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教育目的的再思考
本文关键词:对我国教育目的的再思考
【摘要】:我国的教育目的存在着价值理性与现实理性相背离的二重性。国家通过教育文件的形式确定了教育目的的价值理性,反映了我们的教育追求。但在现实的教育实践中,我国的教育目的与教育文件中的规定相去甚远,出现一种现实理性,这与我国的社会文化因素有密切的关系。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教育目的 价值理性 现实理性 社会文化因素
【分类号】:G521
【正文快照】: 教育目的是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核心问题,任何时期的教育改革都是从对教育目的的探讨开始的。从建国以来的“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文化劳动者”到改革开放之初“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制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再到2001年“新课改”所提倡的“三维目标”,我国的教育目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清河;;论永恒主义教育观及其对新闻传播教育改革的启示[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2 张云伟,李慧萍;重新审视和调节教学中的几个基本关系[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07期
3 吴晓丽;蔡元培的美育思想及其启示[J];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4 曹永国;韩绮君;;人的终结和教育目的:后现代主义的现代意蕴[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年01期
5 安超;安涛;;杜威,离中国有多远——杜威教育思想对中国教育的启示[J];现代企业教育;2006年07期
6 谭敏;范怡红;;西方当代全人教育思想探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6年09期
7 马龙珠;王中海;;教育的终极目的——关注人的生存状态[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7年07期
8 洪燕琴;;赫尔巴特与杜威的教育目的观之比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年10期
9 王玉娟;;赫尔巴特教育目的观述评[J];科学之友(B版);2009年12期
10 王洪明;;论杜威的学校道德教育目的观[J];中国德育;2009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瑞;;由教育目的引发的思考[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肖凤彬;;从社会存在看教育目的的演变[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7年
3 李学;容中逵;;论教育目的的生成性——基于杜威与怀特海的比较分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许梦瀛;;论荀子的教育目的[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蔡芳;罗祖兵;;教育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目的——杜威“教育无目的”论的现实思考[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耿淑玲;伍成泉;;从《抱朴子外篇》看葛洪的世俗教育观[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褚洪启;;杜威的教育目的浅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王娟华;;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教育目的及其践行过程的比较[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1)——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含比较教育等)[C];2009年
9 周卫勇;;新传统派教育目的论之历史思考[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李劲松;;杜威教育目的观中的民主思想探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陈瑾;一条走廊也能达成教育目的[N];成都日报;2009年
2 翟建会(作者单位系泽州县下村镇中学);教师要把育人放在重要位置[N];科学导报;2006年
3 肖擎;让教育的价值观明确起来[N];长江日报;2005年
4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副教授 黄向阳;德育:淡化“工作意识”强化“目的意识”[N];中国教育报;2007年
5 英山县长冲中学 马燕 李友纲;谈“严”说“爱”[N];黄冈日报;2006年
6 沈峰;给学生申辩的权利:一种看得见的民主[N];工人日报;2003年
7 沈 峰;给孩子申辩的权利[N];中国教师报;2003年
8 于伟;现代社会不重视理性教育,,是不可想象的[N];中国教育报;2006年
9 武汉市洪山高级中学 黄荣光;教育艺术的理想追求:“至为无为”[N];中国教育报;2006年
10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 王加强邋范国睿;如何处理课堂教学的生成资源[N];中国教育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晓蓉;仪式中的教育[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靳涌韬;教育学视域下我国现代学校变革有效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3 冯青来;文化与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 张香兰;从实体到过程:现代教育的思维转向[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康伟;师生主体间性理论与实践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6 田道勇;可持续发展教育理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杨进;论美好生活与学校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娜仁高娃;向“场”而生[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褚洪启;教育观念的变革[D];北京师范大学;1994年
10 吴明海;继承与创新[D];北京师范大学;199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欧阳叶;民族文化视野中教育目的之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吴瑕;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目的人性论认识演变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方建锋;论影响我国教育目的实现的主要原因[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4 张燕军;中美教育目的的取向之比较分析—个人、家庭、国家教育目的的视角及其整合[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5 卢珊;卢梭教育思想对我国当今教育的启示[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曹永国;后现代主义视野下的教育目的探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7 景霞;刍议教育中的惩罚[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平功波;布列钦卡教育科学思想述评[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黄洪兰;后现代主义教育目的观研究及我国教育目的取向[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门宪琳;教育目的的重新定位[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8754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875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