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开展大学生积极心理教育的重要意义
本文关键词:试论开展大学生积极心理教育的重要意义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在有效解决新时期大学生面临各种压力而出现的心理问题方面已取得显著成就。开展大学生积极心理教育已经成为现代大学教育面临的一个新契机,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单位】: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动物科学学院;吉林市第五中学;
【关键词】: 大学生 积极心理教育 意义
【基金】: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一般规划课题(项目编号:GH12315)
【分类号】:G444
【正文快照】: 1心理健康教育在当代大学教育中的现状心理健康教育在当代学校教育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它是高校新兴的一项以实现大学生自身的意义和价值为目标,以培养与完善人格,提高学生的学习生活质量为中心的新兴的教育事业。新世纪伊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始蓬勃发展起来,越来越多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国梁;;高职院校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意义及课程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年02期
2 吴芳;;从罗洛·梅的眼光看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3 赵鹏;;国际大学生日 关注社会未来健康——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J];健康大视野;2007年11期
4 王艳红;;浅谈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来解决大学生逃课问题[J];华章;2008年08期
5 杨琳;;加强心理适应,做合格的大学生[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年11期
6 傅彩云;;大学生心理烦恼与困惑的调查研究[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8年06期
7 张利;耿晔;;浅议如何开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J];中国电力教育;2009年13期
8 沈淮东;崔德才;罗启宝;孙玲;;“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探析[J];大众文艺;2009年24期
9 孙小燕;网络心理咨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10 霍彩芳;浅析影响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因素[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年1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浩;;闪耀科技之光,跃动人性追求——浅谈信息技术的应用、发展对教学的意义和要求[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方晓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确立及意义[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3 周玲;李雄鹰;;大学生心理压力与应对[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4 傅彩云;;保持愉快情绪 提高大学生活质量[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研究——第八届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5 肖汉仕;;大学生心理自助与互助机制的建构[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6 徐凤姝;杨宜音;;关于大学一年级学生情绪的“TAT”试测及其分析[A];全国第六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7年
7 杨维杰;;农高职大专生心理特征及其引导[A];农业教育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8 李晓波;詹丽萍;董莉萍;杜瑞红;;北华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A];2004医学心理、军事心理、康复心理、医学心理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9 于景伟;秦平;张文彦;田培成;张仲孚;;大学新生SCL90测试结果的SPSS统计[A];高教科研2006(下册:专题研究)[C];2006年
10 刘凤娥;;大学新生适应特点及其对教育的启示[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晓光(作者单位:安徽财贸职业学院);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透视以及应对策略[N];安徽经济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赵永宏;大学生成长第一课该上什么?[N];大同日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靳晓燕;西部开发助学工程,拾起跌落的梦想[N];光明日报;2008年
4 张学英 本报记者 周芝敏;一切从“心”开始[N];黑河日报;2010年
5 实习生 刘楠 记者 鸣琦;陕师大倡导“快乐伴随每一天”[N];陕西日报;2006年
6 林静;大学新生的心理调适[N];光明日报;2007年
7 姜澎;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 家长应首先接受辅导[N];文汇报;2007年
8 张会齐;理想:不是遥远的梦[N];中国教师报;2004年
9 本报记者 高翠清 实习生 孟根其其格;心理断乳期:大学新生的必经过程[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6年
10 刘海宁;阅读的意义[N];光明日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宇;意义的探寻[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艳宇;多元文化教育的历史发展与价值取向[D];西南大学;2006年
2 杨秀明;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研究[D];燕山大学;2009年
3 李静;试论青少年的人文思想教育[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4 张国雄;“慎独”德育意义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杨美荣;杜威教育思想的现象学意识[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6 黄俊兴;杜威课程理论对新课程改革意义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7 葛婷;职前教师专业准备状态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8 王耀中;校服意义的初步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6年
9 李八一;方法的背后—教育质性研究的现象学理解[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10 谢旭;一位教育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活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9398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9398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