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关系、亲子关系与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
本文关键词:父母关系、亲子关系与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
更多相关文章: 父母婚姻满意度 父母冲突 亲子依恋 网络成瘾 青少年
【摘要】:本研究基于"溢出假说"和"人-情境交互作用理论",选自北京、重庆和石家庄三所初中学校的1038名初一至初三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探讨家庭环境中的父母关系(父母冲突和父母婚姻满意度)、亲子关系(母子依恋和父子依恋)与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关系,以及父母关系是否会通过亲子关系影响青少年的网络成瘾。结果表明:(1)父母婚姻满意度、父子依恋和母子依恋均与青少年网络成瘾呈显著负相关,而父母冲突与青少年网络成瘾呈显著正相关;(2)母子依恋、父母婚姻满意度和父子依恋能显著负向预测青少年的网络成瘾,但父母冲突却不能;(3)父子依恋和母子依恋在父母冲突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但在父母婚姻满意度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影响中只起部分中介作用。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心理与学校咨询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
【关键词】: 父母婚姻满意度 父母冲突 亲子依恋 网络成瘾 青少年
【基金】:北京师范大学“985”工程“世界一流教育学科与中国教育创新”基地项目“父母婚姻关系、亲子依恋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基于家庭的团体干预模式在青少年网络成瘾治疗中的应用”(项目编号:10YJCXLX0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线索诱发的病理性网络使用渴求及其干预:行为和认知神经机制”(项目编号:31170990)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1问题提出家庭是一个大系统,由父母亚系统、亲子亚系统和兄弟姐妹亚系统构成[1]。然而自1979年全面实行独生子女政策以来,独生子女家庭已经成为我国绝大部分家庭的主流模式[2],因此父母亚系统和亲子亚系统就成为家庭系统中影响中国儿童青少年发展的主要来源,自然也受到研究者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楼高行;王慧君;;青少年家庭依恋、朋友依恋与网络游戏成瘾的关系[J];现代教育科学;2009年02期
2 赵春梅;杨伯溆;;父母冲突对初中生电子游戏使用的影响研究[J];青年研究;2008年08期
3 池丽萍;认知评价在婚姻冲突与儿童问题行为之间的作用:中介还是缓冲[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年02期
4 张锦涛;刘勤学;邓林园;方晓义;刘朝莹;兰菁;;青少年亲子关系与网络成瘾:孤独感的中介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1年06期
5 吴念阳,张东昀;青少年亲子关系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心理科学;2004年04期
6 房超,方晓义;父母-青少年亲子沟通的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2003年01期
7 包蕾萍;;独生子女比例及其育儿模式的年龄模型[J];中国青年研究;2007年04期
8 罗辉萍;彭阳;;青少年网络成瘾与家庭环境、依恋的关系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年03期
9 池丽萍 ,辛自强;儿童对婚姻冲突的感知量表修订[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年08期
10 邓林园;张锦涛;方晓义;刘勤学;汤海艳;兰菁;;父母冲突与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关系:冲突评价和情绪管理的中介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2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代林;杨曦;;初中生网络成瘾与家庭功能的关系研究[J];北方药学;2011年07期
2 陈慧平;;论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环境要素[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3 郭光胜;;健康的依恋关系对个人成长的影响[J];才智;2011年04期
4 张丹如;;自我表露研究综述[J];才智;2011年09期
5 杨阿丽;方晓义;涂翠平;李红菊;;父母冲突、青少年的认知评价及其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7年02期
6 雷雳;伍亚娜;;青少年的同伴依恋与其互联网使用的关系[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9年02期
7 王树青;宋尚桂;;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与亲子依恋、因果取向之间的关系[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2年01期
8 信中贵;柳友荣;;四川省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水平分析[J];池州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9 唐智松;温萍;安慧娟;;青少年网络成瘾的人口学变量特征——以我国心理学文献为分析对象[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10 陈静;;关于亲子关系及其对青少年心理发展影响的研究[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燕;亲子关系的教育哲学分析[D];苏州大学;2005年
2 席居哲;基于社会认知的儿童心理弹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赵梅;婚姻冲突及其对青春期子女的影响[D];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4 王树青;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形成的个体因素与家庭因素[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5 王海英;犯罪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家庭生态系统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6 刘启刚;青少年情绪调节:结构、影响因素及对学校适应的意义[D];吉林大学;2009年
