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爱经历对大学新生自我概念及人生观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恋爱经历对大学新生自我概念及人生观的影响
【摘要】:采用大学生自我概念量表与人生认知量表研究恋爱经历对306名大学新生进行研究,探讨其恋爱经历对自我概念及人生观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学新生在自我概念的自纳因子上存在显著性别差异;在自我概念的成熟、自纳及人生观的社会与集体、奋斗方式因子上存在显著民族差异;恋爱经历对大学新生的自我概念具有显著影响,恋爱过与正在恋爱的大学生在容貌、成熟等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从未恋爱的大学新生;个体的恋爱经历与自我概念的容貌、自我概念总分存在显著相关;恋爱经历通过自我概念的间接作用对大学新生的人生观产生影响。
【作者单位】: 四川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关键词】: 大学新生 恋爱经历 自我概念 人生观
【基金】:四川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XXJB0907)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一、问题提出恋爱是两个人基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共同的人生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对对方的最真挚的仰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生伴侣的强烈的感情。从心理发展的阶段来讲,大学生正处于成年早期,通过爱情形成亲密感成为该阶段的重要任务。作为个体成长过程中必然经历的一个阶段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盛华;自我概念及其发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1期
2 傅千吉;;藏族家庭教育初探[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1年06期
3 王希华;张瑞;;失恋对大学生恋爱态度和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年05期
4 梁九清;王淑敏;;大学生负性情绪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年02期
5 郗浩丽;中小学生自我概念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6 刘辉;试论青年人生观形成的心理条件[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7 马存芳,张军;青海地区藏族、汉族女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比较研究[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8 王桂祥;;自我概念综述[J];社会心理科学;2003年04期
9 郑涌,黄希庭;自我概念的结构:Ⅱ.大学生自我概念维度的因素探析[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5期
10 樊帮水;刘江楠;李茂秋;李彦章;;成都市大学生爱情观与恋爱关系适应的关系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9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珍珠;;培养积极自我概念,促进心理健康[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2 林章俊;;试论利他行为的几种理论及其决定因素[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3 王小康;曾祥春;;结果程度和熟悉性对助人意愿的影响[J];安康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4 赵建平;;自我概念研究述评[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5 白云霜;王春光;;仿拟短信的社会心理成因与文化分析[J];保定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6 辛世敏,郝春东;儿童自我概念与学业成就关系的研究综述[J];北方论丛;2003年05期
7 邢辉燕;王琳;张巧明;;毕业后女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研究[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8 周海霞;郭成;;青少年学业自我的发展特点及研究展望[J];比较教育研究;2011年09期
9 陈星;;台湾选举文化论略[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10 符明秋;不同项目的自我观念差异研究——国内部分优秀运动员“20问”的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聂玉磊;;论法官指示制度之建构——兼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陪审员参加审判活动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八条之适用[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2 周蜜;施钢;宋京晶;;大学生社交焦虑与个性、自我概念的相关研究[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沁;思维风格、听力学习策略与学业成绩[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邵二辉;西南少数民族和谐人格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马业康;新疆农牧区13-15岁哈萨克族中学生体质下降干预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馨竹;大学生金钱态度的结构、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家伟;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行为及社会特征的中医健康心理学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1年
6 唐峰;纠纷和解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金明;品牌钟爱结构维度、影响因素及其对品牌忠诚的作用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8 刘玉新;高中理科资优生学业自我概念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9 刘秀峰;“90后”大学生的人生观及其引导[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10 李媛;大学生自立意识的初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莹;父权文化的牺牲品[D];河北大学;2009年
2 张浩;心理行为训练对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挫折承受力的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鹏;多元文化背景下高中生数学学习态度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谷颖;网络数字谐音词生成与传播的解释性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石张;延续的边缘化:政治传播中的女性主义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谢金;利他行为的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7 向楠;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主导下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8 宁斌;新余市国税征管效率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9 曾迪洋;社会学视域下的人肉搜索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康菁菁;小学教师自我表露调查及成因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彦捷,高鹏;亲密关系伴侣在冲突中的行为及其归因[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2 金盛华;自我概念及其发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1期
