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研究议题及其进展

发布时间:2017-09-17 03:19

  本文关键词: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研究议题及其进展


  更多相关文章: 高等教育 远程教育 MOOCs 文献综述


【摘要】:该研究借鉴扎根理论的基本思想,采用原生代码(in vivo codes,或译为本土代码)和理论代码相结合的方式对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s)文献进行了内容分析和梳理:(1)对文献中涌现出的研究主题、方法进行粗编,形成初步的编码类目表。(2)综合叶澜(1999)的三种"教育存在"和"学科教学知识"(PCK)等多种理论框架,与上述编码类目表融合,形成最终的内容分析类目表。(3)对文献进行数量统计,并对相关议题进行述评和纵向的分析。分析表明:相关文献所处理的问题或者采用的视角,并无多少新颖之处,老问题所占比例仍是最高;思辨研究的比例相对较高,而反思性的研究比例偏低;课程教学方面的问题更受关注。MOOCs的研究和实践仍然处于初级阶段。
【作者单位】: 广东医学院教育技术与信息中心;
【关键词】高等教育 远程教育 MOOCs 文献综述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一问题提出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MOOCs)被视为可以推动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创新,2012年成为国外教育界的热词,媒体追捧,商家炒作,诸多世界一流大学相继行动。2013年起,国内知名高校也是顺势而动,推出一批面向全球的在线教育课程。轰轰烈烈的MOOCs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袁莉;斯蒂芬·鲍威尔;马红亮;;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的国际现状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年03期

2 焦建利;;从开放教育资源到“慕课”——我们能从中学到些什么[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申传胜;;“混沌”的基本特征及其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2 张家军;后现代主义之于课程研究的意义与反思[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6期

3 阎亚军;后现代科学实在论及其对教育研究的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2期

4 乐先莲;;比较教育和社会学的关系史及其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10期

5 李润洲;;教育科学研究的价值偏好及其澄清——解读《教育的科学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年02期

6 王洪才;;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7 许庆红;;现象学对学科教学论的意义[J];保山师专学报;2006年04期

8 李丹丹;;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10期

9 史艳红;;符号形式视域下的教育观——恩斯特·卡西尔《人论》对教育研究方法的启示[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2年01期

10 尹芳;;论幼儿教师教育智慧的养成[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伦信;;论教育研究实证化趋势在近代中国的发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2 金林祥;涂怀京;;陈鹤琴研究的世纪回顾与前瞻[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3 许瑞芳;;教育史研究的方法论透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4 邓友超;;教育本质问题研究的反思与展望[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5 雷美艳;欧阳昌华;;“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探讨[A];教育部中南地区高等学校电子电气基础课教学研究会第二十届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0年

6 钱林晓;;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对象[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余影丽;;关于教育人类学学科发展的若干思考——从教育人类学与人类学、教育学、民族教育学的关系分析[A];“首届中国教育人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尹筱莉;;科学教育研究方法论及其反思[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7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9 郑卫新;;从方法论角度探讨我国音乐教育学研究[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红峰;大学组织变革中的博弈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洁;上海市郊公办学校学生来源的多样性对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陈敏华;高中教学领导力模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长娟;社会性别视角下乡村女教师生涯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杨洋;求同存异:在冲突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D];南开大学;2010年

6 雷家彬;中国高等学校分类方法的反思与建构[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田应仟;中等职业教育与民族社区共生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龙洋;我国教育法学理论体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冯旭洋;论教育“主体”[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福春;美国教育学演进史(1832-1957)[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红梅;交往行为理论视角下对教育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2 孙莉;中职英语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邱红宇;归因理论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作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刘晓平;问题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新课程中的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文;论媒介素养教育与高中语文教学[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戴轶;以“尊重”为价值取向的课堂文化构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盛毓;论学校管理中的文化自觉及其运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穗;提高听课项目实效性的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叶利娟;图式理论对高三叙事性文本阅读与写作材料运用的作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力文;高中学生社团自主发展的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吴维宁;;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Coursera评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3年02期

