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教学准备——B-SLIM教学模式中的重要一环

发布时间:2017-09-24 07:21

  本文关键词:教学准备——B-SLIM教学模式中的重要一环


  更多相关文章: 备课及教学准备 B-SLIM教学模 有效教学


【摘要】:备课及教学准备是B-SLIM教学模式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一环。它是教师在把握教材、了解学生认知水平和能力及整合各种教学资源的基础上,确定教学思路,对课堂进行预设的一个重要手段,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及教学质量的高低。教师必须精心做好每一节课前的备课及教学准备,以期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
【作者单位】: 玉林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备课及教学准备 B-SLIM教学模 有效教学
【基金】:2010年广西玉林师范学院院级重点课题“毕拉斯成功语言引导模式(B-SLIM)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项目编号:2010YJZD15)的成果之一
【分类号】:G424
【正文快照】: 一、引言课是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表达方法和顺序,以保证学生有效地学习。备课是上课的前提,而教学效率的提高有赖于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2001版《英语课程标准》以素质教育为宗旨,在教学建议中要求教师面向全体学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蒋士会;欧阳修俊;;课程与教师的关系考辨[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吴先勇;;关于少数民族地区教师有效教学观念的思考[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2 张悦;;语文教师如何让自己优秀起来[J];教育观察(中下旬刊);2013年07期

3 韦启旺;;教师与学生沟通的艺术研究[J];教育观察(中下旬刊);2013年05期

4 黄文胜;;幸福观教育:开展当代大学生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J];教育观察(上旬刊);2013年09期

5 王防刚;;让教师课堂形象“活”起来[J];教育观察(中下旬刊);2013年24期

6 方钰婷;;论舞蹈教育的意义及其实施[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7 彭庆丽;;法学专业的法律职业礼仪教育探讨[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孔夏萌;高校职业生涯教育课程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蒋士会;试论课程改革中教师的参与[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2 陈丽华;;教师与课程关系的问题与走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年02期

3 张廷凯;我国课程论研究的历史回顾:1922—1997(上)[J];课程.教材.教法;1998年01期

4 韩淑萍;;我国课程与教师的关系研究述评[J];辽宁教育研究;2008年12期

5 熊川武;周险峰;;解放教师的课程创生之路——评《教师与课程:创生的视角》[J];教育研究;2010年04期

6 蒋士会;;试析教师对课程改革的阻抗[J];新课程研究(教育研究与实验);2004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房迎惠;冯越峰;;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有效教学[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7年12期

2 廖守琴;;基于Moodle平台的网络教学有效性分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年13期

3 曲建涛;;有效教学的生成实施[J];吉林教育;2011年23期

4 李学书;;“有效教学”的愿景[J];全球教育展望;2008年11期

5 饶跃华;吴江;;优化教学环节 提高教学实效——对“讲学稿”模式下教学实效性的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09年03期

6 杨晚云;;关于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有效教学的探讨[J];科技经济市场;2007年05期

7 王海云;;课堂讨论有效辅助成功教学[J];学理论;2010年09期

8 刘晓婷;;新课改背景下“有效教学”的实践诉求[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9 熊华军;;有效教学:面向具体的学习者——读鲍里奇的《有效教学方法》有感[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0年03期

10 朱文学;;实践有效教学的教育意蕴[J];上海教育科研;2010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淑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思考[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聂荣华;;推行新型“双主”模式,推进教育创新[A];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新模式研究[C];2006年

3 温照方;姜明;;在新的教学模式下体现教师主导地位的探讨[A];第四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4 王同训;;农村中学信息技术课协作研究学习教学模式的研究[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5 高茅;杨亚萍;彭涛;;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合作式教学模式的探索[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唐跃平;唐清安;;网络教学对高等学校教育职能的改变与影响[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7 周志军;李志刚;;关于网络课程教学模式与策略的思考[A];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新模式研究[C];2006年

8 张明凯;;浅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9 郑锋;;浅谈网络时代的教育与教师素质提高[A];山东省远程教育学会第七届远程教育优秀科研成果评奖论文集[C];2006年

10 张传林;;开放教育数学教学模式的探讨[A];山东省远程教育学会第七届远程教育优秀科研成果评奖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陕西省户县第一中学 冯继斌邋王芳晨;信息技术用于教学的基本模式[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苏军;专家会诊“低效教学”[N];文汇报;2006年

3 通讯员 陈永刚 杨娟;巴楚 打造“双语”教学系统工程[N];新疆日报(汉);2005年

4 静海瀛海学校;构建“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促进课堂教学和谐高效[N];天津教育报;2010年

5 江都市国际学校 徐德培;建设高效课堂的三个基本点[N];江苏教育报;2009年

6 通讯员姜俊义;土左旗推行“三语”教学模式 推动民族文化发展[N];呼和浩特日报(汉);2010年

7 临沂师范学院 徐玉如;构建精品课程动态教学模式[N];中国教育报;2008年

8 记者 刘佳;让学生在学习中享受快乐[N];黄石日报;2009年

9 江苏省灌南县教育中心 周如俊;究竟哪些管理“泥潭”在阻碍学校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7年

10 记者 孟晓明 通讯员 魏礼青;未来五年:实现民汉合校“双语”教学[N];吐鲁番报(汉);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利民;有效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何善亮;有效教学批判[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3 陈家刚;认知学徒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孙卫国;数字化聚合环境中的课堂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司成勇;从“学答”走向“学问”[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孟琦;课堂信息化教学有效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薛小丽;西方近现代兴趣教学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8 李曙婷;适应素质教育的小学校建筑空间及环境模式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9 刘强;基于样式的教学设计方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10 李君丽;发展性教学评价技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帆;基于新课程背景的有效教学模式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2 陈爱忠;新课程有效教学的理念与策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3 李昭;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4 任苒;有效教学研究——理念、实践与展望[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王利;课堂教学质量的理论分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6 陈汝平;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教学[D];重庆师范大学;2005年

7 刘雷;以问题为基础的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8 赵丽;银川市中职学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杨先花;教学模式建构中的审美精神追求[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10 葛晓晓;基于活动理论的网络有效教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9100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9100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8a9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