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心理应激源状况及其对负性情绪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初中生心理应激源状况及其对负性情绪的影响
【摘要】:采用《中学生应激源量表》与《负性情绪量表》测查广西7所中学650名初中生。结果表明:初中生应激源各因子存在显著的性别、城乡以及年级差异;学生负性情绪的城乡差异显著,但性别与年级差异不显著;压力源各因子均与负性情绪存在显著正相关。回归分析显示,心理压力源中的学习压力和自身压力对初中生负性情绪有显著预测作用,且学习压力的预测力最大。
【作者单位】: 广西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初中生 心理应激源 负性情绪
【基金】:广西教育科学规划项目课题(2010C109)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应激是个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面临威胁和不利事件或需要付出比平时更大努力的情境时所产生的紧张状态。导致应激发生的事件称为应激源。心理应激作为一种常见的情绪反应,对人的某些身心疾病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尤其是负性情绪,最终会造成的DNA损害[1]。负性情绪也称消极情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龙辉;;农村初中生心理压力调查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年10期
2 田丽丽;初中生学校压力现状的调查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05年02期
3 沈之菲;;上海市中小学生的应激性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及抗逆力的实证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09年05期
4 郑萍;章军建;郭永玉;;心理应激与DNA损害[J];心理科学进展;2008年02期
5 李晶华;冯晓黎;梅松丽;姚东亮;;学习压力对初中生心理健康影响的调查[J];医学与社会;2007年02期
6 廖友国;;负性情绪相关影响因素研究述评[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年2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宇驹;凌文辁;路红;吴伟炯;;DEELS真实情绪量表的修订[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2 谢文标;余欣欣;;初中学生心理应激源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4期
3 冯鑫;;不同心理应激情境下篮球运动员的效率与策略——以26届男篮亚锦赛为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年06期
4 张理义;孔令明;梅贵森;任忠文;张志斌;邹华根;刘晓辉;陈继军;陈春霞;姚高峰;;中国军人自杀意念的年代特征及其与心身健康的关系[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2年07期
5 熊远来;朱泮霏;张莉萍;;当前青少年抗逆力现状及其培养对策[J];社会工作;2012年05期
6 沈之菲;;抗逆力:一种重要的心理品质[J];思想理论教育;2010年18期
7 冯凤;李平;牟善芳;张艳秋;崔霞;辛雪飞;周春利;;中医情志护理在卒中后负性情绪患者中的应用现状[J];齐鲁护理杂志;2013年15期
8 应贤慧;戴春林;;高三学生考前心理状态和影响因素的关系模型[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7年12期
9 田澜;孙春红;田强杰;;高中生心理压力问卷的初步编制[J];中国学校卫生;2007年11期
10 宋雯;石胜刚;李等松;田红;;兰州军区军人健康状况问卷调查[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9年1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合荣;事实与价值[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克;优势视角下的当代大学生抗逆力状况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黄金全;团体心理辅导对新入监重刑犯负性情绪干预效果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申东红;初中生心理压力现状及辅导策略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谢利娜;高中生学习压力、社会支持及其相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罗金成;汕头市区中学生肠易激综合征与心理精神因素的相关性研究[D];汕头大学;2007年
6 郑继佳;小组工作方法介入下的流动儿童抗逆力增进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7 李鹏;初中生生活事件、心理弹性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年
8 毕笑;优势视角下提升自考助学班学生抗逆力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9 刘秋萍;农村初中生学习压力、应对方式和学习倦怠关系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2年
10 王群;高中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其与负性生活事件、心理控制源的关系[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盛华,宋振韶;当代青少年同辈交往的影响机制及其引导[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2 井世洁;初中学生日常生活事件的应激强度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J];青年研究;2000年05期
3 周玉明,刘福江,谢爱武,王利华;中学生心理压力状况调查及对策[J];教育探索;2004年04期
4 田丽丽,金盛华;中学生生活满意感现状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03年03期
5 汪昌华;班级学生社会分层研究综述[J];上海教育科研;2003年12期
6 谭晖,储海宝,袁仁曦;上海市1036名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人格类型[J];中国学校卫生;2004年01期
7 周爱萍,金延平,张美菊,祁惠娟,严小梅;昆山市中学生学习动机调查[J];中国校医;1999年01期
8 张卫东,刁静,Constance J.Schick;正、负性情绪的跨文化心理测量:PANAS维度结构检验[J];心理科学;2004年01期
9 乔建中,姬慧;文化和性别在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中的作用[J];心理科学进展;2002年01期
10 郭小艳;王振宏;;积极情绪的概念、功能与意义[J];心理科学进展;2007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荣根;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与对策[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4年05期
