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中学生网校学习效果调查与思考
本文关键词:武汉市中学生网校学习效果调查与思考
【摘要】:该文以问卷法、访谈法、网络调查法考察了武汉市中学生网校学习的一般情况、学习资源利用情况以及学生对远程学习效果的具体评价,经对105份有效答卷的统计、对比和交叉分析,结果发现:网校是一种有效的课余辅导形式,有网校经验的学生对网校的认同率已超越传统的"培优班"和"家教";保证了一定学习频度和学习时间的学生,网校学习效果普遍较好;学生最常使用、认为作用最大的网校学习资源形式是复习内容、专题及题库;网校所推崇的"名师坐阵"这一优点认同度最低;此外,在不上网校的同学中,还是有60%不知道"网校"这种学习方式,建议老师向学生介绍这种新兴的学习形式,并根据自身情况做出合适的选择。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中学;
【关键词】: 网校 远程教育 自主学习 学习效果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1问题的提出“坐在家里上名校,名师为你做家教”,“坐在家里上重点学校,名师名校请回家”,“让更多的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这是许多网校用得最多的广告词。只需一根电话线、一台电脑,就能接受名校名师教育,网校这一新型的学习方式让不少学生和家长怦然心动。但也有家长认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高源;董德森;;延边地区中小学网校发展现状及问题的调查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2 洪小平;;中小学网校的设计[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14期
3 陈义勤;浅谈基础教育网校教学质量评估[J];中国远程教育;2003年09期
4 余胜泉;孙众;;当代网校的困境与求存之道[J];中国远程教育;2006年01期
5 秦仿,杨晓明;对我国中小学网校的教育思考[J];教育信息化;2003年11期
6 胡小勇;张川;;当前国内网校建设状况的调查及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00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源;董德森;;延边地区中小学网校发展现状及问题的调查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2 洪小平;;中小学网校的设计[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14期
3 刘春光;王信松;;我国中学网校建设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大家;2010年03期
4 王健,韩广琳;远程教育与计算机网络[J];福建电脑;2005年01期
5 王楠;李永;;基础教育网校实践个案研究——基于北京四中网校的案例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08年06期
6 夏冬英;;国内基础网校发展现状调查[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年16期
7 黎国玉;;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环境下的“科研—教学”实践教学模式探讨[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7年11期
8 葛燕,秦宪刚,周荣刚,石庆馨,张侃;中小学生网络学习的认知态度调查[J];人类工效学;2005年03期
9 许晓安;中美网络教育之比较研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1年01期
10 张晓静;陈丽;;我国中小学网校发展现状的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5年1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段敬敏;专题类教育培训网校的发展及应用状况调查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艳菊;兰州101网校市场营销优化策略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3 孙建国;中学生在线学习障碍分析及网校平台改进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朱红;高中生物学教学中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现状调查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3年
5 洪小平;中小学网校的设计与开发[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6 刘姝君;部属师范大学校园网页文化建设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7 高源;延边地区中学生网员对网校学习适应性的研究[D];延边大学;2010年
8 梁泽清;小学电子版信息技术校本教材开发的实践探索[D];延边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Gabriel Ferraté i Pascual,刘晓峰;教育的持续挑战——远程教育的质量[J];中国远程教育;2002年01期
2 余胜泉;孙众;;当代网校的困境与求存之道[J];中国远程教育;2006年01期
3 曹克浩;杨凤霞;;我国网校的现状和发展对策[J];河南科技;2006年05期
4 李璞;关于目前网络教育的几个问题[J];教育科学研究;2001年03期
5 郝晓玲;对我国中小学网络学校发展现状的调查[J];教育信息化;2004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吴大非;自主学习型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潘炳超;面向过程的网络教学支持系统设计与开发[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景;网校和远程教育的新思路[J];知识就是力量;2001年05期
2 张治勇;殷世东;;远程教育混合课程探析[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1年01期
3 马青;;浅谈远程教育中学习者信息素养的培养[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S1期
4 华建新;;远程教育自主学习的质量设定与控制[J];中国远程教育;2005年12期
5 李光欣;;远程教育与终身学习[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年11期
6 顾洪慧;刘大纹;;论“板块式教学”在远程教学中的应用[J];职大学报;2005年04期
