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学习的认知—传播模型及其基本特征
本文关键词:多媒体学习的认知—传播模型及其基本特征
【摘要】:在多媒体学习过程中,交互行为参与的频率已经越来越高,它深刻地改变了多媒体学习活动的本质与形态,"三通道"多媒体学习的认知—传播模型更全面有效地刻画了多媒体学习的过程与本质。多媒体学习认知—传播模型依据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双通道加工理论、信息加工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系统科学理论;主要有以下六个基本特征:两个过程、三个通道、信息传播与加工的四个阶段、学习与传播环境、多媒体学习过程的内外反馈及多媒体信息在整合过程中存在比对环节。
【作者单位】: 宁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多媒体学习 认知—传播模型 “三通道”
【基金】: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三通道多媒体学习过程信息获取的眼动脑电特征与认知传播模型”(项目编号:11YJA880058)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的信息呈现多样化、信息获取快捷化成为当今的时代特征,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方式,运用多媒体进行教与学,运用多媒体进行传播也已经成为教育、传播、心理和图书情报等领域的研究热点。科学地刻画和构建反映多媒体学习特征和现实的学习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闫志明;;多媒体学习生成理论及其定律——对理查德.E.迈耶多媒体学习研究的综述[J];电化教育研究;2008年06期
2 刘世清;;多媒体学习与研究的基本问题——中美学者的对话[J];教育研究;2013年04期
3 王晓丹;刘世清;;多媒体学习的通道研究——三通道的界定及其内涵新解[J];现代教育技术;2012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芳;;多媒体——让英语课堂高效而富有活力[J];成功(教育);2012年04期
2 谭曲;莫礼健;;微格教学示范录像的编导与制作[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8年10期
3 罗滨;;网络教学和传统课堂教学优势互补设计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年03期
4 闫志明;;学习与媒体关系大辩论:不同范式下的对话[J];电化教育研究;2009年03期
5 杨凤梅;;高校教师“PPT依赖症”的归因分析及对策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03期
6 张伯邑;;多媒体课件画面的认知通道效应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12期
7 胥春兰;常天龙;;从认知理论看多媒体辅助外语教学课件的设计[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S1期
8 胡永红;;高职信息化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教学结构优势互补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年11期
9 陈朝珠;廖惠敏;;开放教育资源OER运动背景下的开放大学教学资源建设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年11期
10 苏建娜;;多媒体教学课件界面设计之——图形设计解析[J];电子世界;2013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魏晶;外语学习者计算机网络生态环境优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2 胡加圣;基于范式转换的外语教育技术学学科构建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建娜;多媒体课件界面设计中认知通道的拓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2 周国栋;论大学多媒体课件的形象性及其限度[D];中南大学;2010年
3 刘刚;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在网络课程界面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4 吕丽芬;网络环境下开展学习叙事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5 范文杰;多媒体技术辅助中学理科教学的策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英豪;梅耶多媒体学习研究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黄亚武;“V着”存现句的动画教学效果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王雪芳;《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软件信息呈现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柴艳霞;网络课程中多媒体信息表征设计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10 杨璐;多媒体教材设计格式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世清;李潇;;大学生浏览中文教育网页的相关视觉特征[J];电化教育研究;2010年07期
2 刘世清;周鹏;;文本—图片类教育网页的结构特征与设计原则——基于宁波大学的眼动实验研究[J];教育研究;2011年11期
3 王瑞明,莫雷,李莹;知识表征的新观点——知觉符号理论[J];心理科学;2005年03期
4 何先友,莫雷;国外文章标记效应研究综述[J];心理学动态;2000年03期
5 杨开城;张晓英;王斌;;教育技术学视野中的教育理论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6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曰国;;多媒体、多模态学习剖析[J];外语电化教学;2007年02期
2 刘宏程;颜剑雄;吴奇;;多媒体学习设计该何去何从[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年02期
3 闫志明;;多媒体学习生成理论及其定律——对理查德.E.迈耶多媒体学习研究的综述[J];电化教育研究;2008年06期
4 郑莉;杨梦莹;;多媒体学习的认知理论及其应用[J];中外企业家;2011年18期
5 龚德英;刘电芝;张大均;;元认知监控活动对认知负荷和多媒体学习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8年04期
6 卓平;巧用多媒体学习系统 优化中学英语教学[J];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7 胡卫星;宋菲菲;赵苗苗;;技术影响下新学习形式的心理机制研究综述[J];远程教育杂志;2009年03期
