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知识课程到生命课程:生命教育视野下课程观的转换
本文关键词:从知识课程到生命课程:生命教育视野下课程观的转换
【摘要】:传统教育以掌握知识为核心,传统课程也因此成为知识课程,它以培养"知识人"为目的,忽视了情意的发展,掩盖了生命的完整性。现代教育关注学生生命发展,生命成为教育的核心,这就决定了现代课程应该成为生命课程。变革知识课程,就是要以生命为原点设计课程,形成生命形态的课程。生命形态的课程是生活的课程、完整的课程、经验的课程、过程的课程和个性化的过程。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生命教育 课程观 知识课程 生命课程
【分类号】:G40
【正文快照】: 现阶段“生命教育”已成为国内教育研究和实践领域的高频词,但对于“生命教育”一词的理解,不尽相同,大致可以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生命教育,取西方“生命教育”的内涵,是针对药物滥用、暴力与艾滋病、自杀、安全等残害和危及生命的现象提出的一种教育救治活动,目的是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琦;;在欣赏中实施生命教育的实践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06年24期
2 伍红燕;;论生命教育的时效性[J];教育前沿(理论版);2008年10期
3 任春茂;;儿童生命教育的实施[J];文学教育(下);2010年02期
4 王文伦;;生命教育的功能定位与实施形态[J];当代教育科学;2010年06期
5 沈颖;;开展生命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J];基础教育参考;2010年10期
6 高锦泉;青少年生命教育基本理念探讨[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7 邱伟光;补上生命教育这一课——兼析非典的德育反思[J];思想.理论.教育;2003年06期
8 高锦泉;生命教育传统资源初探[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9 苗杰;;教育的原点与本质——关于“生命教育”的理解[J];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12期
10 董红亚;;将危机转化为生命教育的契机[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家荣;;重视心理层面的生命教育[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C];2009年
2 游海疆;;生命教育:后现代话语与能量场构建[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6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二)[C];2006年
3 陶新华;周丽芳;;以预防为重点开展高校危机干预工作的思考[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4 刘黎明;;论罗杰斯的主体性教学观[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黄辛隐;;内观法与大学心理健康教育[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6 王淑玉;;生态道德教育:21世纪青少年德育的新课题[A];改革开放三十年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发展研究报告——第四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8)[C];2008年
7 ;庆祝福建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20周年陶研征文获奖名单[A];庆祝福建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二十周年专辑论文集[C];2004年
8 黄红艳;;浅论教师的自主性专业化发展[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英语专辑)[C];2006年
9 周小李;;艾波茨霍姆学校与费尔霍普学校之比较及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10 高天明;;论后现代主义对教育的影响[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严阳;“生命教育”不应仅限于“性健康”[N];工人日报;2003年
2 陈瑜;生命教育:按摩心灵的手[N];解放日报;2003年
3 本报记者 牛敏 杨旭春;生命教育:让青春像花儿一样绽放[N];延安日报;2010年
4 罗楚春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松坪学校;“生命教育”改变的不只是课堂[N];中国教育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秦兴利 本报通讯员 冷新星 高帆;你对生命和死亡了解多少?[N];河南日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鲜晓荻;让孩子的生命更有质量[N];贵阳日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沈洛羊;愿生如春花之灿烂[N];汕尾日报;2009年
8 田丹、梁彬;我省启动中小学生命教育工程[N];沈阳日报;2004年
9 晓 路;生命教育刻不容缓[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10 袁卫星;关注孩子们的生命焦虑[N];人民政协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洪席;过程课程观的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苏强;教师的课程观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郑和;追寻生命的教学观[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4 李高峰;生命与死亡的双重变奏:国际视野下的生命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杨明全;论教师参与课程变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鲍道宏;教师课程理解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吴支奎;课堂中的意义建构[D];西南大学;2009年
8 丁林兴;“营造书香校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9 卢爱新;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10 孙宽宁;教师课程理解中的自我关怀[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云红;生命与焦虑[D];河南大学;2003年
2 王媛;生命教育理念探[D];河南大学;2002年
3 张美云;生命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4 张娜;生命教育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卞立慧;生命教育视角下的教师素质探析[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6 孙晓庆;先秦道家人生观对当代生命教育的价值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黄建春;论生命教育的背景及实施[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8 陈四光;心理健康视野下大学生死亡态度及生命教育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9 南志涛;台湾生命教育探究[D];河南大学;2007年
10 徐生梅;关怀教师生命:生命教育的深度观照[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9406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940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