7 李乔;陶礼平;李杰;;从自主学习教学模式视角看基于网络的远程教育教学系统设计[J];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8 "实现以学习者为主体的远程教育支持服务体系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组;崔德友;;探求完善地市级远程教育支持服务体系[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9 宋虎珍;;远程教育中网络课程的应用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1年04期
10 余磊;潮头观潮论网校[J];中国远程教育;200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波;;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立体教学模式[A];信息技术环境构建与教学应用[C];2009年
2 许霞;程远先;;网络远程教育中的探究性学习[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3 刘n\;孙玫玫;张丽;;用参与教学法强化电视教材编导教学中的自主学习[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程守艳;;浅析贵州远程教育发展的价值取向——以科学发展观为视角[A];“科学发展观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黄辉;李林英;林子慧;;学习指导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研究[A];信息技术环境构建与教学应用[C];2009年
6 杜军;扈宝莹;;关于远程教育教材的几点思考[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7 李锋;;将现代教育技术与新课程教学有效整合,实行自主学习[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8 庞维国;皮连生;;中小学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指导模式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9 孟海岭;;谈多媒体网络的交互与学生的自主学习[A];山东省远程教育学会第七届远程教育优秀科研成果评奖论文集[C];2006年
10 邓辉;程宏伟;;基于CORBA、异构数据库技术的远程教育自动答疑系统[A];第六届全国计算机应用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高赛;远程教育方兴未艾[N];光明日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闫立良;正保远程 借助资本市场拉动教育产业升级[N];证券日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吴仙 王桂菊;黄冈网校昆明分校顺利通过专家评审[N];云南经济日报;2009年
4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 张小平;浅议远程教育中的素质教育[N];甘肃日报;2009年
5 桂小聪;正保案例凸显远程教育发展优势[N];人民政协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翁灵娜;“网络空间”里的青春故事[N];湘潭日报;2011年
7 兴义市郑屯镇中心小学 刘国权;远程教育在农村教学中的作用[N];贵州民族报;2010年
8 记者张卫;远程教育提升我州教师教学水平[N];博尔塔拉报(汉);2010年
9 本报记者 蔡闯;远程教育乐坏农家娃[N];光明日报;2005年
10 汤丽玲 裴Oz胜 雷勇;姑塘镇远程教育办得好[N];九江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爱奎;支持自主学习的数字化教学游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Florida Khumbo Banda(丽达);马拉维杜马西学院远程教育学习支持系统研究:对变革的启示[D];西南大学;2012年
3 胡钦太;网络教育中道德自主学习体系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符云清;适合远程教育交互协作环境的网络通信协议研究[D];重庆大学;2001年
5 李建珍;西部多元文化地域的现代远程教育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高宏卿;基于网格的远程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朱超华;教师核心能力发展与教师管理模式变革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8 武丽志;远程教育服务论纲[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唐燕儿;中国远程高等教育政策法规体系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熊艺;中国远程教育系统管理与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纪丹;基于信息素养调查的远程教育学生自主学习模式探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2 谢艳玲;面向中学生的网络自主学习监控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3 陈世洪;自主学习课件的设计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4 钱玲;校园网环境下自主学习支持系统设计[D];河北大学;2004年
5 曾春妹;新课程下自主学习探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6 秦士新;基于网络自主学习的探索性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4年
7 涂金凤;普通高中现代远程合作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8 徐兆明;基于知识管理的自主学习平台的设计与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9 吴巍;激发远程学习者学习动力的行动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殷微;网络自主学习下的形成性评估[D];黑龙江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8939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893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