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教育史的四个基本阶段
本文关键词:人类教育史的四个基本阶段
【摘要】:教育史研究借用历史学界的总体分期方法,影响了人们对教育发展趋势的把握,需要按照教育发展显示的阶段性特点进行分期。人类教育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即人文教育时代、宗教教育时代、科技教育时代和主体教育时代。
【作者单位】: 淮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人类教育史 阶段特点 分期
【基金】:淮北师范大学外国教育史校级精品课程建设成果(2010001)
【分类号】:G40-09
【正文快照】: 自从有了人,就有了人类的教育活动。但是有记录的教育历史并不长。人类教育的历史进程虽然错综复杂,却依然显示出一些历史发展的阶段性,每个阶段表现出一定的特点,这些阶段的特点汇集起来,形成一定的发展轨迹,反映出教育发展的规律,昭示着必然的发展趋势,给当今的人类以启迪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品正;;构建特色人文教育 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普教版);2007年02期
2 李芳芳;;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和谐发展论[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31期
3 李晓蕾;;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可能性[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8年08期
4 李放;;略论人文教育与科技教育的分化与融合——兼谈人文教育的意义及内容[J];学术交流;2006年06期
5 刘哲玲;;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发展融合过程及其途径[J];天中学刊;2008年01期
6 吴黛舒,宋广文;教育发展中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关系的历史演变[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7年01期
7 尔杰草;;研究性学习中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J];甘肃高师学报;2007年04期
8 陆玉团;人文教育:素质教育的当务之急[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S1期
9 李燕;;人文教育该特别重视了[J];北京观察;2002年06期
10 阎亚林,郭捷;试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人文性[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自荣;王宏波;;理性的结构与教育模式的转换[A];2003年中国自然辩证法学术发展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赵睿;;浅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途径——关于科学教育教学的研究[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耿学超;;首都教育发展战略[A];第五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沈开艳;刘社建;;2020年前促进上海经济发展的教育策略探讨[A];中国经济60年 道路、模式与发展: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9年
5 张文俊;刘培国;;服务在教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A];中国民办教育家优秀论文集[C];2006年
6 罗建波;王玉华;;非洲葡语国家的教育发展[A];北京大学非洲研究丛书第四辑——亚非葡语国家发展研究[C];2006年
7 杨雪红;;远程教育:多一些人文关怀[A];“网络时代的远程开放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崔盛;;经济危机背景下的教育发展[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吴昌文;;场办教育发展的实践与思考[A];亚洲人才战略与海南人才高地——海南省人才战略论坛文库[C];2001年
10 叶少玲;;客家教育研究[A];云南客家文化研究会论文汇编[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克寒;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N];深圳商报;2004年
2 张汝伦;我国人文教育的现状及出路[N];文汇报;2005年
3 李娟;蓬生麻中,也得扶一把[N];农民日报;2006年
4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 张再林;关于人文教育的几个问题[N];中国教育报;2000年
5 肖劲明;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人文教育[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2年
6 华中科大管理学院学生记者 陈永倩;“文化教育”的双重释义[N];湖北日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王小宁 于天竹;人文教育:别让人为你脸红[N];人民政协报;2000年
8 ;从《背影》风波看人文教育[N];中国文化报;2003年
9 贾永生;人文教育亟待加强[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10 杨炎轩;深入探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N];中华读书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军;潘光旦人文教育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2 王建平;中国现代语境下的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3 杨建华;中国近代教育期刊与近代教育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单春艳;俄罗斯教育发展对其国家竞争力影响之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9年
5 黄林芳;教育发展机制论[D];复旦大学;2005年
6 吴仁华;台湾光复初期教育转型研究(1945-1949)[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7 高艳贺;发展中国家教育发展模式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李秉中;教育均衡发展的制度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9 曾东;教育与人的现实生命[D];吉林大学;2008年
10 周惊涛;海洋史视野下明清闽台区域的教育发展与社会变迁[D];厦门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湛玉钊;席勒美育思想与当前人文教育[D];重庆师范大学;2005年
2 唐德贵;于漪人文教育思想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3 于康平;人文教育:概念辨析、历史发展及现实切入点[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4 严雪梅;教育发展的伦理审视[D];安徽师范大学;2011年
5 郭丽丽;教育生态性解析[D];沈阳工业大学;2010年
6 殷有敢;论教育发展的向善性[D];沈阳师范大学;2007年
7 周桂英;尊重教育的人文反思[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8 周生芳;教育发展的权力与利益逻辑[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马燕;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新疆大学;2007年
10 朱岳坤;教育对贫困地区农村脱贫的影响[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9311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931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