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传教士与中国教育的早期近代化
本文关键词:新教传教士与中国教育的早期近代化
【摘要】:19世纪的基督教复兴和中国的被迫开放,使得中国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布道场所。新教传教士们以学证教,借学布道,承担起牧师与文化使者的双重职责。批判科举制度、设立教会学校、筹办新式学堂、创建近代教育范式,积极参与并推动中国教育改革,使之成为近代西方文化和教育体制的引进者,不仅培养了一批新式人才和师资,沟通了中西文化交流,带动了教育领域的教学与研究,也为中国的教育改革提供了一种可资借鉴的模式,堪称推动中国教育早期近代化的一个重要群体。
【作者单位】: 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传教士 教育 学校 人才
【基金】: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项目号2008GG135) 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国际合作培养项目
【分类号】:K252;G529
【正文快照】: 十九世纪,随着欧美诸国的宗教复兴,基督教新教呈现出崭新的蓬勃气象,海外传教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1844年黄埔条约签订之后,以英国伦敦会和美国公理会传教会为先锋①,以通商口岸为据点,传教士们蜂拥而至,遍布中国内地各省。近代中国由此成为世界上传教士最密集的国家和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珍珍;;教会学校与安徽教育近代化[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2 李海红;;试析李提摩太的基督教思想——以其在《万国公报》上的言论为例[J];安徽史学;2006年06期
3 胡小君;浅论民国时期教会中学的英语教学[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4 陈九如;;中美庚款留学述论[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5 黄文治;陆发春;;安庆教案与近代官绅阶层研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6 胡丹;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融——《死水微澜》主题新解[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7 杨涛;;非宗教运动与洹河流域的社会信仰变迁——兼论革命与民间信仰[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8 王丽红;周广;;略论西方传教士在传播中西方文化的作用[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9 吴洪成;张艳芳;;辛亥革命前后的军国民教育思潮探析[J];保定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10 南治国;但开风气敢为先——基督教与清末女子教育[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德民;;谈谈校园文化建设的审美维度[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樊慧英;;中国近代技术学校的产生及其特点[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3 吴洪成;;西方传教士与中国近代教育改革[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4 周晔;;教育近代化的积极推动力——中国近代教育学术团体之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5 彭尔佳;;清末“教科书”的发生及其编审定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6 吴洪成;;近代中国教会高等教育述略[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7)——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含留学教育、教会教育等)[C];2009年
7 吴洪成;;日本在侵华期间实施的奴化教育——中国现代史上特定的教育历史现象[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2)——日本侵华教育史研究[C];2009年
8 许方宁;;评马赖之死[A];句町国与西林特色文化[C];2008年
9 陈丽;;清末民初乡村教育落后的原因及启示[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程柳;;中国近代女子职业教育发展及思考[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蓉蓉;抗日战争时期的民间外交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姜世健;关于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廖红宇;福建钢琴音乐发展历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瑛;李鸿章与晚清条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5 黄晓通;近代东北高等教育研究(1901-1931)[D];吉林大学;2011年
6 杨文海;壬戌学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7 曾繁花;晚清女性身体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8 李瑛;民国时期大学农业推广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贾春阳;论“疆独”问题与美国的政策[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10 陈新忠;高等教育分流对社会分层流动的影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斯义;创新型学校内涵式发展四维模式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胡博实;林传甲与黑龙江近代教育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路莹;洋教习与晚清新式学堂的建立[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盛一隽;从目的论看清代重大事件中口译员的作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贾学玲;魏源与《皇朝经世文编》[D];山东大学;2010年
6 王娟;民国学术传播中的《燕京学报》研究[D];北京印刷学院;2010年
