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学生观的反思与理性回归
发布时间:2017-09-11 17:14
本文关键词:后现代主义学生观的反思与理性回归
【摘要】:后现代主义学生观是在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影响下人们对学生的本质属性及其在教育过程中所处地位和作用的看法。传统的学生观受现代主义哲学思潮的影响,,具有工具理性主义的学生生命观、二元对立的师生关系观、同一性的学生潜能观和工具技术主义的学生评价观等特征。站在批判和反思的立场上,后现代主义学生观认为传统的学生观过于机械化、功利化和缺乏对人的个性的关怀,并对支撑现代主义学生观的经典理论进行批判;主张学生生命的创造性、潜能的差异性和个体性,师生关系的主体间性,还有多元的学生评价观。得到广泛支持的后现代主义学生观正逐渐解构和取代传统的学生观。 但由于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本身的极端化倾向以及教育困境中人们求变的心理,人们在对包括学生观在内的传统教育理念的颠覆和重建中,往往矫枉过正,使改革走向另一种极端,形成更大范围上的“二元对立”格局,并事实上已经带来许多与改革初衷相背离的问题及不确定因素。尤其是在推行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新学生观的理念推行的时代性、可能性、兼容性及风险性都将受到严峻的挑战和拷问。 因此,对后现代主义影响下的学生观不能盲目追随。认识的发展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对学生观的认识和研究不仅要能接受新思潮新的一面,更要能从实际出发,注意到看似理想的理念背后所潜伏的问题;传统的学生观并非毫无价值,它的某些方面仍然值得继承和发扬。有鉴于此,对传统学生观价值的再认识有助于更清晰地认识到后现代主义学生观的优劣所在,这样才能形成对学生观的科学认识,真正做到去伪存真、有所扬弃,避免在亢进的潮流中迷失自我。对建立在反思基础上的理念进行反思,这本身也是后现代主义反思品质的内在要求。
【关键词】:学生观 后现代主义学生观 反思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40-0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1章 引论8-17
- 1.1 问题的提出8-9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9
- 1.3 文献综述9-15
- 1.3.1 对已有研究的概述9-14
- 1.3.2 对已有研究的评价14-15
- 1.4 研究思路15
- 1.5 研究方法15-17
- 1.5.1 文献法15
- 1.5.2 历史法15-16
- 1.5.3 比较法16-17
- 第2章 后现代主义学生观对传统学生观的批判17-27
- 2.1 传统学生观简述17-21
- 2.1.1 中国传统学生观17-20
- 2.1.2 西方传统学生观20-21
- 2.2 四大方面的批判21-24
- 2.2.1 工具理性的学生生命观22
- 2.2.2 二元对立的师生关系观22-23
- 2.2.3 同一性的学生潜能观23
- 2.2.4 单一量化的学生评价观23-24
- 2.3 三大经典的颠覆24-27
- 2.3.1 对夸美纽斯“时钟论”的批判24-25
- 2.3.2 对洛克的白板说的批判25
- 2.3.3 对康德“理性论”的批判25-27
- 第3章 后现代主义学生观的审视与反思27-40
- 3.1 后现代主义的学生观与学生观研究现状27-30
- 3.1.1 学生生命观:学生是创造性的存在27-28
- 3.1.2 学生潜能观:学生是差异性和独特性的存在28
- 3.1.3 师生关系观:平等与对话28-29
- 3.1.4 学生评价观:多元化29-30
- 3.2 后现代主义学生观对当前教育改革的启示30-31
- 3.3 后现代主义学生观及其研究的反思31-40
- 3.3.1 后现代主义学生观存在的问题31-33
- 3.3.2 对后现代主义学生观及其研究存在的问题的反思33-40
- 第4章 理性回归:对学生观研究与认识的否定之否定40-45
- 4.1 对传统学生观价值的再思考40-43
- 4.1.1 技术性手段的使用:工具理性主义的价值再认识40-41
- 4.1.2 教师主导:师生关系的适度偏向的价值再认识41-42
- 4.1.3 教育评价:考试量化标准的价值再思考42-43
- 4.1.4 中西古代学生观的价值借鉴43
- 4.2 否定之否定:学生观研究与认识的必然走向43-45
- 结束语45-47
- 参考文献47-49
- 致谢49-50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5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其晴;;后现代主义视阈下学生观的反思与重建[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2 蔡国春;中美高校学生观与学生事务观之比较[J];江苏高教;2001年04期
3 赵雪霞;传统与现代学生观的对照[J];教学与管理;2001年19期
4 吕宏伟;;后现代主义语境下的学生评价[J];教学与管理;2011年25期
5 饶跃进;;近年来我国学生观研究的述评[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6 李政涛;在表演和观看中生成的生命——表演视角下的学生观[J];教育科学;2004年02期
7 李志华,许锋华;传统学生观的消解与重塑[J];当代教育论坛;2004年10期
8 李斌;21世纪教师应有的学生观[J];教育评论;2000年06期
9 阎亚军;王月芬;;新课程改革中的学生观反思[J];教育发展研究;2008年Z2期
10 郭启华;;新课程理念下学生观的重塑[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本文编号:8320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832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