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背景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探索
本文关键词:积极心理学背景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探索
【摘要】:积极心理学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转变提供了理论基础,给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视角、拓展了新途径,在提升积极情绪、培养积极心理品质、建构积极的社会支持系统等方面丰富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作者单位】: 海南大学;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心理健康教育
【基金】:海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Hjsk2013-01) 海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科研项目(Q JY125006)
【分类号】:G444
【正文快照】: 传统心理学的研究重点是预防、发现和解决心理问题,而积极心理学则采用一种新的视角来研究人类的心理现象,是研究人类积极心理品质、积极情绪、积极人际关系等方面的科学。它充分挖掘人类自身存在的潜在的力量,促进人类生活得更加快乐、更加充实、更加有意义。积极心理学不仅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兵;杨孟莲;;一个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眼中的积极心理学[J];教育科学研究;2007年08期
2 吴建强;;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3 杨晓峰;李玮;;积极心理学: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理念[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07期
4 赵新华;;以积极心理学理念引导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J];现代企业教育;2009年16期
5 周炎根;;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10年02期
6 文书锋;;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年34期
7 郭喜青;;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心理营养——谈积极心理学与心理健康教育[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年10期
8 岳慧兰;吴良军;;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28期
9 翟媛媛;;积极心理学与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2期
10 刘燕;谢钢;;积极心理学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J];高校教育管理;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环;;关于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思考[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2 杨柳青;;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3 王从容;;构建良好的心育运行机制 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4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A];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中期研究报告论文集[C];2004年
5 福建晋江市第一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与实践[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6 张立信;;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7 黄秀娟;;如何搞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8 王金辉;;以心理健康教育落实学校德育教育的实效性[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四卷)[C];2005年
9 刘爱香;;职业技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必要性及意义[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10 宋培杰;;心理健康教育,我们的实践与思考[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丛;用积极心理学打造高“心”酬员工[N];工人日报;2010年
2 王秀丽;教育要重视非智力心理品质[N];大众科技报;2005年
3 记者 吴天飞;四成中小学生厌学[N];哈尔滨日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黄文;救助心灵的人[N];中国教育报;2002年
5 通讯员 方和平 程建雄;黄州区一中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N];黄冈日报;2006年
6 蔡娟(作者:临泽县沙河中学);重视后进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N];张掖日报;2006年
7 汉滨初中 王国斌;从《心理品质教育》教材的特点谈心理品质教育的途径[N];安康日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龚丹韵;幸福的孩子从哪里来[N];解放日报;2010年
9 河北石家庄市红鹰小学 李凤兰;培养小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实践与探讨[N];中华新闻报;2007年
10 刘银 郭海涛;爱的魅力[N];伊犁日报(汉);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程科;健全人格取向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D];西南大学;2009年
2 姜巧玲;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D];中南大学;2012年
3 沈悦;幼儿自我控制的发展特点及影响机制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4 杨海;军校新生心理弹性因素及心理训练对心理健康影响的实证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媛;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研究及培养[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2 田奇;从积极心理学视角看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3 周旖;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4 何红梅;大学生抑郁症状与积极心理品质的相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5 黄志英;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小学团体辅导[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6 程佳静;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探究影响大学生心理水平的因素[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7 张志;积极心理学视野下“校院两级”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3年
8 王静静;中学生家庭环境、自尊与乐观心理品质的关系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9 林惠茹;深圳特区初二年级幸福课探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10 吴佳蕾;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8550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855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