2 超子;初中生的厌学心理与童年情结[J];初中生之友;2005年17期
3 朱卫红,李向春,李建新;高低两类社会支持家庭初中生应对方式的初步研究[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4 张娓;何丽;;初中生问题行为的心理分析与教育对策[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7年02期
5 卢月强;马姝娟;李建伟;;初中生学业归因与考试焦虑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08期
6 钱少月;王金华;;初中生自动思维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12期
7 曾纯珍;;初中生自我隐瞒与述情障碍的关系[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8年11期
8 杨智辉;王建平;;初中生心理控制源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年04期
9 陈丽妍;;关于初中生心理问题的研究[J];科技风;2008年16期
10 梁婷;周骏;;初中生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研究[J];南昌高专学报;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金辉;邹琴;;初中生的自我和谐与社交回避及苦恼的相关性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林明方;郭敏;欧阳锋;;海南男、女初中学生主观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3 王春莉;廖凤林;;初中生自我概念落差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岳盈盈;寇_g;;初中生自尊与攻击行为关系研究[A];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雷丹;;初中生负面身体自我与家庭影响的关系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刘效贞;张影侠;司继伟;;初中生的数学估计表现及其与元认知能力的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汪洁;沈晓维;谢珊珊;李慧君;;绍兴市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A];2011年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8 刘皓;殷小川;李婉君;;初中生意志品质结构的因素分析[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金小苗;;初中生对学习成绩的知觉与学习满意感的关系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王海梅;陈会昌;;初中生父母定向的自我建构的基本特点及变化趋势[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伊然;怎样面对“负性人”[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8年
2 武警总医院心理门诊心理医生 史宇 北京回龙观医院精神科心理医生 武雅学;自杀情绪至少传染5个人[N];健康时报;2008年
3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硕士研究生 郑丽洁;害怕让人类更好的进化[N];北京科技报;2009年
4 蒋明 杜巍巍 沈岚;初中生易触“心理暗礁”[N];健康报;2003年
5 羊里镇辛兴中学 马同友;浅析影响初中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因素及对策[N];莱芜日报;2006年
6 郭夏生 陆丰市东海龙潭中学;浅谈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N];汕尾日报;2011年
7 湖南怀化市精神病医院心理科杨司佼;走出“性经历重闪”的困惑[N];中国医药报;2003年
8 王爱平;心理解压“三种药”[N];大众卫生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魏陈静;白领女性为何青睐宠物男人[N];北京科技报;2005年
10 安宁中学 朱国琼 张晓林;要重视强化初中生记忆力[N];四川科技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英敏;初中生羞怯的结构、特点及遗传与环境的影响作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2 刘志宏;初中生校园压力因果模型建构与压力疏导团体辅导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3 方平;初中生自我调节学习发展特征及相关因素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4 王渭玲;媒体暴力信息对不同现实暴力接触大学生生理心理的不良影响[D];第四军医大学;2008年
5 薛云珍;认知偏差与抑郁症关系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6 周艳艳;海洛因戒除者的执行功能:药物相关线索与负性情绪线索启动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2年
7 蔡丹;初中生数学学习困难的认知加工特点[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袁加锦;情绪效价强度效应及神经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9 杨海燕;工读生与普通生父母依恋与行为问题的关系及其影响机制的对照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10 吕静;脑力疲劳状态下注意特征及情绪变化的ERP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建飞;不同同一性地位初中生的情绪特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瑜;初中生的学习情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3 卢荣梅;初中生的内隐自卑、羞怯与认知灵活性的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4 韩荣涛;初中生社会支持、自我和谐与学业倦怠的关系[D];河南大学;2011年
5 李勉媛;初中生自尊的发展及其与师生关系、学业成绩的关系[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6 任智;理性情绪教育对初中学生考试焦虑的干预实验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张绣蕊;初中生自卑感调查及其认知干预研究[D];山西大学;2005年
8 胡云君;初中生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的结构及其相关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9 陈月霞;《初中生心理健康问卷》的编制与验证[D];山西大学;2005年
10 芮银华;初中生性别角色问卷初步编制[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8874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887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