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辽宁省学生心理健康与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的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6 22:03

  本文关键词:辽宁省学生心理健康与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的关系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学生心理健康 家庭 学校 社会


【摘要】:学生的心理健康不仅与学校教育有关,而且还与家庭、社会教育等密切相关。文章从系统论的角度针对学生心理健康进行研究,探讨学生心理健康与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的关系,这不仅对于学生自己、对学校教育有益,而且同样对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有益。
【作者单位】: 渤海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关键词】学生心理健康 家庭 学校 社会
【基金】:2013年度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课题“我省学生心理健康与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的关系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3lslktjyx-21)
【分类号】:G455
【正文快照】: 大卫·理斯曼在《孤独的人群》中写道:“人口曲线的三个不同阶段反映了按照各种方式塑造社会性格和确保顺承的社会条件。”[1]三个不同阶段折射出三种不同的社会性格,依照人口增长的曲线折射出不同的心理特征。我们时代的心理特征难以像理斯曼所划分的那样清晰,所以我们的心理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瑞;试论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社会原因及其对策[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2 陈小娅;;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在北京市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中国德育;2007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党圣元;;新世纪文论转型及其问题域[J];北方论丛;2009年03期

2 沈杰;;现代化理论中的社会心理学说[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3 张娜;;幻象消费——消费社会语境下媒介娱乐的真相[J];编辑之友;2011年02期

4 张汝山;;当下时尚模特文化审美批判[J];滨州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5 仰海峰;消费社会批判理论评析——鲍德里亚《消费社会》解读[J];长白学刊;2004年03期

6 贾艳霞;冯文全;;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现状探析[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02期

7 赵志鸿;;从四个维度看影响农民工身份认同的原因[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8期

8 王丽霞;;人际关系的异化——试析琼·狄第恩的《顺其自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8期

9 杨磊;;论海明威早期创作中的现代性——以《太阳照常升起》为例[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10 吕鹏;;父亲、丈夫、儿子与情人:家庭伦理电视剧中的男性角色[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仰海峰;;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上卷)[C];2009年

2 宋妍;;“大众传媒时间”观与实现休闲理想的悖论[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3 张莉;;异化劳动与休闲关系的探析——基于对富士康跳楼事件的思考[A];中国第四次人的发展经济学研讨会——理论构建、实践构建与人的发展经济学的大众化网络化论文集[C];2012年

4 赵晓庆;;技术-产业创新的文化渊源:以个人计算机产业革命为例[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选编)[C];2013年

5 赵晓庆;;技术-产业创新的文化渊源:以个人计算机产业革命为例[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桦;云南文山蓝靛瑶“度戒”仪式教育过程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赵瑞华;媒介文化与休闲异化[D];暨南大学;2011年

3 孙振涛;3D动画电影研究:本体理论与文化[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沈嘉熠;理想范本与职场影像塑造[D];上海戏剧学院;2011年

5 刘玉梅;道德焦虑论[D];中南大学;2010年

6 邵雪梅;我国城市中间阶层体育休闲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7 张小山;齐美尔社会研究方法的后现代主义特征[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8 魏爽;当代中国“知识中产”消费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9 马和民;社会化危机及其出路[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赵永红;服务选区与代表国家[D];复旦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冬梅;客家地区农村女性闲暇生活方式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陈春霞;苏童与麦卡勒斯小说的南方情结及呈现方式比较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3 吴钰琼;中国大陆男性时尚杂志(电子版)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官其钎;电视选秀时代平民偶像崇拜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桂艳;消费社会背景下人的精神世界建构[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汤星亮;莎士比亚《李尔王》中的权力问题探微[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海乐;国内省级卫视自制剧热播原因与走向分析[D];河南大学;2011年

8 许文艳;当代流行歌曲的大众接受与其动力阐释(2000年至今)[D];暨南大学;2011年

9 马震华;和谐社会视阈下大学生宽容精神的培养[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玮;网络群体无聊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声远;;心理健康的三大标准(续)[J];上海教育科研;1987年01期

2 康晓光;;浅议心理保健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卫生经济;1988年03期

3 裴双兰 ,原红霞;老年人应保持心理健康[J];山西老年;1995年10期

4 吕琳;增进心理健康 提高自校能力──论大学生健康心理培养[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2期

5 王长生;关于体育运动与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关系的调查研究[J];湖北三峡学院学报;1997年03期

6 胡东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刍议[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年03期

7 赵聚奎,肖文锦,王蓉;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人的心理健康关系的几点思考[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1998年Z1期

8 余敦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思考[J];池州师专学报;2000年01期

9 李国龙;南京市职教学会举办心理健康专题讲座[J];职教论坛;2000年08期

10 吴星义,李友杭;大学生心理咨询浅议[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昭红;石艳华;;多元社会型态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的积极回应[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2 廖明英;;自我图式与心理健康[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王会法;王华;;心理健康是老年人面临的最大问题[A];第二届中国老年人才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吴谅谅;;特殊老年群体的心理健康[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5 沙若莲;;老年心理健康[A];全国门、急诊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6 王文增;魏忠凤;;教师职业倦怠、心理健康和幸福感的的干预研究[A];第二届中青年心理卫生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卢文滔;朱亿萧;李征;;在内地的澳门大学生大五人格、文化适应和心理健康[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心理咨询师大会论文集[C];2011年

8 启明;;师范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9 陈飞霞;;论心理健康与心理病变[A];浙江省推广发展健康促进学校项目论文集[C];2005年

10 解岩沁;;要十分关注老年人情感心理健康[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缪海涛;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期待更多关注[N];无锡日报;2005年

2 苏福;吉林边防总队医院成立心理健康服务中心[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3 记者 杨济泽 通讯员 秦乐乐;淮工500心理委员解“心结”[N];连云港日报;2010年

4 高虹 季帅;扬州多渠道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N];江苏教育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王丹;政协委员呼吁:学校教育莫忘“心理健康”课[N];榆林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方娟 苏玲;关注心理健康 让孩子健康成长[N];巢湖日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李艳;关注心理健康:来自心理咨询室的报告[N];岳阳晚报;2010年

8 本报驻京记者 王乐;“成人”比成材更关乎幸福[N];文汇报;2011年

9 义煤集团公司直属幼儿园 曹卫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N];周口日报;2011年

10 杨丽;结婚比同居更有益女人心理健康[N];北京科技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艳芬;中国心理健康服务理论现状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杨海;军校新生心理弹性因素及心理训练对心理健康影响的实证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3 戴吉;悦纳进取的理论构建与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4 张帆;三峡库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与心理弹性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3年

5 阳中华;中庸实践思维与家庭功能和心理健康关系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6 李逸龙;乐观人格与心理健康、工作绩效的关系及其中介、调节机制[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7 高文s,

本文编号:9259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9259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936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