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蓝带学校办学特色的探析与启示
本文关键词:美国蓝带学校办学特色的探析与启示
更多相关文章: 学校办学特色 优质学校 特色课程 课程设置 教学改革 组织管理 共享式 中国特色 管理模式 联邦教育部
【摘要】:