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基于因子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的培养方案评价体系

发布时间:2017-09-16 12:26

  本文关键词:基于因子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的培养方案评价体系


  更多相关文章: 层次分析法 因子分析法 培养方案


【摘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中心环节。构建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评价体系,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重要意义。本文综合运用因子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评价体系,并以某学院管理科学专业调查数据为样本,给出了计算实例。
【作者单位】: 河南农业大学信息与管理科学学院;河南农业大学理学院;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 因子分析法 培养方案
【基金】: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CXLX12-0177)
【分类号】:G420
【正文快照】: 1引言高等教育要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现代教育思想;能够主动适应新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体系[1]。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几个要素中,培养方案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的中心环节,是人才培养的实施蓝图[2]。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评价体系,对人才培养模式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中文;宋伟伟;;一种基于AHP的教学质量评估方法[J];信息技术;2006年12期

2 刘慧芳;杨晓明;;高校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7年S2期

3 潘峰;;基于AHP方法的区域教育信息化水平评价[J];沈阳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4 李艳军;王广;;层次分析法在评价体系中应用的一点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年30期

5 陈伟;层次分析法在教师年度评估中的应用[J];辽宁财专学报;2001年03期

6 安宏;高学东;曾德华;员普超;;教育电子政务综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评估方法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年07期

7 陈敏娜;;教师招聘程序的数学建模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7年14期

8 姜信君;;教学质量评估的赋权研究[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33期

9 顾培中;黄海涛;徐明强;;模糊综合评价法在课堂教学评价中的应用[J];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10 李兴敏;;结合层次分析法对网络课程进行模糊综合评价[J];电化教育研究;2008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笑云;;一种综合评估教师工作的数学模型[A];数学及其应用文集——中南模糊数学和系统分会第三届年会论文集(上卷)[C];1995年

2 施丽君;隋光远;;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沈华;岳昌君;丁小浩;;基于因子分析的教育不平等国际比较研究[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李黎;申继亮;费广洪;;无标度的层次分析法在继续教育课程设置中的应用[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5 胡珍玉;徐银儿;袁红;;独生子女健康心理早期系统干预的追踪研究[A];2007年浙江省精神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6 杨元利;;基于AHP的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分析[A];2011高等职业教育电子信息类专业学术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朱一军;刘朋;;关联分析在浦东新区教育信息化指标优化中的应用[A];第19届灰色系统全国会议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记者 姜澎;教育课程满意度不足四成[N];文汇报;2006年

2 同济大学教授、传播与艺术学院院长 王荔;高校数字媒体教育如何与产业对接[N];文汇报;2008年

3 杨娟 丁建福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构建县级政府教育职责评价指标[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郑晋鸣;卓越教师培养:让理论与实践交融[N];光明日报;2011年

5 彭永和;坚持教学质量第一服务审判实践的办学方针探索具有法院特色素质教育为主的办学模式[N];人民法院报;2004年

6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刘迎秋 彭杉;打造一流创新人才培养基地[N];光明日报;2010年

7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刘迎秋 彭杉;打造一流创新人才培养基地[N];光明日报;2010年

8 北京师范大学校长 钟秉林;培养创新型人才是中小学校和高等学校的共同使命[N];人民政协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瑞;理解与超越:情境适应性教学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卢晓旭;基于空间视角的县域义务教育发展均衡性测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金英;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动力机制及战略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海霞;远程教育质量评价的分析与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2 张立新;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应用及评价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3 祖文清;开源系统网络教学平台及其学习评价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4 韦妙;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5 贾永娜;基于因子分析法的《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教学质量评价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6 石芳华;美国教师培养方案全国性鉴定制度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7 侯欣舒;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比较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8 施丽君;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5年

9 李智;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评价指标体系建构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10 侯丽平;对网络学习者形成性评价及评价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8630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8630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e38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