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学习的新进展:学习文化与学习范式的双重变革
本文关键词:数字化学习的新进展:学习文化与学习范式的双重变革
【摘要】: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和多元化理论的不断涌现,数字化学习在经历了十多年波澜不惊的成长之后,进入到波谲云诡的第二发展阶段,即e-Learning 2.0时代。这意味着学习文化与学习范式必然发生相应的变革,学习文化的变革体现为学习的广泛性、终身性、随意性、创新性以及非正式性。学习范式的变革则体现为从接受到参与,从观察到主动实施,从过程导向到绩效与能力导向,从预先设计到自我设计,从接受者到开发者。在学习文化与学习范式的双重变革作用下,数字化学习评价也涌现出诸多新形态,包括基于教学目标的自我评价、基于电子档案袋的教学评价、基于社会性网络的社会化评价以及基于评价工具的质量评价,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提供了丰富的策略支持。
【作者单位】: 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
【关键词】: 数字化学习 学习文化 学习范式
【基金】: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立项课题“融合教育理念观照下网络课程的通用性设计研究”(C-c/2011/01/76) 江苏省2011年度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全纳教育视阈下网络课程的无障碍设计研究”(CXLX11_0014)成果之一 2012年度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资助和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资助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一、引言直到20世纪末才发展起来的数字化学习(e-Learning)是基于网络环境的,具备了从提供动态信息、获取教学资源,到允许学习者参与复杂的交互式虚拟教学活动等多种功能的学习形式,不仅支持信息传递,而且支持经由信息的探索和应用以获取新知识的虚拟环境,数字化学习为教育者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余胜泉;程罡;董京峰;;e-Learning新解:网络教学范式的转换[J];远程教育杂志;2009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嘉;彭习梅;;连通与集聚:关联主义、分布式认知和Web2.0[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2 程志;徐建志;;分布式认知指导下的学习环境设计策略[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1年11期
3 张家华;;网络学习的认知模型构建——基于复合研究范式的视角[J];电化教育研究;2012年06期
4 李凡;陈琳;殷旭彪;;社会性软件支持下的大学生学习模式设计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2年11期
5 何向阳;熊才平;郑娟;;论网络信息资源的再生与利用[J];电化教育研究;2013年04期
6 胡智标;;论现代信息技术引领下的远程教育变革[J];成人教育;2013年07期
7 贾巍;杨晓宏;;教师远程学习适应性的内涵与构成要素探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3年06期
8 玉淑美;;从认知到联通:开放课程圈的构建[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0年07期
9 曹育;姜庆;;基于“人人网”的网络学习社区构建探讨[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0年10期
10 亢春艳;;U-learning环境的关键技术分析[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1年1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菊;关联主义学习理论及其视角下的教与学组织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家华;网络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3 陈卫东;教育技术学视野下的未来课堂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聂竹明;从共享到共生的e-Learning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5 周平红;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水平测评与发展预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6 傅伟;电子课本模型构建与技术验证[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静超;中小学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网络教研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吴丹;协同学习系统中思维工具集的设计与开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苏斌;差异教学理念下的网络合作学习[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海英;基于学习对象的学习内容管理系统的研究实现[D];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
5 雒亮;混合学习活动设计模型构建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1年
6 吴支训;基于Mashup平台的个人学习环境构建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1年
7 肖勉;E-Learning2.0理念下学习社区平台的设计与开发[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8 聂志杰;基于WEB2.0的研究生个人学习环境的构建与应用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9 张虎;基于Web2.0的大学生个人学习环境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丁倩倩;赛博学习有效性与可靠性的实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周兴国;卡尔的批判教育理论认识论思想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01期
2 余胜泉;陈莉;;构建和谐“信息生态” 突围教育信息化困境[J];中国远程教育;2006年05期
3 余胜泉,毛芳;非正式学习——e-Learning研究与实践的新领域[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10期
4 高文;建构主义学习的评价[J];外国教育资料;1998年02期
5 周国梅,傅小兰;分布式认知——一种新的认知观点[J];心理科学进展;2002年02期
6 Julian Sefton-Green;侯小杏;杨玉芹;焦建利;;技术支持的“非正规学习”研究新进展[J];远程教育杂志;2007年06期
7 赵建华;;网络学习社区构建的基本方法[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7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樊文隆,沈治宏;论数字化学习对信息素质的要求[J];晋图学刊;2005年04期
2 张庆秀;王跃生;韩清献;;数字化学习能力与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关系[J];成人教育;2006年10期
3 安旺国;;校园网络电视的构建及其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8年04期
4 周丽;;数字化校园环境下高职学生学习模式的探索[J];科技信息;2009年13期
5 王东娜;曹晓鸽;;从网络交往看数字化学习中教师角色[J];现代企业教育;2009年12期
6 简婕;解月光;;试论学习环境及其数字化——一种教学论的视角[J];中国电化教育;2011年02期
7 李献业;;基于数字化学习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8 黄t,
本文编号:9576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957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