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合作办学与区域经济的相互促进
本文关键词:国际合作办学与区域经济的相互促进
【摘要】:区域经济与国际合作办学存在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与相互影响的关系。高等教育国际化及成功的国际合作办学项目积极影响并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的发展反过来作用于国际合作办学项目,同样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地方政府应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支持区域高等学校的国际合作办学,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从而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作者单位】: 湖南城市学院学术期刊中心;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国际合作 区域经济 相互促进
【分类号】:G521;F127
【正文快照】: 一、区域经济对国际合作办学的影响上世纪70年代末,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发展方针,经过35年的发展,我国经济已取得巨大成就,令世界震惊。然而,35年后的今天,中国的经济改革模式逐渐从“摸着石头过河”的模式转变为“摸着石头过河和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胡赤弟;;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12期
2 李星云;;论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与区域高等教育发展[J];江苏高教;2006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莫盛秋;;新加坡教育体制剖析的启示[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2 梁旭;毕胜男;梁秀枝;王宏兵;;京津冀经济圈中河北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34期
3 刘宇;张平;;基于经济增长理论的高等教育规模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模型的构建[J];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09期
4 梁旭;毕胜男;梁秀枝;;“环首都经济圈”中河北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2年03期
5 吴迪;;经济结构与高等教育规模关系的实证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年20期
6 降兴华;;浅议区域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J];金田;2013年01期
7 秦丽平;;河北省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问题与对策[J];华章;2013年11期
8 任志安;;我国高校区域布局问题研究述评[J];特区经济;2013年11期
9 赵黎娜;;我国高等教育区域非均衡发展的现状探析[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10 张斌;;论高职教育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J];中国成人教育;2011年09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剑鸿;湖北省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唐琴;湖南省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3 罗蓓;苏南地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因果关系的实证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4 张训保;城市化进程中低保人员心理卫生状况与影响因素分析[D];东南大学;2006年
5 夏正宝;高等教育对江苏省和谐社会构建的作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王秦辉;我国大众化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7 梁妮;我国高校规模的区域分布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8 王大海;西藏高等教育发展中的政府政策选择[D];吉林大学;2007年
9 韩素贞;我国当前高校物力和财力资源利用效率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10 赵黎娜;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均衡发展与财政政策安排[D];山东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崇善;;当代世界教育国际化发展趋向[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3年05期
2 边凤花;;现代信息技术对高等教育的影响[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年20期
3 王石河;丁扬阳;;国际化教育的发展方法与成果评价[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年S1期
4 姜寒;;教育的经济功能与区域经济发展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0年17期
5 刘云;彭尚平;刘举;;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分析[J];技术与市场;2006年12期
6 李孝红;;对邓小平“三个面向”的再认识[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21期
7 卢锐;;区域教育规划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研究——以广西来宾市为例[J];科技创业月刊;2009年06期
8 焦阳;;澳大利亚:国际教育商业味太重,政府亟需整顿[J];比较教育研究;2010年11期
9 王剑波,康健;大力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 积极推进中外合作办学[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10 ;文摘要览[J];职业技术教育;200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英杰;;教育国际交流——21世纪中国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A];北京高校引进国外智力工作文集(第一辑)[C];2004年
2 陈慧;常悦珠;;在华留学生常见心理适应问题研究[A];北京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研究[C];2008年
3 李露;吴靖;;20年来我国地方教育与经济问题研究综述[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苏雁 本报特约记者 李锦;搭准区域经济发展“脉搏”[N];光明日报;2011年
2 江教;江苏省国际友好城市交流30周年纪念大会在宁召开[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8年
3 记者 华凌;中外教育专家将来京“论道”[N];科技日报;2005年
4 艾宣;努力建设高水平、高质量的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平台[N];中国教育报;2005年
5 宋广辉 王潇潇;坚决纠正建设奢华校园行为[N];中国改革报;2008年
6 ;拓宽办学就业渠道[N];黄南报;2009年
7 郭萍 本报记者 周小月;国际教育风光无限[N];黑龙江日报;2004年
8 李健邋通讯员 任东;注意甄别录取通知书真伪[N];中国消费者报;2007年
9 记者 徐蓉;依靠科技教育 促进发展方式转变[N];湖南日报;2010年
10 拉脱维亚科学教育部长 Tatjana Koke邋博士;拉脱维亚——一个令您惊叹的国度[N];国际商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守法;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2 李敏;教育国际交流:挑战与应答[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赵丽;跨国办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晓波;青岛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论析[D];青岛大学;2007年
2 张静;推进义务教育改革促进区域经济发展[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3 杨洁;区域民办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张晗;韩国跨境教育现状及问题评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张国俊;苏南地区中等学校中外合作办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6 陈艳华;我国教育出口现状分析及政策选择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7 孙际;美国国际教育与其文化外交战略:1946-1966[D];厦门大学;2009年
8 胡双梅;四川省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9 冀琳琳;新加坡跨境教育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李晓玲;关于我国教育服务出口的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9242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924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