8 李小美;;考虑认知风格的多媒体教学[J];宜宾学院学报;2007年11期
9 王以宁,王永锋,孔得伟;多媒体学习中的认知心理学因素考察——来自梅耶(Mayer)的研究和实践[J];开放教育研究;2005年03期
10 李满山;卫星通信英语多媒体学习软件设计与实现[J];北京电信科技;199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牛文佳;刘儒德;张立松;田霖;黄凯平;;多媒体不同呈现速度下文本呈现方式对通道效应和保持成绩的影响[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龚德英;刘电芝;张大均;;元认知提示对认知负荷和多媒体学习的影响[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柴松针;刘治刚;刘儒德;;文本和插图的具体性对学习效果和认知负荷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赵妍;陈红艳;刘儒德;;多媒体呈现方式对认知负荷与学习成效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秦启康;奚仲廉;;“开潜教育”的心理学研究[A];中国民办教育家优秀论文集[C];2006年
6 苏凯敏;韩关德;;中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疲劳现象分析与疏导[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7 陈绍清;;复习课中深入学生学习过程,提高学习结果[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年
8 杨丽霞;;重视学生学习物理的过程[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年
9 李文君;;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整合:更多的学习时刻[A];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暨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李权康;陈义明;;“活性评价”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应用[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三)[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广东东莞市东莞中学 肖小亮;建设校园多媒体[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2 通讯员 黄慧文;吉隆全体党员开展“比学促学”活动[N];日喀则报;2008年
3 冀灵渊 朔城区四中;为学生创设快乐的学习情境[N];朔州日报;2010年
4 民乐县逸夫小学 宋晓华;用爱心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N];张掖日报;2005年
5 姜堰市东桥中心小学 杨爱军;在课文课堂中渗透心理教育[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5年
6 师炜;西安学习经验可全省推广[N];西安日报;2003年
7 特约作者:Otto;接触Linux RedHat7.3[N];电脑报;2002年
8 山东省临沭县白旄中学 张秀伟;如何培养中学生学习历史的习惯[N];学知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靳晓燕;哦,学习是能倒着来的[N];光明日报;2011年
10 剑河民族中学 刘明;刍议性格与学习的关系[N];贵州民族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琰;大学生认识信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龚德英;多媒体学习中认知负荷的优化控制[D];西南大学;2009年
3 李娟;促进教师观察了解儿童学习与发展水平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陈坤;在线核学习建模算法及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覃姜维;迁移学习方法研究及其在跨领域数据分类中的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6 陈德品;基于迁移学习的跨领域排序学习算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7 杜伟宇;复杂陈述性知识学习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王广斌;基于流形学习的旋转机械故障诊断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9 刘艳;期望价值、学习目地和学习行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动机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10 吕佳;基于局部学习的半监督分类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英豪;梅耶多媒体学习研究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王永锋;基于认知的多媒体学习信息设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刘彩姣;论学习的实践属性[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奚莹;欧洲先前学习认证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5 刘力玮;“泛在学习”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6 章静;农村初中生学习拖延特点及干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7 孙春霞;测验对小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的实验研究及启示[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8 许晓丽;阅读中多媒体材料及其呈现方式的眼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1年
9 龚德英;多媒体学习中增加相关认知负荷影响学生学习的实验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符浩;研究生学习倦怠与专业承诺关系及影响因素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8636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863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