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的校长领导行为比较

发布时间:2017-09-18 22:06

  本文关键词: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的校长领导行为比较


  更多相关文章: 重点学校 校长领导 同态化


【摘要】:我国重点学校制度的一个重要假设是重点学校可以把自身的高质量办学行为作为给其他普通学校的示范,但重点学校在办学上是否真的优于普通学校,学界和公众一直存在争论,并且已有争论大多没有证据支持。本研究运用全国5个城市60所学校校长问卷所获得的数据,对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的校长领导行为进行分析。本研究获得的一个主要发现就是尽管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在所有的背景变量上都存在显著差异,但它们的校长领导行为并不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重点学校有更好的办学质量这一假设并没有得到验证。本研究结果也提示,需要进一步关注为什么背景迥异的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在校长领导行为上出现"同态化"趋势。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重点学校 校长领导 同态化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9年度重大项目(2009JJD880011)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教育部青年课题(EHA100387)
【分类号】:G471.2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上海在PISA 2009中的出色表现,引起了世界各国对中国教育的关注。人们非常感兴趣的是,为什么一个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发展中国家的大城市,会有如此之高的教育质量。「’{西方学术界尝试从教师教育、传统文化、管理体制等多个方面来解释上海或者中国教育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柯政;;学校变革困难的新制度主义解释[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7年01期

2 马晓强;彭文蓉;萨丽·托马斯;;学校效能的增值评价——对河北省保定市普通高中学校的实证研究[J];教育研究;2006年10期

3 游永恒;;深刻反省我国的教育“重点制”[J];教育学报;2006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劳凯声;世纪之交的中国教育改革走向:教育与市场的关系问题[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3期

2 柯政;;学校变革困难的新制度主义解释[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7年01期

3 劳凯声;重构公共教育体制:别国的经验和我国的实践[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4 季俊杰,余珊珊,艾军;略论我国民办高校办学权力的管制与矫正[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5 徐涛;论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6 曾莉,覃义贵;课堂教学中的机会失衡与对策[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7 张淑莲,胡晶,乔海英;河北电大开放教育毕业生追踪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05年04期

8 郭鹏飞,张罗漫;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军队人员就诊意向的影响因素[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5年11期

9 孟虹;刘阳;张勘;许萍;许铁锋;王健萍;;用因子分析法分析临床医学中心绩效评价体系的结构效度[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10 唐文跃;张捷;罗浩;杨效忠;李东和;;九寨沟自然观光地旅游者地方感特征分析[J];地理学报;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虹;彭娟;谢迪;韩棹渭;;毕节地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A];学成于思 行成于思——2005年度毕节地区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研究课题集[C];2007年

2 文东茅;闫凤桥;鲍威;;首都高等教育质量调查报告[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3 蒋鸣;;搭建继续教育平台 完善终身学习制度[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4 陈穆;;对“绿色校园”理念的定位及教育环境创设的思考[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5 于莲洁;;公开 公正 公平——高招录取工作永恒的主题[A];和谐高考 阳光招生——《高校招生》杂志理论研究专辑[C];2006年

6 朱新征;陈永胜;钟小明;;公路四路信号交叉口事故预测模型[A];第九次全国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张磊;孟庆林;赵立华;;室外热环境评价指标湿球黑球温度简化计算模型[A];建筑环境与建筑节能研究进展——2007全国建筑环境与建筑节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8 王倩;;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在分众营销中的应用[A];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彭新生;周艳芳;;氧代克斑宁对人肿瘤细胞GLC-82、HL60增殖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中药药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海蕾;幼儿园游戏教学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2 傅建明;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朱雪文;中国高等教育区域分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4 崔景贵;解读心理教育:多学科的视野[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5 郑家福;新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文化检讨[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马和民;社会化危机及其出路[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周勇;综合理科课程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涂怀京;新中国中小学教师法规研究(1949—2000)[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高晓清;自由,大学理念的回归与重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刘立志;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政策发展的理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万作芳;论教育异化[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冯国东;中学生数学能力测查与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3 李润洲;我国现阶段教育公平问题的理论探讨[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4 宋述玉;在中学物理课堂中贯彻主体性教学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5 陈岚;1978年以来我国中小学生管理政策的价值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6 粟晓红;本科学历小学教师角与角色学习[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7 朱跃;普通本科院校举办高职教育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02年

8 魏政莉;兰州市城区中学生违纪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9 傅红;新世纪高校素质教育以德为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10 石秀芹;高中学科教师德育作用的调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邓亚平;从现代教育评价理论看高考[J];教学与管理;2004年06期

