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大学生学习倦怠与社会支持的关系
本文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学习倦怠与社会支持的关系
【摘要】:贫困大学生的学习倦怠与社会支持有着密切的关系,社会支持与学习倦怠呈显著负相关(P≤0.01),其对学习倦怠解释率达到9.5%。应从经济、就业、交往和心理四方面构建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体系,以期缓解和预防贫困大学生产生学习倦怠。
【作者单位】: 六盘水师范学院;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关键词】: 贫困大学生 学习倦怠 社会支持
【基金】:六盘水师范学院科研基金项目资助(Lpssy201107)
【分类号】:B844.2;G645.5
【正文快照】: 学习倦怠是指由于学习压力或缺乏学习兴趣而对学习感到厌倦的消极态度和行为。学习倦怠作为倦怠的一个子集,其概念源于职业倦怠。随着对教师、护士等职业倦怠的深入研究,MaslachLeiter(1997)和Branko Slivar(2001)等学者提出了倦怠在学生学习范围内的研究。国内一些调查表明,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尧丹俐;;高师学生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感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2 李永鑫;谭亚梅;;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初步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08期
3 马勇;;大学生学习倦怠与学习自我效能感关系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0年01期
4 卢晓灵;伍友琴;刘红;张晶;卢娇;陈贞兰;;贫困大学生学习倦怠的成因及对策[J];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5 林初锐,李永鑫,胡瑜;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研究[J];心理科学;2004年05期
6 连榕;杨丽娴;吴兰花;;大学生专业承诺、学习倦怠的状况及其关系[J];心理科学;2006年01期
7 茅育青;;学习的倦怠之原因与对策研究[J];心理科学;2007年03期
8 连榕,杨丽娴,吴兰花;大学生的专业承诺、学习倦怠的关系与量表编制[J];心理学报;2005年05期
9 唐芳贵;彭艳;;高校教师职业倦怠与工作满意度、社会支持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08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丽玉;陈琦;;高职生学习倦怠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安顺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2 姚彩琴;刘霁炜;;人格因素对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影响及干预[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3 刘兵;刘文兵;;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术课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搏击(体育论坛);2011年02期
4 吴春成;;南通市高职院校学生体育课倦怠现象研究[J];搏击(体育论坛);2012年04期
5 曹海宾;殷保祥;邵建新;刘云虎;张子英;;综合性大学师范类学生学习倦怠现状研究[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6 张姝;张沛;;内蒙古大学生学习倦怠分析[J];包头医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7 刘露倩;;个人自尊、集体自尊与高中生学习倦怠之间的关系[J];才智;2009年11期
8 熊猛;叶一舵;;大学生学业勤奋度的影响因素分析[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年02期
9 石婕妤;王群锋;;英语专业大学生综合英语课程学习倦怠调查研究——以广西贺州学院为个案[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10 党喜灵;;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学习倦怠探析[J];长春大学学报;2008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雷浩;田澜;刘衍玲;;高中生学业勤奋度的研究[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2 石雷山;高峰强;;班级集体效能对初中生学业自我效能与学习倦怠的调节作用[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心理咨询师大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安秋玲;青少年非正式群体交往与自我同一性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周永康;大学生角色认同实证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3 植凤英;西南少数民族心理压力与应对:结构、特征及形成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4 徐华春;中国人抑郁易感人格的初步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5 杨涛;外语学习倦怠与动机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6 李四化;心理疲劳下运动员反应效果监控的ERP特征[D];北京体育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萍;医学生学习倦怠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9年
2 曹丽影;高中生职业自我概念的结构、特点及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罗靖;高师生挫折承受力与社会支持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左连跃;工科院校文科生人格特征、自我效能感和专业承诺的关系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5 刘蓓;连云港市中专生学习倦怠现状与人格特征的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6 徐明波;择业期高职生学习倦怠及其与就业压力、专业承诺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胡晓琳;高职生社会支持、自尊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廖友国;大学生学习价值观、学习自我效能感和学习投入的现状及其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明艳;中学生学习压力源、学习倦怠与睡眠质量的关系及其模型建构[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蒋丽平;青年农民工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及生存质量的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鲁正义,万秀梅;高师学生的学习倦怠分析[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4年01期
2 谭雪晴;;贫困大学生学习倦怠的调查分析[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3 石文山,陈家麟;论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基本特征[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03期
4 张二庆;;关于大学生逃课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09期
5 李艺敏,李永鑫,李惠民;河南省大学生社会支持的调查分析[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年01期
6 李永鑫;谭亚梅;;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初步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08期
7 杨丽娴,连榕;学习倦怠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2期
8 杨继平;张雪莲;;山西省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的调查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年13期
9 李永鑫;工作倦怠问卷(MBI)简介[J];环境与职业医学;2004年06期
10 李强;社会支持与个体心理健康[J];天津社会科学;1998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边玉芳;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的编制与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向晓蜜;大学生学习倦怠的成因模型及其量表编制[D];西南大学;2008年
2 李纳娜;硕士研究生学业倦怠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剑;魏义梅;;贫困大学生认知情绪调节与社会支持关系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11期
2 侯超;闫淑军;孙明;;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1年01期
3 马俊玲;葛蓉;;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及对策[J];潍坊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4 曹宏;王玉君;肇薇;;从经济学角度看来自农村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压力[J];现代经济信息;2009年23期
5 寸晓红;李宁;;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贫困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及干预调查[J];今日民族;2011年04期
6 孔德生;贫困大学生人格特征与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年02期
7 杜松涛;姚本先;;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年03期
8 许晓辉;唐雪雷;张丽娜;;当代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研究[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9年04期
9 叶艳晖;;贫困大学生的不良心理及教育对策[J];大众心理学;2004年01期
10 隋丽娟;;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6年3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宏革;蒋大力;郭秀华;刘琳;;贫困大学生生活质量调查[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2 宋蕊辰;;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的不良表现及其原因浅议[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宫龙江;;贫困大学生双重倾向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A];高教科研2006(下册:专题研究)[C];2006年
4 李静;;关于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与对策[A];高教科研2006(下册:专题研究)[C];2006年
5 尧丹俐;;师专生学习倦怠、自我效能、社会支持现状及其关系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杜志丽;;对贫困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与方法[A];2004医学心理、军事心理、康复心理、医学心理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7 许燕平;宋娟;;优秀贫困大学生心理弹性的建构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陈晶;;大学生学习倦怠与完美主义的关系[A];“改革开放与心理学”学术研讨会——湖北省暨武汉心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王玉杰;蒋艳菊;王五杰;;贫困大学生的抱负水平特点[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石丽霞;吴亚楠;张伟;;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产生的原因及对策[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石油石化分会成立暨第四届石油石化心理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于伟慧 王勇;关注心理贫困更为重要[N];海南日报;2006年
2 记者 欧亚非;和风细雨润心田[N];自贡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孔德生;高校在校贫困大学生人格特征分析及教育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2 魏义梅;大学生抑郁的心理社会机制及认知应对干预[D];吉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力生;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及其干预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马洪玲;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3 万煜;社会支持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及干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宋娟;优秀贫困大学生心理弹性的建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车凤岚;对贫困大学生人格的调查、分析与思考[D];郑州大学;2005年
6 吴洪艳;西南两所高校贫困大学生自我价值感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7 王玉杰;贫困大学生的抱负水平及其与自尊的关系[D];河南大学;2009年
8 雷生;高校师范专业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郭驰;贫困大学生心理内源影响因素与引导对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10 陈云法;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8633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863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