7 孙晓杰;集体主义/个人主义文化下的父母育儿风格与幼儿人格关系的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8 曾晓强;大学生父母依恋及其对学校适应的影响[D];西南大学;2009年
9 康岚;反馈模式的变迁:代差视野下的城市代际关系研究[D];上海大学;2009年
10 梁镇;新技术企业知识型员工成长评价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海娇;青少年亲子关系和友谊关系的特点及其与抑郁和孤独感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丹如;4-5岁幼儿的社会退缩行为与其自我知觉及亲子依恋的关系[D];河南大学;2011年
3 裴玉敏;“蚁族”生存压力结构及相关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4 杨阳;亲子三角关系在初中生知觉父母婚姻冲突与心理健康间的中介作用[D];河南大学;2011年
5 张慧珍;初中生情绪调节策略的结构及其与亲子依恋、学校适应的关系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6 杨林佩;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对高中生恋爱关系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1年
7 刘妍妍;主客观家庭环境对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8 高珊;中度智障儿童家庭功能及与其适应行为关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盛增强;东莞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杨小燕;已婚青年对婆媳冲突的态度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纪秋发;对国外网络成瘾失调症研究的略述[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2 邹泓;刘艳;李小青;蔡颖;;中学生情绪智力的结构及其与人格五因素、友谊质量的关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3 杨阿丽;方晓义;涂翠平;李红菊;;父母冲突、青少年的认知评价及其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7年02期
4 雷鸣;陈晓光;刘卫燕;黄培春;;803名广东医学院在校学生网络成瘾状况的调查及人格特征分析[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5 沈杰;小学生亲子关系对心理健康影响的调查研究[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6 风笑天;走进“围城”的独生子女:概念、规模与质疑[J];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03期
7 楼高行;王慧君;;青少年家庭依恋、朋友依恋与网络游戏成瘾的关系[J];现代教育科学;2009年02期
8 郭良婧;;网络文化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及其优化措施[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年26期
9 孟育群;少年亲子关系诊断与调适的实验研究[J];教育研究;1997年11期
10 风笑天;;中国独生子女:规模、差异与评价[J];理论月刊;2006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欣,吴艳红,杨丽霞;中美大学生对父母关系评价的比较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8年03期
2 赵一明;;解读孩子的心灵——《小学生心理日记》出版[J];家庭教育;2003年Z1期
3 朝冈;戒爱情,是她赎罪心理的病变[J];心理世界;2005年09期
4 曾细花;;高中生真实性特点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年05期
5 ;中小学生与父母关系的概况[J];父母必读;1988年08期
6 张娥;訾非;;大学生父母关系感知及其与安全感和特质焦虑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2年06期
7 丁寿藩;;一巴掌之下少女成“弱视”[J];大众心理学;2005年01期
8 潘彦清;;孩子的性格与家庭环境[J];健康天地;1994年06期
9 严文华;毛鸭;;挣扎在父母破裂的关系中[J];大众心理学;2012年08期
10 邓林园;方晓义;阎静;;父母关系、亲子关系与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J];中国特殊教育;2013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邓林园;方晓义;阎静;;父母关系、亲子关系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影响机制[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军;与父母关系紧张困扰青少年[N];中国教育报;2003年
2 主任医师 黎江;父母吵嘴 孩子身心难健康[N];卫生与生活报;2007年
3 特约撰稿 心理学博士 游涵;自虐还是自救?[N];南京日报;2008年
4 戴菁菁;大学毕业生要过好心理关[N];今日信息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张谊;向着幸福快乐出发[N];中国人口报;2012年
6 徐贵云;孩子为何需要饱满的情感?[N];工人日报;2014年
7 ;自我努力是对父母最好的孝敬[N];中国民族报;2013年
8 詹文龄;聊天 父母和孩子的“精神脐带”[N];中国教育报;2012年
9 首都儿研所副主任医师 孙书明;早期发现抽动-秽语综合征[N];健康时报;2005年
10 蒋月荣;给孩子一个健康成长的空间[N];大众科技报;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娥;大学生父母关系、亲子关系感知及其与安全感的关系[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9225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9225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