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国民教育体系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国民教育体系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优秀传统文化 国民教育体系 物质文化 社群文化 精神文化
【摘要】: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设当代新文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必须继承优秀的传统物质文化、社群文化和精神文化,开展国学启蒙,把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国民教育体系中。只有从立法、教学安排与课程设置、教材选用、师资配置、校园文化建设、热爱传统文化的氛围的形成等几个方面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才能真正把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国民教育体系中。
【作者单位】: 沧州师范学院中文系;沧州师范学院后勤处;
【关键词】: 优秀传统文化 国民教育体系 物质文化 社群文化 精神文化
【基金】:河北省讲师团系统2013年度科研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国民教育体系研究”,编号:No.201356
【分类号】:G522;G122
【正文快照】: 中华文化传统源远流长,中华文明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遗留至今的一种文化传统,是世界优秀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传统文化的许多核心价值观念和思想,是中国古代思想家们为子孙后代遗留下来的一笔宝贵而丰厚的思想文化遗产,它为我们建设当代中国新文化提供了用之不竭、取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稔穰,姜良存;蒲松龄对两种文化传统的继承与整合[J];蒲松龄研究;2000年Z1期
2 黄晓伟;;浅析台湾同胞寻根之旅蕴含的亲缘和地缘文化[J];八桂侨刊;2010年04期
3 余霞;;跨文化传播与各民族文化间的关系[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03期
4 萧放;中国民俗文化特征论[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5 高强;;人格的黄帝与神格的黄帝[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6 戴雪红;王安霞;;现代喜糖包装的再设计[J];包装工程;2008年03期
7 戴雪红;;喜糖包装的创造性转化[J];包装世界;2007年06期
8 谢丽萍;;文化相对论“合理内核”与和谐世界理念的互释[J];长白学刊;2010年04期
9 李梦萍;;《诗经》中传统婚恋生育观析义[J];沧桑;2009年01期
10 杜靖;;人类学与和谐社会建构——论我国设立人类学一级学科的必要性[J];创新;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希;;法律:一种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文化——我国民族民间文化法律保护诸问题的法律人类学分析[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2 谭晓霞;;现代背景下的八宝镇巫术现状浅析[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3 甘满堂;;闽侯县农村居民的宗教信仰与宗教体验——兼与全国汉族地区调查数据比较[A];福建省社会学2006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刘玮琳;;廊桥信仰文化的社会功能——以寿宁廊桥为研究对象[A];福建省社会学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李春梅;;论匈奴族文化中的宗法特征[A];中国·内蒙古第四届草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邢莉;;蒙古族那达慕的人文精神[A];论草原文化(第六辑)[C];2009年
7 李沛容;;传统与现实:医学人类学视野下的民俗医疗体系——以木里藏族自治县为例[A];西藏及其他藏区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论文集[C];2006年
8 王鉴;;教育人种志研究的理论与方法[A];“首届中国教育人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陈礼贤;;边缘与主流:邕江船民社会文化变迁模式分析[A];人类学与当代中国社会——人类学高级论坛2002卷[C];2002年
10 万辅彬;;从少数民族科技史到科技人类学[A];人类学与当代中国社会——人类学高级论坛2002卷[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淑英;多元文化空间中的湫神信仰仪式及其口头传统[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2 宋金民;水浒小说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伟;索伦鄂温克宗教信仰:仪式、象征与解释[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杨亭;土家族审美文化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李传英;幼儿园课程知识的文化哲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田夏彪;文化认同视域下大理白族教育互补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马小华;当前清真寺与回族乡村社会之间关系的实地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8 张晓舒;湖北红安张家湾舞龙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晓非;工厂家园[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沈洁;和谐与生存[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朋君;民俗视野中的迟子建小说创作[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邵焕举;“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3 潘文芳;“二十四孝”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朱法栋;张家界市农村文化建设调查与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5 龚石彦;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中的水意象[D];云南大学;2010年
6 申梦博;民间信仰与村落生活[D];吉林大学;2011年
7 高磊;中国少数民族生育政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邓昭华;城市化背景下乡土文化传承的教育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傅钰华;广州地区外资银行知识型员工工作满意度结构与组织承诺的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10 杨会萍;明清时期河西地区的道教与民间信仰[D];兰州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园;;山西省博物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情况分析[J];文物世界;2009年01期