2 戴海崎;试论我国社会考试的发展与完善[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4期

3 马晓强;;“科尔曼报告”述评——兼论对我国解决“上学难、上学贵”问题的启示[J];教育研究;2006年06期

4 马晓强;彭文蓉;萨丽·托马斯;;学校效能的增值评价——对河北省保定市普通高中学校的实证研究[J];教育研究;2006年10期

5 游永恒;重新思考我们的教育目的[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年02期

6 李宗慧;中美教师评价制度比较研究[J];四川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7 刘精明,李路路;阶层化:居住空间、生活方式、社会交往与阶层认同——我国城镇社会阶层化问题的实证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5年03期

8 张丽娟;;增值评估:一种发展性的学校评估模式[J];天津电大学报;2006年04期

9 张煜;学校效能评价——一种对学校进行综合评价与质量监控的理论与方法[J];中小学管理;1997年Z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汤林春;学校效能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谷珊;学校效能评价:对某市高中的实证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玲玲;;“文化立校”与校长领导力[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年05期

2 ;管理文摘[J];河北教育(综合版);2011年06期

3 杜芳芳;;校长教学领导:内涵、特征与培养策略[J];基础教育;2011年03期

4 赖剑华;;取消“重点”,有望突破“择校”瓶颈[J];黄金时代(学生族);2009年10期

5 沈卫国;;校长“领导意识”的唤醒与培育[J];基础教育;2006年03期

6 建晖;;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问题探究[J];青春岁月;2011年18期

7 连肖;;重庆禁止义务教育学校、班级划设重点和非重点[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11年Z3期

8 张晓晶;;教育不公追问教育政策[J];基础教育;2005年11期

9 本刊编辑部;;教育的起跑线——从“黄艺博事件”说开去[J];教师;2011年18期

10 姜霞芳;;“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原因探析[J];教书育人;2011年1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天麒;;从推荐入选《教育大辞典》的几所“学校史”中得到的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5)——中国学校史志[C];2009年

2 张路雄;;现代化、市场化下的中国教育体制[A];2006年中国宏观经济与改革走势座谈会内容汇编[C];2006年

3 张松;;现在的孩子渴望什么?——关于小学生心理现状的调查[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邹兆辰;杨朝晖;;社会现代化呼唤教育公平[A];第四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吴忠族;;突破学生公平就读环境的瓶颈[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贵州卷)[C];2010年

6 薛竹;;义务教育还需立足长远放眼量[A];价格理论研究优秀论文集[C];2004年

7 乔海曙;钟小红;;从源头上治理教育乱收费[A];新时期反腐倡廉研究文集[C];2007年

8 吴忠族;;学生公平就读环境调查浅析[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贵州卷)[C];2010年

9 谭魁鹏;;民办高中教师可持续发展调查研究——浅谈关于学校以及教师队伍建设[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10 杨东平;;推进以体制改革为中心的教育改革[A];2006年中国宏观经济与改革走势座谈会内容汇编[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高耀彬;重点学校应该“重”在何处?[N];中国教育报;2001年

2 张群群;包头市 今年着力解决重点学校容量过大问题[N];鄂尔多斯日报;2010年

3 赵仁伟;山东规定义务教育 不得划分“重点学校”[N];中国改革报;2009年

4 记者 刘常俭;禁设重点学校重点班 鼓励优先录用见习生[N];河北日报;2009年

5 新文;重点学校办给谁?[N];中国妇女报;2006年

6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程方平;校长领导力从“个力”走向“合力”[N];中国教育报;2008年

7 吕静;“教改”变形记[N];中国经营报;2010年

8 赵蓓蓓;教育乱收费暴露执法监督软肋[N];人民日报;2010年

9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王铁军;校长领导力在实践中生成[N];中国教育报;2007年

10 王玉初;为停办重点学校、重点班叫好[N];光明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安晓敏;教育公平指标体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杨光海;学校教育角色化问题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于海峰;青少年休闲性身体活动动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胥兴春;教师工作价值观及其影响效应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5 方必基;青少年学生心理资本结构、特点、相关因素及团体干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韦惠惠;学习型学校的校长领导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张新卓;教师对校长领导行为的感知度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研究[D];延边大学;2012年

3 王丽坤;择校:基于预期的现实选择[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4 徐晖;中国教育城乡差别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5 黄倩;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背景下的美术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6 郑涛;教师自我效能、集体效能与教师压力状况的相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王从庆;论学校场域之外的资本运作[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8 王云华;中外择校问题的对比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9 王芳;论义务教育平等权[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10 朱灵娥;义务教育校际均衡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8777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8777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8a7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