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大学生未来时间洞察力的实证研究——兼论与归因风格、师生关系、自我效能感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7-08-16 20:28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未来时间洞察力的实证研究——兼论与归因风格、师生关系、自我效能感的关系


  更多相关文章: 大学生 未来时间洞察力 归因风格 自我效能感 师生关系


【摘要】:在研究大学生未来时间洞察力及其与归因风格、师生关系和自我效能感的关系问题时,结果发现:大学生未来时间洞察力总分及其远目标定向因子在文理和年级的交互作用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同自我效能感水平、不同归因风格类型、不同师生关系偏向的大学生未来时间洞察力及其各因子存在显著差异。研究表明,学业努力因子、自我效能感和师生关系(亲密性、支持性、满意度)能够直接影响未来时间洞察力,自我效能感在归因风格、师生关系对未来时间洞察力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作者单位】: 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大学生 未来时间洞察力 归因风格 自我效能感 师生关系
【基金】: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W2010412) 辽宁省2012年度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一、引言未来时间洞察力是时间洞察力的一个方面,也是一种逐渐形成的时间人格,反映了个体在未来有关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等方面的特征[1]。它的积极发展可以有效促进个体当前的心理社会适应及未来心理的良性发展,是自我发展的重要方面。已有研究表明,未来时间洞察力与人格、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吴洁;徐美丹;林淑玲;张兴纳;;广州大学城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年08期

2 黄希庭;论时间洞察力[J];心理科学;2004年01期

3 张野;卢笳;;初中生人际交往能力、学业成绩及其发展背景系统间的关系[J];心理科学;2012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哲洙;;未来时间洞察力与成就目标研究状况及趋势评价[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2 李祚山,尹华站;时间心理学的研究进展综述[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3 李丹;尹华站;李祚山;;时间解释水平理论研究述评[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4 金哲洙;;未来时间洞察力与成就目标研究述评[J];广西教育;2010年36期

5 陈有国;;大学生未来取向、专业认同与学习投入的关系[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6 贾玉婷;;时间与管理[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7 金哲洙;;大学生成就目标与未来时间洞察力的关系[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8 田茜;范秀珍;吕菲;孟珠;;大专护生逆境商与未来时间洞察力及成就动机的关系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1年05期

9 陈永进;目标设置理论中的未来时间洞察力[J];菏泽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10 李辉;;从依附到背叛——谈朱淑真女性意识的发展[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邱佩钰;施利承;马艳霞;;大学生坚韧人格与时间及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三届中青年心理卫生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宏;时间性前瞻记忆的认知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章璇;时间距离对消费者在线冲动性购买行为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3 宋其争;大学生未来时间洞察力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谈加林;时间洞察力中时间认知与体验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毕重增;自信人格理论的建构[D];西南大学;2006年

6 张永红;企业中层管理者时间管理倾向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7 吕厚超;青年学生过去时间洞察力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8 陈永进;大学生未来时间洞察力的目标定向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9 张锋;时序知觉的重复启动效应[D];西南大学;2009年

10 王斌;景区游客忠诚的影响因素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毓婧;大学生的完美主义、成就目标定向、未来时间洞察力与学业拖延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道深;中学校长自我时间管理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佳;初中生未来时间洞察力、成就目标定向、学习成绩与师生关系的关系[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4 齐鑫超;中学生未来时间洞察力的特点及其与自我价值感的关系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5 刘龙W,

本文编号:6853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6853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8ca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