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自我接纳团体辅导干预高校女生抑郁状态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6 09:13

  本文关键词:自我接纳团体辅导干预高校女生抑郁状态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抑郁状态 团体心理辅导 生活实践 自我接纳 高校女生


【摘要】:探讨积极心理学取向下的自我接纳团体辅导和生活实践对改善高校女生抑郁状态的作用,为有效开展高校女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借鉴.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选择24名处于抑郁状态且自我接纳较低的高校女生,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进行团体辅导和生活实践干预.利用自评抑郁量表(SDS)、自我接纳问卷(SAQ)检验干预效果.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被试自我接纳显著提高,自评抑郁得分显著降低,且均达到显著性水平.实验组内干预前与干预后差异均显著(p0.01),对照组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自我接纳为主题的积极心理取向的团体辅导和生活实践对于增强抑郁状态下高校女生的自我接纳以及降低其抑郁体验有显著效果.
【作者单位】: 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聊城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关键词】抑郁状态 团体心理辅导 生活实践 自我接纳 高校女生
【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课题(05BSZ205) 聊城大学科研基金项目(Y0902040)
【分类号】:B844.2;G645.5
【正文快照】: 抑郁状态在国外亦指阈下抑郁(Subthreshold depression)用于描述那些确实体验到抑郁情绪但又不符合抑郁症诊断标准的群体.如果任由这种抑郁状态发展下去,个体将来极有可能罹患抑郁症,严重影响个体的生活、学习、成长,甚至导致自杀等毁灭性结果.女大学生是女性中的知识群体,他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韶君,陶芳标,张洪波,曾广玉;大学生抑郁、焦虑症状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1999年02期

2 黄国英;王勇;;农村籍女大学生心理问题及成因分析[J];农业考古;2011年03期

3 刘敏;赵富才;庄伟;;自我接纳在大学生完美主义与抑郁间的调节和中介作用[J];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4 曹晖;;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新进展[J];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5 格桑泽仁,刘力克,张倩,韩明,朱慈华,苏丹婷;1100名医学生抑郁状态调查及其与自我接纳和向性关系的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05年01期

6 毛洪京;李素梅;;大学生不良情绪自我管理团体训练效果评价[J];中国学校卫生;2010年11期

7 胡春红;;团体心理咨询对有心理问题大学生的效果评价[J];中国学校卫生;2011年11期

8 张亚;徐光兴;;团体催眠辅导在提高大学生自我接纳程度中的应用初探[J];心理科学;2006年01期

9 祝楠;王宁霞;魏然;;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在四川震后中学生团体心理辅导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0年05期

10 丛中,高文凤;自我接纳问卷的编制与信度效度检验[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999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敏;庄伟;曹晖;赵富才;;高职大学生完美主义与自我接纳、交往焦虑的关系[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2 傅晨娇;卢泓邑;林雨;斯嘉玲;陈娟萍;刘梦梦;应立英;;护理本科新生自我效能、自我接纳和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年05期

3 廖星;孙颖;;大学生社交回避及苦恼与自信关系的研究[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2期

4 吴静珊;;大学生成人依恋对社交焦虑的影响机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5 李双;;大学生的自尊、抑郁特点及其关系[J];德州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6 廖昌荫;车宏生;;接纳问卷的修订及心理测量学分析[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7 方晓义;袁晓娇;曹洪健;谢庆红;;心理健康素质测评系统·中国成年人一般自我概念量表的编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2年04期

8 杜蕾;;初中生社会支持、自我接纳与应对方式的关系[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2年10期

9 王同军;胡云斗;;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高职生积极成长团体辅导[J];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10 魏三珊;;“积极自我概念”团体辅导的效果产生机制——一项贫困大学生实务的治疗性元素分析[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国秋;卢洪明;王义强;;不同绩效公务员的人格特征和幸福感[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雯;舞动心理团体辅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实验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2 杨丽;完美主义、应激、应对、社会支持和抑郁的关系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3 寇长贵;大学生神经症环境因素与COMT基因多态性的交互作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周亚娟;完美主义形成的相关因素及其与学业成绩、抑郁的关系[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5 戴吉;悦纳进取的理论构建与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俊杰;大学生自我接纳、领悟社会支持与社会自我的关系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2 经承凤;电影审美欣赏对中职学生自我接纳影响的实验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冯晓阳;初中生自尊与攻击性关系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4 高凤苓;高中生的身体意象及其对自信的影响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超;青少年压力知觉、孤独感和抑郁情绪关系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珊珊;体育舞蹈大学生身体自我与自我接纳的关系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美;大学生自我接纳、元情绪与负性自动思维的关系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娟;少数民族大学生自我接纳的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周嘉;初中生的幸福感和自我接纳干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10 薛磊;安徽省医学院校大学生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姬咏华;卢雪芹;周晓影;;女大学生心理问题分析及救助措施[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11期

