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我国学习科学领域的发展历程

发布时间:2017-09-13 11:17

  本文关键词:我国学习科学领域的发展历程


  更多相关文章: 学习科学 中国 发展 历史


【摘要】:该文通过对我国学习科学相关领域自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的发展历程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以世纪之交为分界点,将其划分为两个大的阶段:前一阶段主要是我国学者在传统教育学框架内对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的探索;后一阶段伴随着国际学习科学的引介与诠释,在建构主义的认识论和设计研究方法论的驱动下,我国的学习科学研究开始融入国际学术共同体。基于上述历程的梳理,该文对我国学习科学领域发展中需要处理的引介与原创、理论与实践以及独立与交叉等几对关系进行了探讨。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课程与教学系;山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教育技术系;
【关键词】学习科学 中国 发展 历史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国际学习科学新进展及其对基础教育课程变革的影响——以发达国家或地区为例”(项目编号:DDA120192)成果之一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我国政治经济发生重大转变的宏观背景下,教育界的一批学者认识到学习能力是人才的重要素质,针对当时我国教育领域“重教轻学”的弊端,提出了研究“学习科学”或“学习学”的构想。一大批学者投入相关领域的研究,成立了各种学术组织,出版了多种研究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晓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现状与趋势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04期

2 黄德群;;十年来我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电化教育研究;2009年08期

3 任友群;詹艺;;第三只眼睛看教育技术[J];电化教育研究;2009年12期

4 林明榕;;《全国第四届学习科学学术研讨会暨“八五”课题结题会》综述[J];高等教育研究(成都);1995年04期

5 陈谨;;全国学习科学研究会成立暨21世纪学习与发展研讨会在北京隆重召开[J];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01期

6 钟祖荣;八年来学习科学的理论进展及今后方向[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04期

7 王美;;基于设计的研究——以高中研究型课程“人·建筑与城市”为例[J];开放教育研究;2007年02期

8 桑新民;谢阳斌;;21世纪:学习向何处去——绿色学习研究论纲[J];开放教育研究;2011年02期

9 桑新民;李曙华;谢阳斌;;21世纪:大学课堂向何处去?——“太极学堂”的理念与实践探索[J];开放教育研究;2012年02期

10 钟祖荣;我国中小学学法指导的经验总结[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4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志洁;建构英语教学中新的师生角色[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 赵闯;;高校体育课教学分组的建构主义设计与试验[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3 司志民;姚会强;;建构主义对作文教学的启迪[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4期

4 冯建瑞;;浅析英语课堂中制约学生积极性的因素及解决策略[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0期

5 佟延秋;任其华;;移动学习教学设计模式初探[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6 杨玉宝;认知弹性理论对网络环境下专题教学的启示[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7 穆刚;;论问题理解与表征能力的培养[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8 戴慧;;谈情景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在电子商务管理实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9 李艳;;建构主义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06期

10 白洁;;建构主义理论与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英语教学[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慧妍;贾宁;翁贻方;;网络技术助力污水处理自动控制人才的培养[A];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2 张慧妍;贾宁;;污水处理自动控制网络平台的设计与研制[A];北京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10年年会优秀论文[C];2011年

3 郑迅;;用更广泛的信息技术丰富教学活动——以录制视频活动为例[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莫永华;魏文展;寇冬泉;;以人类分层传播模式探讨认知派学习理论的整合[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5 陈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音乐情景教学[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6 张洁;;从《新音乐课程标准》看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志刚;语文教育文化传播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静;基于多元表征的初中代数变式教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高文君;中学数学课堂探究水平的构建与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汪丽梅;知识观视域中的教学方法改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宫丽艳;天津市塘沽区域教育政策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琼;以实践能力培养为取向的知识教学变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任艳红;高校教学评价制度的反思与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戴小春;高校课程结构优化论[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洁璇;小学品德课程价值生成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丽颖;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文化的重新理解与建构[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仇雪梅;基于控制论建构主义的思维建模的应用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陈静;概念图/思维导图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周捷;基于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张囡囡;面向教育硕士培养的个性化教育资源平台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纪伟丽;生活中的地理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耿甜甜;信息技术与中学语文课程整合的实践探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倪萍;高中思想政治课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红梅;“教”与“练”的有效管理[D];苏州大学;2010年