3 万琼华;试论高校女教师的进取意识[J];湖南社会科学;2002年03期
4 曾玉琴;大学生的消极情绪及调适[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5 裴倩敏;;就业歧视寻求解决之道[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年04期
6 杨魁;李建军;;浅析大学生失恋的心理因素及状态调试[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9年08期
7 黄家兵;当代大学生爱情观与心理健康[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年06期
8 张海音;;大学生失恋心理透析及疏导策略[J];教育与职业;2008年36期
9 王红瑞;;大学生负性情绪与注意集中性的关系研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10 贾晓波,高平;231名藏族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00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骆tR;运用成人依恋理论改善情侣亲密关系的探索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邱莎莎;成人依恋、亲密关系动机与大学生亲密关系质量的相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士锋;李焕成;;大学新生活 让我欢喜让我忧[J];现代健康人;2001年09期
2 李淑慧;大学新生的心理问题与调适[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3 黄邵英;戴红稳;;大学新生心理特征及教育对策[J];学习月刊;2007年14期
4 金新利;;试论大学新生养成教育[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2期
5 周红莉;李全彩;;关于大学新生焦虑心理调查[J];社会工作下半月(理论);2007年11期
6 葛俊芳;;你的大学[J];视野;2008年19期
7 葛俊芳;;你的大学[J];青年博览;2009年20期
8 庄和美;试论大学新生心理障碍的控制和克服[J];零陵学院学报;1993年01期
9 唐柏林;大学新生的挫折心理探讨[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3期
10 赵生雷,王晓惠;大学新生失落心理与调适[J];健康心理学杂志;199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海雁;;雁北师院大学新生SCL-90量表测查结果的比较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2 姚彩琴;;大学新生心理适应性教育探析[A];2009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赵会春;;大学新生常见心理问题产生原因及相应教育策略[A];2011年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年会暨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4 魏军妹;王秀娜;;多维IRT模型在大学新生适应性数据中的探索性应用[A];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与测量学术年会暨第八届海峡两岸心理与教育测验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5 李晓波;詹丽萍;;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6 李悦;柯本忠;;大学新生的挫折心理分析和应对策略[A];2011年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年会暨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7 张继明;;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工作经验刍议[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8 张柏华;;大学新生中独生与非独生子女的人格和心理状况比较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9 徐银儿;陈毓麒;;140例大学新生症状自评量表调查结果分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10 熊玉华;杨全芝;任慧玲;潘艳;;农村与城镇生源大学新生结核菌易感性初探[A];2007年中国防痨协会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通讯员 杨海明;“请客风”侵袭大学新生[N];宁夏日报;2004年
2 汉云;首份“90后”大学新生调研报告 新鲜“出炉”[N];大连日报;2009年
3 邱浩 周龙;桂林贫困大学新生获资助[N];农民日报;2009年
4 杨楠;大学新生消费令人忧[N];市场报;2003年
5 朱莎莎;大学新生心有“千千结”[N];浙江日报;2004年
6 记者 周元 实习生 丁雯婕;大学新生最高可贷6000元[N];海南日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蔡威;300余万元 助贫困大学新生梦圆“象牙塔”[N];乐山日报;2009年
8 记者 金璐;我市6所高校共录取24342名大学新生[N];金华日报;2009年
9 王国红;河南省内黄县“慈善助学工程”救助贫困大学新生[N];中国社会报;2010年
10 记者 严运涛 通讯员 黄宣 实习生 陈瑜 朱芸霞;卓尔1000万元资助贫困大学生[N];湖北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董美英;教育机会均等视阈下重点高校大学生来源的历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周婧;社会上的心理咨询服务现状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文华;当代大学新生适应不良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 张春江;大学新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3 佘丹丹;大学新生适应性调查及适应不良群体的干预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4 尤小红;理工科大学新生人际关系现状调查及教育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何爽;大学新生分离—个体化与家庭亲密度、学校适应的关系[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时艳阳;社交自我效能感对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黄晓莉;非英语专业大学新生词汇学习策略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8 陈君;大学新生学校适应、社会支持及其关系的调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9 刘芹妹;大学新生支持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建鸿;大学新生应对灵活性类型的界定及其与入学适应关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8777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877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