2 苑世芬;;女大学生心理防御机制的相关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3期

3 邱小艳;唐君;;团体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运用的实证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年01期

4 陈晓荆;大学生心理辅导的构建[J];福州师专学报;2000年05期

5 吴萍娜;;积极心理学与灾后心理重建[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6 舒建国;高校女大学生心理问题透析及应对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年09期

7 张蕊;安徽省大学生心理卫生和问题行为的现状[J];疾病控制杂志;2002年01期

8 盛红宇;合肥市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J];疾病控制杂志;2002年01期

9 王安辉,孙长生,刘媛,窦哲敏,李良寿,黄久仪;某高校不同层次新生心理健康分析[J];疾病控制杂志;2002年01期

10 毛瑾;涂国平;;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研究[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小梅;农村高中女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_g;大学新生的团体心理辅导[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2 杨敏毅;;寄宿制重点高中发展性团体心理辅导的实践与探索[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2年09期

3 叶玉清;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新生适应入学的作用[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4年34期

4 曹钧;原晶;;团体心理辅导在学校的应用[J];大众心理学;2007年03期

5 孙时进;高艳;;团体心理辅导:理论与应用的多维度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06年05期

6 朱晓静;;团体心理辅导中的人际沟通问题[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7 丁正员;考前焦虑情绪团体心理辅导实践与评析[J];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8 左占伟,冯超;团体心理辅导、团体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训练概念的区分[J];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9 许素萍;秦泗岩;;团体心理辅导在高校贫困生心理适应方面的应用研究[J];教书育人;2008年15期

10 唐育新;;上好团体心理辅导课的几点体会[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小慧;;认知行为疗法缓解成人抑郁状态的案例[A];第二届中青年心理卫生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王欣;;主体参与性团体心理辅导对培养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实验研究[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研究——第八届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3 张嘉玮;盖笑松;;离退休老年人抑郁状态发展的比较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4 樊富珉;郑善美;;团体心理辅导对韩国留学生文化适应的干预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李旭;;EAP危机干预中对团体共有信念的理解与应对[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6 杨爽;王瑶;;大学生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廖飞;;团体心理辅导在男性戒毒者中的干预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聂晶;;团体心理辅导对大一新生学习适应不良具有积极的干预作用[A];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孙忠臣;;老年人心理平衡与健康问题——从我的生活实践说起[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10 建始一中"心育"课题组;;“心理健康教育的育人功能研究”课题工作计划(2008年9月——2009年4月)[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杨建伟邋通讯员 王燕青 许岩;“团体心理辅导”让他们重扬心帆[N];检察日报;2008年

2 四川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 游永恒邋川报集团特别报道组记者 吴佳惠;孩子心理干预切忌重复进行[N];四川日报;2008年

3 童静;宽恕之心益健康[N];大众卫生报;2007年

4 本报通讯员 于绪清 郭涛;让每个学生心间充满阳光[N];济南日报;2011年

5 四川省成都中医药大学副研究员 蒲昭和;抑郁症要早治[N];中国医药报;2001年

6 耿健;为“性格病”处方[N];大众卫生报;2002年

7 本报记者 马利民 本报通讯员 陈金花;震后半年 灾区心理援助急迫[N];法制日报;2008年

8 ;中央文明办编印简报[N];莱芜日报;2010年

9 蒲昭和;抑郁症早期有哪些症状[N];卫生与生活报;2003年

10 ;冬季当心抑郁症[N];人民政协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范方;留守儿童焦虑/抑郁情绪的心理社会因素及心理弹性发展方案初步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2 梁瑛楠;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与干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爱宁;观影疗心[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俞晓歆;影响男性强制戒毒人员复吸的依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昱辰;艺术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人际交往改善的实验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娜;团体心理辅导对青少年乒乓球残疾运动员自信心影响的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2年

3 廖飞;团体心理辅导对男性戒毒者的应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白杰;团体心理辅导对高职顶岗实习学生心理健康的实效性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5 王永铎;运用团体心理辅导对农学专业新生心理健康干预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林霞玉;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抑郁倾向干预效应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7 郭金涛;团体心理辅导对职业中专学生焦虑倾向的干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8 牛聪聪;团体心理辅导对初中生乐观倾向的干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9 顾敏敏;团体心理辅导对中学生人际交往的干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10 舒敏熠;高中生团体心理辅导方法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9226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9226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885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