10 刘海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性学习探析[D];苏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巾娇;;从美国博士学位论文的摘要看教育技术的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6年10期

2 卢强;;E-portfolio教育应用研究现状与趋势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0年12期

3 王琴,杜华,张舒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三种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09期

4 李芒;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含义、意义及原则[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5期

5 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6 曾祥霖;张绍文;;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层次和基础[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7 周雷;杨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模式、方法和实施策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04期

8 梁文鑫;余胜泉;;基于设计的研究的过程与特征[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07期

9 张文兰;刘俊生;;基于设计的研究——教育技术学研究的一种新范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10期

10 李世改;孙卫华;李红梅;;近五年教育技术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内容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8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吴涛;变构学习模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美;面向知识社会的教师学习——发展适应性专长[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旭东;;学习科学人物谈之十一:Roger Schank对学习科学学科建设的贡献[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9年11期

2 郑旭东;;学习科学兴起的历史动因及其两大先驱[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8年04期

3 刘文利;;中国青少年性教育的历史回顾和发展概述[J];中国青年研究;2008年12期

4 雷绍南;;面向学习的学习科学与教学设计[J];中小学电教;2011年Z1期

5 马桂云;美国教育与中国西部人力资源质[J];阴山学刊;2003年01期

6 赵修渝,陈杰;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与我国教育相对过剩[J];重庆社会科学;2005年07期

7 易森林;;从比较的观点分析教师专业化在我国的障碍[J];当代教育科学;2005年21期

8 朱旭东;;试论中国比较教育研究的无边界特征[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10期

9 唐晓萍;略论中国教育管理观的历史演变[J];广西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4期

10 胡相峰;中国古代师道论[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金云;;有关中日两国大学生自卑感的比较研究——以自卑感的内容比较和其影响为中心进行探讨[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田丽娟;;70-90年代末中(国)印(度)教育投资效率效益的分析比较[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何晓雷;;构建中国本土化的教育人类学[A];“首届中国教育人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张笛梅;;学习科学必将成为21世纪的热门学科[A];回顾与展望——1983—2003年高教研究论文集[C];2003年

5 许政援;;儿童语言发展和认知(思维)发展的关系[A];全国第七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3年

6 钟珩;芦咏莉;;不同发展阶段学校校长胜任力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李息梅;;探索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化途径——浅谈学生不良行为的矫正[A];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中期研究报告论文集[C];2004年

8 韦钰;;科学教育和综合国力——架构科学与教育之间的桥梁[A];第三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4年

9 李丹;张福娟;金瑜;;儿童演绎推理特点再探——假言推理[A];全国第五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4年

10 王文忠;方富熹;方格;;小学儿童自然认知发展的追踪研究[A];全国第七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化;教育要面对不同利益的诉求[N];天津教育报;2010年

2 郭晓宇;路甬祥:把义务教育推向新的发展阶段[N];法制日报;2007年

3 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曹飞;“四阶段”理论为信息化发展“把脉”[N];中国教育报;2007年

4 余丽;我省召开学习学研究会首届会员大会[N];湖北日报;2007年

5 杜弋鹏;北京教育进入又好又快发展阶段[N];光明日报;2008年

6 山东省青州市第一中学 王爱胜;追寻曾经的足迹 向着未来进发[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6年

7 孙刚;咬定“均衡”“前列” 发展天津教育[N];天津日报;2007年

8 《中国幼儿教育周刊》编辑部;思想的碰撞 学习的革命[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9 本报记者 黄芳 实习记者 石璐;民族寄宿制:圆贫困学生读书梦[N];凉山日报(汉);2005年

10 本报记者 周崇 谢依然 实习记者 杨娟;上海教育专家来阿助教[N];阿克苏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金铁洙;中韩两国教师教育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金莲;中国西部农村的教育费用与教育成就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3 杨南昌;学习科学视域中的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赵昌木;教师成长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5 关松林;杜威教育思想在日本[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成;中国产学合作教育发展策略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2 饶武;美国教师教育课程演进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3 刘树船;中美两国学校德育教育比较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4 郝倩怡;中法两国青少年公民教育之比较[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5 李国丽;日本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6 吕欣欣;论当代中国青少年性教育[D];海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白韶红;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8 高玉英;中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标准》比较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9 黄庆丽;中印农村女童教育比较[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高巍;当代中日学校德育比较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8433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8433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ffd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