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青年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研究与思考
本文关键词:大学青年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研究与思考
【摘要】:职业倦怠存在于各行各业,大学青年教师由于年轻、受教育程度高、期望值高、自我完善意识强等特点,他们的职业倦怠问题表现及解决途径等也相对复杂。通过社会、组织(高校)、青年教师个人、学生等多个角度分析,发现青年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根源并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作者单位】: 西安航空学院车辆与医电工程系;
【关键词】: 青年教师 职业倦怠 研究
【分类号】:G443
【正文快照】: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发展到大众化教育,高校规模不断扩大,青年教师队伍也不断壮大。同时,大学青年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也日益突出,一定程度地影响到教学工作乃至大学生的教育培养工作。职业倦怠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费登伯格1974年提出,他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刘尧;;大学青年教师职业发展规划研究纵观[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9年Z1期
2 李宝富;周昕;;青年教师职业发展的内涵与途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年08期
3 张素罗;张焘;闻竞;甘文霄;;基于成长阶段性需求的高校青年教师培养机制研究——对河北农业大学的调查与思考[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2年05期
4 马海良;吴庆平;;基于职业倦怠角度谈高校青年教师的心理素质优化[J];社科纵横;2009年04期
5 孙启隆;于萍;;论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6 宋海英;;高校大学英语青年教师职业倦怠成因与缓解对策[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7 傅美芳;朱坚;;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压力现状与缓解策略探讨——以浙江师范大学为例[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8 张忠华;桑瑜;;对大学青年教师职业道德研究的反思[J];高校教育管理;2012年05期
9 刘凌;黄子响;;高校青年教师价值取向偏移的动因及引导[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年3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金娥;;从心理学的角度论普通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2 陈娟;;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压力的归因与缓解策略[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年04期
3 苏宏华;;对农业高校青年教师培养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10年08期
4 王景峰;;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及缓解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年01期
5 陈小军;;高校青年教师的定位及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20期
6 邓佐明;;以增值计划促进广东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职业发展探析[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7 张忠华;苏静雷;;大学青年教师知识结构与教学能力状况调查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8 王淑娥;;基于群体特点的“80后”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方法探究[J];传承;2013年04期
9 卫敏艳;;浅析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发展[J];大学教育;2013年15期
10 熊晶晶;;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探究[J];高等理科教育;201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雷艳虹;严平;曹小华;占昌朝;卢琴芳;;基于SWOT模式下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6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宜江;青年教师学术与生活的历史境遇[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戈志杨;普通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行为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挚;;社会转型期的高校师德建设:问题与对策[J];教师教育研究;2008年05期
2 姚小文;;论高校外语教师职业倦怠[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3 吴晓萍;高校教师师德问题浅析[J];淮北煤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4期
4 明庆华;试析教师的心理角色及其冲突[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5 陈久青,高桂林;高校教师培训个体需求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3年04期
6 周瑞芳;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大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年04期
7 王建虹;;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生涯发展指导探析[J];教育与现代化;2008年02期
8 沈强,李国华;高校师德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2003年11期
9 高亚东,姚学峰,洪庆慈,张进;“以德治教”与高校师德建设[J];江苏高教;2004年03期
10 潘懋元;罗丹;;高校教师发展简论[J];中国大学教学;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N];中国教育报;2004年
2 大连理工大学人文学院 王海威邋刘元芳;[N];光明日报;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永胜;;青年教师职业倦怠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02期
2 张继培;;青年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10期
3 管春英;马雪荣;;论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及预防[J];新西部(下半月);2008年12期
4 马学伶;周佩杰;;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09年05期
5 朱婕;;青年教师职业倦怠心理归因及对策[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09年04期
6 邹坤;;警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研究[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1年02期
7 史金联;;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探析[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8 马萍;朱浩;;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J];中国电力教育;2011年25期
9 江玉印;郑思亭;;新升本院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及对策[J];滁州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10 周霞;;新建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及缓解策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2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桂菊;陈艾华;;医护群体社会支持系统与职业倦怠的相关性研究[A];全国精神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2 董君;;克服职业倦怠 实现生命主体价值[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山东卷)[C];2010年
3 蒋慧琳;许家丽;黄海燕;顾超琼;;广西护理骨干职业倦怠的调查分析[A];全国第十一届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上)[C];2007年
4 王树珍;赵琦;李曙光;;临床护士职业倦怠的调查研究[A];中华护理学会《护士条列》解析培训会、中华护理学会2008年“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论坛暨全国护理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5 魏心;战伟根;于焕芝;;论教师职业倦怠及其解决途径[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6 孔丽;;护士职业倦怠发生的原因及对策[A];全国第四届糖尿病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7 刘金水;侯金泉;;如何做好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河北卷)[C];2010年
8 大连市红旗高中课题组;;课程改革对中青年教师影响的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三)[C];2009年
9 王根元;;给青年教师创设理想的成长环境[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2010年
10 刘莉宏;;真诚,是建构“蓝青工程”的基石[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苏省宿迁中学 高鹏 马绍森;激发名师的再成长动力[N];中国教育报;2008年
2 黄梅县教研室 冯汉青;远离职业倦怠 成就职业梦想[N];黄冈日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张雯婧;教师:我们也得减减负![N];天津日报;2009年
4 江苏翔宇教育集团宝应实验初级中学 沈寿鸿;重燃教师的教育激情[N];江苏教育报;2010年
5 声宏;职业倦怠症成了都市“流行病”[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范占英;《职业倦怠自治手册》讨论员工心理调节[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5年
7 高青县实验小学副校长 曹德霞;和谐让教师远离职业倦怠[N];中国教育报;2006年
8 主讲人 全国人大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 教授 朱永新 本报记者 任松筠 整理;把教师生涯锻铸成隽永的传奇[N];新华日报;2009年
9 周淑君;瑞士的现代病:职业倦怠症[N];中国社会报;2005年
10 金永红;医生,最易出现职业倦怠[N];健康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宜江;青年教师学术与生活的历史境遇[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2 徐旭;沿海发达地区农地制度实证研究与思考[D];浙江大学;2002年
3 刘晴;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影响因素及模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4 张明寮;台湾地区金融控股公司银行主管工作压力、职业倦怠暨因应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5 张俊超;大学场域的游离部落[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6 郑晓芳;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对职业倦怠和工作满意感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7 石蕾;知识型员工职业倦怠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8 刘衍玲;中小学教师情绪工作的探索性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9 赖铮;高校教师的人性化管理:生命关爱和价值发挥[D];厦门大学;2007年
10 陈丽萍;中学教师生存状态及改进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利哲;BX学院青年教师成长因素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0年
2 简晏红;促进青年教师高水平快速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明雷;高等工程教育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与发展对策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4 褚仁君;金山区青年教师培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5 徐珠君;高校青年教师压力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麦共兴;青年教师继续社会化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7 武珊;重点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的关系[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黄飞;新世纪上海在职青年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发展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9 高峰;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健康扶助机制建设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10 何嘉昆;高校青年教师政治观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9320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932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