2 焦建利;;从开放教育资源到“慕课”——我们能从中学到些什么[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年1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念年;何波;万嵩;;提升远程教学教师素养的实证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9年11期

2 王全乐,韩清献;美国网络远程高等教育概览[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3 白滨;高益民;陈丽;;美国网络高等教育的学习支持服务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8年11期

4 周航;祝义;;远程教育对高等教育发展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J];科技信息;2011年15期

5 谢芦青;信息素质与网络高等教育[J];中国远程教育;2005年07期

6 姜昕;;远程教育的制度化是如何实现的:对制度角色、制度环境的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04期

7 张秀梅;文献内容分析法在远程教育研究中的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2005年06期

8 潘成峰;;数字化技术在现代远程教育中应用的探讨[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6年03期

9 徐辉富;我国开放与远程教育研究的内容分析[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4年04期

10 马建国;加入WTO后对经济欠发达地区远程教育的影响[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霞;程远先;;网络远程教育中的探究性学习[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2 程守艳;;浅析贵州远程教育发展的价值取向——以科学发展观为视角[A];“科学发展观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杜军;扈宝莹;;关于远程教育教材的几点思考[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4 燕庆明;;实施教育创新工程 迎接知识经济时代[A];2002中国未来与发展研究报告[C];2002年

5 邓辉;程宏伟;;基于CORBA、异构数据库技术的远程教育自动答疑系统[A];第六届全国计算机应用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6 陈宏杰;;实施素质教育 促进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协调发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2010年

7 董永峰;牛存良;;SMIL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A];第六届全国计算机应用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8 蒋劭恒;;远程教育在自动化领域的实践[A];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南六省(区)2010年第28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刘起丽;张建新;王丙丽;;新形势下网络课程在农科远程教育中的应用[A];Proceedings of 2010 National Vocational Education of 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nference (2010 NVCIC)[C];2010年

10 徐红梅;;现阶段远程教育的交互设计分析[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姜澎;中国成为远程教育内容输出国[N];文汇报;2008年

2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 张小平;浅议远程教育中的素质教育[N];甘肃日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蔡闯;远程教育乐坏农家娃[N];光明日报;2005年

4 汤丽玲 裴Oz胜 雷勇;姑塘镇远程教育办得好[N];九江日报;2005年

5 熊礼富;全力服务远程教育站点[N];毕节日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高赛;远程教育方兴未艾[N];光明日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杨惠;全省远程教育进社区工作现场会在筑召开[N];贵州日报;2008年

8 孙传卿 祁建;青山小学远程教育初见成效[N];商洛日报;2008年

9 石林荣;花垣“四轮齐驱”开辟远程教育新天地[N];团结报;2008年

10 记者 姜平 通讯员 夏丽;斗门百万元远程教育设备赠农村[N];珠海特区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丽;跨国办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王卫东;高等教育过程公平的社会学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3 冉源懋;从隐性生存走向软性治理[D];西南大学;2013年

4 符云清;适合远程教育交互协作环境的网络通信协议研究[D];重庆大学;2001年

5 李建珍;西部多元文化地域的现代远程教育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余远方;教育多元供给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7 高宏卿;基于网格的远程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武丽志;远程教育服务论纲[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刘向荣;科南特教育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10 王欣双;中国教育供给的公平与效率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沛东;农村教师培训中远程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应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2 朱浩;远程教育中的师生关系较之传统教育的转变[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3 钱圣波;远程教育中智能答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4 赵肖楠;汉代太学教育管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刘玉;学习支助服务管理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纪丹;基于信息素养调查的远程教育学生自主学习模式探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7 魏海静;中国大学网络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8 吴志航;远程教育Web Service应用模型的设计与实现[D];浙江大学;2002年

9 莫新平;网络教学交互的调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史新华;湖北省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及收费政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8669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8669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0ff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