔建中;关于移情发展与道德发展关系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4年06期
5 张凯;杨立强;;国内外关于移情的研究综述[J];社会心理科学;2007年Z3期
6 钱前;;儿童移情与道德发展关系研究综述[J];社会心理科学;2010年08期
7 M.L.Hoffman ,郭瑞媛;移情的测量指标[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1年02期
8 杨继平;王兴超;陆丽君;张力维;;道德推脱与大学生学术欺骗行为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0年04期
9 杨继平;王兴超;;父母冲突与初中生攻击行为:道德推脱的中介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1年05期
10 李丹;影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因素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0年03期
,本文编号:6654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665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