7 林红英;李鸿章实业教育思想及其对当前高职教育的启示[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8 王双钰;清末民初(1902-1919)高等小学历史教科书编撰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孙彩荣;福建协和大学教授群体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云;黄乃裳与近代福州报刊的文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立;;从晚清慈善事业的发展看传教士对近代中国现代化的影响[J];文教资料;2009年20期
2 侯强;;传教士与晚清法制现代化的启蒙[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3 吴廷嘉;多角度地开展近代传教活动研究[J];贵州社会科学;1986年04期
4 李喜所;两次鸦片战争时期传教士在华的文化活动[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5 李秉奎;;传教士的角色紧张与中美文化交流[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6 董雪梅;;传教士与近代中国教育[J];理论学刊;2006年07期
7 孙怀安;;西方传教士与戊戌变法[J];理论界;2006年S1期
8 邱泉;;第一次南昌教案新论[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01期
9 姚彦琳;;近代美国传教士在华文化活动及客观效果论析[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10 张湘炳;近代洋教在安徽的推传与安徽人民反洋教的斗争[J];学术界;198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其柱;;晚清“自由”语词的生成考略:1820~1900年代[A];中国近代史上的自由主义——“自由主义与近代中国(1840~1949)”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罗小琼;;晚清“士绅”推动下的兴学热潮[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3 邹迎曦;;张謇盐垦事业与中国早期近代化[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二辑)[C];2007年
4 赵海涛;;传教士与近代中西文化交流[A];中国近现代史及史料征集研究(二)——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5 何岩巍;;天主教传教士与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冲突的根源与意义——以直隶两次民教冲突为例兼与赵世瑜商榷[A];北京历史文化研究——北京史专题研究[C];2007年
6 秦和平;;清季四川民众敌视天主教的历史考察[A];近代中国(第十辑)[C];2000年
7 谢铭;;论马赖与天主教在广西的传播[A];句町国与西林特色文化[C];2008年
8 郑剑顺;;沈葆桢的洋教观[A];沈葆桢生平与思想研究——沈葆桢巡台1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顾卫民;;晚清政府与罗马教廷关系史略[A];近代中国(第七辑)[C];1997年
10 王克;;到八滩军械所领枪[A];老兵话当年(第四辑)[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清;传教士与山东义和团的爆发[N];光明日报;2000年
2 周延胜;传教士与八国联军[N];光明日报;2000年
3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史革新;东学西渐的中国先行者[N];中国文化报;2010年
4 张健初;老省城的教会学校[N];江淮时报;2005年
5 袁志英;听贝廷娜讲她爷爷的故事[N];中华读书报;2008年
6 陈清;穿道袍的帝国主义强盗[N];光明日报;2000年
7 杨义 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 本报记者 杨阳 采访整理;五四伟大的“未完成”[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8 王钢;武汉早期女子学校[N];长江日报;2005年
9 葛亮;西迁,,西迁[N];长江日报;2005年
10 苏小红;历史镌刻的群体雕像[N];中山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静;“觉醒的中国”:传教士眼中的辛亥革命[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2 蒋有亮;近代中加文化交流史——一曲传教士的悲歌[D];复旦大学;2010年
3 翁伟志;他山之石:明恩溥的中国观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4 胡素萍;李佳白与清末民初的中国社会[D];中山大学;2006年
5 张硕;花之安在华传教活动及其思想研究[D];北京大学;2008年
6 程玲娟;空间、资源争夺与晚清山东教案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7 张振国;拒斥与吸纳:天主教对中国民间信仰的应对[D];山东大学;2008年
8 何文贤;“与狼共舞”[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9 张_g;晚清时期圣母圣心会在内蒙古地区传教活动研究(1865-1911)[D];暨南大学;2006年
10 郭剑鸣;晚清绅士与政治整合研究:以知识权力化整合模式为路径[D];复旦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剑;传教士在洋务教育中的活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吴霞;英国伦敦会传教士艾约瑟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3 龙伟;传教士视野中的20年代四川基督教运动[D];四川大学;2005年
4 熊晓曼;传教士与中国传统学术[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汪进春;基督教与新生活运动[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6 王智玲;传教士:近代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郑艳红;传教士与近代中国图书出版[D];河南大学;2008年
8 赵成日;教会学校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8年
9 于建波;近代基督教在山东的传教史研究(1860-1937)[D];山东大学;2009年
10 王慧;1877-1920年的甘肃基督新教[D];兰州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9345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9345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