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与医学生心理健康

发布时间:2017-09-21 03:10

  本文关键词: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与医学生心理健康


  更多相关文章: 医学生 社会支持 应对方式 心理健康


【摘要】:目的探讨医学生的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为医学生心理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会支持量表和应对方式评定量表对423名医学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正相关;消极应对方式与SCL-90各项指标呈显著性的正相关(r=0.315,0.227,0.247,0.358,0.399,0.359,0.241,0.257,0.267;P0.01);高症状组的主观支持和社会利用度因子分均低于低症状组(t=-2.386,P0.05;t=-5.712,P0.01)。结论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其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存在密切相关;对社会支持感受差、利用度低者易引起心理问题;消极应对方式是影响医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作者单位】: 解放军第三医院;第四军医大学实验中心;武汉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医学生 社会支持 应对方式 心理健康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作为应激和心理健康的中介变量,对维护个体的身心健康起着重要的调节机制。良好的社会支持和积极成熟的应对方式有助于缓解精神紧张,帮助个体应付应激事件,从而起到保护心理健康的作用[1]。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处于心身疾病高发时期,如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艳宁;孔风;;成人社会支持、情绪智力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年01期

2 沈晓红,黄丽,祝一虹;医学生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及有关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1年04期

3 金华,吴文源,张明园;中国正常人SCL-90评定结果的初步分析[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86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淑娟;大学生应对方式与社会支持水平关系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龙潜;;民办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体育干预对策[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2 姚双雁;吴清兰;洪慧娟;;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应付方式的相关性研究[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3 项茹;王维利;毕清泉;胡燕;;护理专业毕业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4 王晓滨;高原作业人群心理适应分析[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4年01期

5 于爱萍;李培培;张黎明;;合肥市托幼机构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9年04期

6 王共强;孙权;韩咏竹;马心峰;李波;胡纪源;;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J];安徽医学;2009年12期

7 金艳;韩咏竹;王共强;王少君;李巧云;孙国;李素琴;胡纪源;;护理干预对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J];安徽医学;2011年09期

8 滕云;王岚;裘秀菊;张晓仙;陆利绒;;糖尿病知识教育对糖尿病人的代谢控制和生活方式改变的观察[J];安徽医药;2007年01期

9 黄路阳,谢军,冯纪坤;安康师专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安康师专学报;2001年04期

10 王红梅;孙明兴;;辽宁科技大学教师亚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传俊;刘照云;赵晓兰;;“短信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其在德育中的运用[A];2011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张晓民;熊鸿燕;杨胜元;;海训士兵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研究[A];重庆市预防医学会2005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3 李清宝;;精神科护理人员心理压力分析与干预[A];河南省精神科康复护理培训班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王菁佩;刘爱军;;疾病知识缺乏对糖尿病病人心理状态的影响[A];第二十一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四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5年

5 李茹;张桂平;;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水平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A];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杂志社临床心身疾病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胡月星;;基层党政领导干部心理健康实证研究报告[A];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暨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毛洪祥;;慢性失眠患者个性、认知及情绪因素[A];第三届全国睡眠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8 陈绍寿;;机车司机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A];湖南省预防医学会劳动卫生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10年

9 蔡教壁;李崇勇;郭锦滔;李祖健;黄松英;黄庆祥;;广东佛山276位外地劳工SCL—90及LES测查分析[A];第四届文化精神病研究报告选编[C];1993年

10 沈静静;黄敏;施永斌;张展星;张国川;张振毅;褚庆文;薛涛;陈耀鑫;史月有;;宝山区2000例监狱服刑人员调查[A];2006年度全国第九次精神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崇莲;广东省高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李志英;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周亮;道家认知疗法治疗焦虑性神经症的理论与临床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4 魏义梅;大学生抑郁的心理社会机制及认知应对干预[D];吉林大学;2007年

5 张本;四川地区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阿片类药物依赖的随访综合评价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6 石建;“心身医学”理论中医药学溯源及其对SLE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7 谢朝晖;中国四省(区)成人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边缘增高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8 钟文娟;基于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社区居民心理预警模型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9 刘琴;三峡水库移民社会心理健康问题、相关因素及其干预对策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9年

10 朱艳新;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的结构、特点及有效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晓燕;当代大学生交往障碍及调适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孙曜;社会支持对自考生压力源和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后国宏;太仓市农村初中流动人口子女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赵倩;社会支持、自我效能、归因风格对大专生应对方式的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段桂英;高职、高专学生的内隐自尊、外显自尊及自尊提升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慧媛;失眠症中医证候与个性特征及心理状态的相关性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7 汤顺清;高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向英;两种球压对山东建筑大学男生排球专项教学效果的比较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艳春;护理学硕士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D];河南大学;2011年