2 王自合;;寻找失落的精神家园——国民教育体系中民间文化的缺失[J];文学界(理论版);2010年06期
3 李井岩;;浅析新时期博物馆的教育职能[J];丝绸之路;2011年04期
4 章玳;;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把文化遗产教育纳入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中[J];继续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5 张琴;;试论我国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方向[J];丝绸之路;2009年18期
6 王丽;;将传统文化经典纳入国民教育体系[J];成才之路;2009年08期
7 党玉婉;;甘肃省回族教育体系浅析[J];群文天地;2011年06期
8 H·谢尔吉茵柯夫;姜励群;;交流}摎W,互相学习[J];江苏教育;1957年20期
9 韩昭利;;我们中国人肯定都疯了[J];躬耕;2006年09期
10 蔡贤榜;;印尼华文师资队伍现状及其培训市场[J];世界汉语教学;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洪;;博物馆与“国民教育”的历史概观[A];秦晋豫三省博物馆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会议交流论文集[C];2008年
2 曹晔;;政府履行农村职业教育职责的理论依据与实现形式[A];职业教育为三农服务的新思路新模式——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聂珍钊;;论科学文化素质与外国文学教育[A];深入学习十六大精神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论文集[C];2004年
4 李文长;;加入WTO与我国教育改革——中国教育应对入世的基本行动策略[A];回顾与展望——1983—2003年高教研究论文集[C];2003年
5 郭必恒;;论邓小平教育理论的重大现实意义[A];纪念邓小平(下卷)——北京市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孙启舜;;全纳成功素质教育——21世纪中国教育的成功之路[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7 吕苹;;南京国民政府前期浙江省举办民众教育述评[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4)——中国地方教育史研究(含民族教育等)[C];2009年
8 但昭彬;广少奎;;雷沛鸿高等教育思想探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赵志鹏;;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在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A];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讨论会文集[C];2008年
10 武汉市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协会课题组;欧阳云;许天蔚;;武汉电大系统现代远程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A];纪念中国成人教育改革发展30年大会暨中国成人教育协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秋风;两种教育观[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2 梁捷;专家建议投资者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N];光明日报;2008年
3 记者 王端鹏;我市出台建设“和谐教育”意见[N];济南日报;2006年
4 记者 史芳 鲁日峰;将投资者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N];中国经济导报;2008年
5 特约通讯员 庞博;陕西将博物馆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N];中国文物报;2007年
6 蒋家琼;提高美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地位[N];光明日报;2004年
7 记者 李晓建 刘跃伟;创业更是一种就业[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8 卢晓平;我国保险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N];上海证券报;2007年
9 王优玲;金融理财知识,应尽快纳入国民教育体系[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10 记者 钱春弦 孙彬;学前教育应该纳入国民教育体系[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蔡旭群;国民教育体系中的民族精神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沈俊强;中国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合作关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宫雪;职业教育学科建设中的若干理论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4 亓俊国;利益博弈:对我国职业教育政策执行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5 赵明玉;现代化进程中的英国公民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杜安国;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财政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0年
7 蒋春洋;制度分析视角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建康;工业革命对英国国民教育发展的影响[D];四川大学;2007年
2 廖小萍;澳大利亚、新西兰华文教育比较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3 谭泓;公共传媒在构建青少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作用[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冉亚辉;我国现行学校德育课程内容体系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5 李明哲;大学生公民教育若干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6 康琪;教育公平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7 张福宪;我国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8 周声;中等职业学校德育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9 唐继利;比较视角下的高校普及音乐教育[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10 王敬颖;我国政府危机管理中的公民参与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9261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926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