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依恋、学校归属感与问题行为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4 04:08
本文关键词:中学生依恋、学校归属感与问题行为关系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父母依恋 同伴依恋 学校归属感 问题行为 中学生
【摘要】:中学生主要的活动场所是家庭和学校,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对于中学生心理和行为的发展尤为重要,很多问题行为的产生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重要的关系。鉴于此,本研究试图探讨父母依恋、同伴依恋、学校归属感与青少年问题行为三者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561名初一到高三的中学生进行调查,结论如下: (1)中学生男女在同伴依恋总分上有显著差异;具体维度上,男女生在母亲疏离维度上,男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同伴信任、同伴沟通上,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在6个年级的年级差异分析,6个年级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主要集中在高二,这个年级的依恋水平显著低于其他年级;父亲依恋、母亲依恋、同伴依恋三者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 (2)中学生学校归属感不存在性别差异,但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初一年级的学校归属感的得分显著高于其他年级,高二年级学校归属感显著低于其他年级。 (3)中学生问题行为在攻击行为、违纪行为、退缩行为上,女生得分显著低于男生,在考试焦虑上,女生显著高于男生;各个年级之间在问题行为上存在显著差异,以总问题行为分析,初一年级的学生在总问题行为得分显著低于其他年级,高二年级在总问题行为的得分上显著高于其他年级。 (4)对父母依恋、同伴依恋、学校归属感与问题行为各个维度进行两两相关分析,结果发现,父母依恋、同伴依恋与学校归属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父母依恋、同伴依恋与问题行为各维度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学校归属感与问题行为各个问题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 (5)通过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的建立发现,父亲依恋、同伴依恋通过学校归属感影响问题行为,父亲依恋与母亲依恋直接影响中学生问题行为。 (6)学校归属感在中学生依恋与问题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关键词】:父母依恋 同伴依恋 学校归属感 问题行为 中学生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444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目次6-9
- 1 引言9-10
- 2 文献综述10-23
- 2.1 依恋10-13
- 2.1.1 依恋概念与发展10-11
- 2.1.2 恋的内部结构模型11-12
- 2.1.3 依恋的的测量12-13
- 2.1.4 依恋的相关研究13
- 2.2 学校归属感13-17
- 2.2.1 学校归属感概念13-14
- 2.2.2 学校归属感的结构与测量14-16
- 2.2.3 学校归属感的相关研究16-17
- 2.3 问题行为17-18
- 2.3.1 问题行为的定义17
- 2.3.2 问题行为的测量17-18
- 2.3.3 问题行为的相关研究18
- 2.4 中学生依恋、学校归属感与问题行为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综述18-21
- 2.4.1 依恋与问题行为两者关系研究18-19
- 2.4.2 学校归属感与问题行为两者关系研究19-20
- 2.4.3 依恋与学校归属感两者关系研究20-21
- 2.5 问题的提出21-23
- 2.5.1 问题的提出21-22
- 2.5.2 研究的意义22-23
- 3 研究设计23-26
- 3.1 核心概念界定23
- 3.2 研究目的23
- 3.3 研究假设23
- 3.4 研究对象23-24
- 3.5 研究工具24-25
- 3.5.1 父母同伴依恋问卷(IPPA)24
- 3.5.2 学校归属感量表(PSSM中文版)24-25
- 3.5.3 青少年行为问题问卷25
- 3.6 数据的统计与整理25-26
- 4 研究结果26-48
- 4.1 中学生依恋发展状况26-31
- 4.1.1 中学生依恋发展总体特征26
- 4.1.2 中学生依恋发展的性别差异26-27
- 4.1.3 中学生依恋发展的年级差异27-30
- 4.1.4 中学生亲子依恋与同伴依恋之间的关系30-31
- 4.2 中学生学校归属感发展状况31-33
- 4.2.1 中学生学校归属感发展总体特征31
- 4.2.2 中学生学校归属感发展的性别差异31-32
- 4.2.3 中学生学校归属感发展的年级差异32-33
- 4.3 中学生问题行为发展状况33-37
- 4.3.1 中学生问题行为发展总体特征33-34
- 4.3.2 中学生问题行为发展的性别差异34-35
- 4.3.3 中学生问题行为发展的年级差异35-37
- 4.4 中学生依恋、学校归属感与问题行为的相关分析37-39
- 4.5 中学生依恋、学校归属感与问题行为的回归分析39-43
- 4.5.1 中学男女生依恋、学校归属感与问题行为的回归分析40-42
- 4.5.2 中学生初一年级与其他年级依恋、学校归属感与问题行为的回归分析42-43
- 4.6 中学生依恋、学校归属感与问题行为的关系模型建立43-48
- 5 分析讨论48-58
- 5.1 中学生依恋状况总体分析48-51
- 5.1.1 中学生依恋现状分析48-49
- 5.1.2 中学生依恋在性别上的差异分析49
- 5.1.3 中学生依恋发展在年级上的差异分析49-50
- 5.1.4 中学生三种依恋相关分析50-51
- 5.2 中学生学校归属感分析51-53
- 5.2.1 中学生学校归属感现状分析及其性别差异分析51
- 5.2.2 中学生学校归属感的年级差异分析51-52
- 5.2.3 中学生问题行为的现状分析52-53
- 5.3 中学生问题行为分析53-54
- 5.3.1 中学生问题行为性别差异分析53
- 5.3.2 中学生问题行为的年级差异分析53-54
- 5.4 中学生依恋、学校归属感与问题行为的关系分析54-55
- 5.5 中学生依恋、学校归属感对问题行为的作用路径分析55-58
- 5.5.1 中学男女生依恋、学校归属感与问题行为的回归分析55-56
- 5.5.2 中学初一年级与其他年级在依恋、学校归属感与问题行为的回归分析56
- 5.5.3 中学生依恋、学校归属感与问题行为的路径分析56-58
- 6 总结58-60
- 6.1 结论58
- 6.2 不足与展望58-60
- 参考文献60-65
- 附录65-70
- 致谢7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丽敏,王达,刘爱书,陈晓慧;初中生行为问题的家庭影响因素及其干预对策的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2年04期
2 胡雯;谭海燕;彭熠;;初中生学校归属感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研究[J];湘南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3 蒋京川;依恋研究及其新进展[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4 蒋奖;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行为问题关系的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年01期
5 许兴建;依恋研究综述[J];柳州师专学报;2001年04期
6 杨枫;;职业中学学生亲子依恋、自尊与问题行为的关系[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7 喻承甫;张卫;曾毅茵;叶婷;李月明;王姝君;;青少年感恩与问题行为的关系:学校联结的中介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1年04期
8 吕勤,陈会昌,王莉;儿童问题行为及其相关父母教养因素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3年01期
9 宋海荣,陈国鹏;关于儿童依恋影响因素的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2003年01期
10 胡平,孟昭兰;依恋研究的新进展[J];心理学动态;2000年02期
,本文编号:8477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847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