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的个人规划与抑郁的关系:性别的调节作用
本文关键词:高中生的个人规划与抑郁的关系:性别的调节作用
【摘要】:以1261名高一和高三青少年为被试,采用个人规划问卷和抑郁量表,考察了高中生对未来教育、职业和婚姻/家庭领域的个人规划(探索和投入)与抑郁之间的关系,以及性别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1)高中生的个人规划对抑郁的预测具有领域特殊性:教育探索和投入可以显著负向预测抑郁,婚姻/家庭探索显著正向预测抑郁、婚姻/家庭投入显著负向预测抑郁,职业探索和投入均不能预测抑郁;(2)性别能调节婚姻/家庭探索与抑郁之间的关系:女生对婚姻/家庭的探索水平越高,其抑郁水平越高,男生对婚姻/家庭的探索则不能预测其抑郁。
【作者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关键词】: 高中生 个人规划 探索 投入 抑郁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招标项目(08JJDXLX270)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1问题提出抑郁是一种低落、悲伤或苦闷的情绪状态,是青少年群体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情绪问题。作为一种负性情绪,抑郁已经成为21世纪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Holden,2000)。在我国的青少年群体中,约20%~44%的个体报告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冯正值,2002;罗伏生,沈丹,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英;陈燕;徐应军;张云丽;;城市普通高中生上网行为对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2 雷泉;易文涛;;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06年23期
3 于晓红;关明杰;霍建勋;;包头市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J];包头医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4 向虹;延利佳;张海微;;高中生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8年01期
5 黎雪松;邓碧兰;;高中学生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心理健康状况比较[J];中国医药导报;2007年19期
6 周晓晔;杨冬梅;;青少年心理健康家庭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7 杜艳芳;李景辉;李微光;王莉萍;;高中生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运城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8 鞠星;刘婷;杨阳;;民办中学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年03期
9 陈菊珍;黄怀清;;株洲市城区高中生SCL-90评定结果分析[J];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10 吕英;吕昀;;父母不同教养倾向对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玲玲;李海垒;张文新;;青少年未来取向发展的基本特点[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罗晓燕;周福轩;;高中团体心理活动课在山区学校的几点有益探索[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3 冼远方;;高中生化学学习兴趣影响因素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张焕;尤扬;;高中生英语自我效能感与英语成绩的相关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安蕾;;武汉市高中生亲子沟通特点及其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刘萍;;职业刻板印象、职业兴趣和性度对高中生职业选择的影响[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竺航;;对奉化市高中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分析[A];浙江省第十三届运动会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2006年
8 章荣华;陈卫平;祝一虹;楼晓明;刘立群;丁钢强;;浙江省高中生网络成瘾的心理社会因素研究[A];2007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高峰论坛资料汇编[C];2007年
9 陈志恩;刘火荣;郑旺福;吴素琴;;高中生网络成瘾有关心理因素及行为干预的研究[A];2009年浙江省医学会精神病学学术年会暨浙江省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第二届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10 朱张林;;应用多项技术系统改造A186型梳棉机的探索[A];“金轮杯”2009年全国纺纱梳理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柯冬林 通讯员 陈军 魏洁群;劲牌公司再向灾区施善举[N];湖北日报;2008年
2 邹兰 张彩霞;高中生也同居?[N];中国妇女报;2004年
3 ;美国四分之一高中生有工作[N];中国教师报;2003年
4 记者 王晖;高中生和大学生数量翻番[N];河南日报;2001年
5 储叶来;家有高中生,,拖得全家穷[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6 上海市延安中学 孙丹青;高中生喜欢什么音乐?[N];音乐周报;2000年
7 倪红梅 孙巍;中国高中生访日,安倍夫人亲往欢迎[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8 李芳;丘北县实施“一村一名高中生”工程[N];云南政协报;2006年
9 记者 刘昊;本市高中生乐于助人[N];北京日报;2008年
10 记者 李亚杰 璩静;觉得烦恼无处诉中国学生比例最高[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桢;高中生化学问题解决中的表征与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2 陈君;高中生自杀意念的易感性—应激模型:多时段追踪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3 邹建军;影响上海市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因素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5年
4 张有志;小补心汤总黄酮抗抑郁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4年
5 黎琳;大学生的社会比较与情绪健康[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覃小航;壮侗语族“史籍、口语词”语源探索[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7 郭越;中国电影“新浪潮”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8 杨丽;完美主义、应激、应对、社会支持和抑郁的关系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9 郭蕊;高中、中专生非法药物滥用特征及CMER干预模式的短期效果评价[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10 宋剑锋;湖北省城乡居民自杀意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宏;利用网络对高中生进行德育教育初探[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2 张玲玲;青少年未来取向的发展[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刘永芳;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及其与依恋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周秀琴;高中生与中职生未来取向的比较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于莉;重点高中生与普通高中生的个人规划及其与人格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李梅;高中生不同人际关系群体情绪调节方式的比较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7 景韵;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田勇;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情感培养现状的调查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9 马宏伟;中学化学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10 吕红群;高中生外语学习观念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7168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716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