10 梁三平;山西省某医学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海萍;从社会支持理论谈高校辅导员如何促进学生心理健康[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S1期

2 严标宾,郑雪,邱林;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3 李艺敏,李永鑫,李惠民;河南省大学生社会支持的调查分析[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年01期

4 叶景山;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年05期

5 张强,陈丽娇 ,赵虎;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年06期

6 丁新华;;大学生社会支持状况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09期

7 王玉梅;;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生活事件:情绪智力的作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年10期

8 韦利如;应对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途径[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4年04期

9 邵华;刘晓明;赵金波;;大学生人格特征、社会支持对应对策略的影响[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10 樊富珉,李伟;大学生心理压力及应对方式——在清华大学的调查[J];青年研究;2000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晓红;;大专生应对方式及其与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2 张伟;;医学院学生考试焦虑与应对策略研究[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11期

3 李金钊;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和心理压力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J];心理科学;2004年04期

4 肖雪;黄滢;王晓云;严丹;何洁莹;林建冰;;血型对在校医学生压力感及应对方式的潜在影响分析[J];广州医药;2007年02期

5 代景华,阎克乐,王海民;高中生考试焦虑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关系的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4年05期

6 王玉霞;;高中生的人格、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考试焦虑的关系[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0年04期

7 陈庆健;何娜;;医学院校贫困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性研究[J];温州医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8 张萍;左丹;刘晴;郭毅;燕虹;李十月;;大学生网络成瘾与社会支持及上网动机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09年09期

9 陈华;527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调查[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年04期

10 李琨;;农村中学初中生自尊、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J];新余高专学报;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天刚;;焦虑症患者的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2 胡心怡;刘霞;申继亮;范兴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张春艳;杨玲;;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对美沙酮维持治疗者焦虑情绪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宋广文;尹红峰;;在外租房农村初中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心理健康关系的结构模型[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黄凯平;范兴华;刘儒德;;农村儿童社会支持、自我概念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杨智辉;王建平;杨振威;王慧琳;王玉龙;;应对策略和社会支持对癌症病人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郭瞻予;单常艳;;大学生社会支持和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其压力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牟宏玮;;社会支持对中学生学业压力应对方式的影响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王恩界;;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青少年网络依赖的关系模型[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井世洁;;大学生的自尊、社会支持及控制点对应对方式的影响机制研究[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天津中天职业心理健康咨询服务中心 李军;社会支持可以帮助“老知青”减压[N];健康报;2009年

2 高原;灾后心理重建——社会支持最重要[N];中国社会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李颖;灾后心理重建 社会支持最重要[N];科技日报;2008年

4 原方;寻求积极的应对方式[N];中国妇女报;2006年

5 本版撰文 本报记者 董毅然;腐败导致中学生心理阴影[N];北京科技报;2005年

6 项铮;地震过后我们如何面对?[N];四川科技报;2008年

7 湖南医科大学附二院医学心理研究中心 李欢欢 程灶火;焦虑亦成疾[N];中国医药报;2000年

8 本报记者 霍霞;中国人精神压力大调查[N];北京科技报;2004年

9 狄芳;震后心理“减灾”三法[N];中国改革报;2008年

10 张秋凌;在宁洱灾区进行心理救援的日子里[N];中国社会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捷;城市低龄老年人的需要、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金庆英;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3 杨丽;完美主义、应激、应对、社会支持和抑郁的关系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4 杨海燕;工读生与普通生父母依恋与行为问题的关系及其影响机制的对照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5 宋剑锋;湖北省城乡居民自杀意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6 卢国华;坚韧人格与应激、心身反应的关系[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7 杨海;军校新生心理弹性因素及心理训练对心理健康影响的实证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8 曾晓强;大学生父母依恋及其对学校适应的影响[D];西南大学;2009年

9 李逸龙;乐观人格与心理健康、工作绩效的关系及其中介、调节机制[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10 方必基;青少年学生心理资本结构、特点、相关因素及团体干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温义媛;留守经历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对其社会适应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婷婷;戒毒劳教人员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3 梁瑞涛;青少年学生心理应激反应与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4 周翠金;生活事件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D];贵州师范大学;2005年

5 王仲星;医学生应对方式和行为抑制的关系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9年

6 胡岚;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与生活事件、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7 董艳萍;贵州省高职学生的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现状及其关系的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8年

8 刘晶洁;警察的孤独感状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9 王玉香;研究生就业焦虑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的关系[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戴颖;监狱警察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8920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8920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57b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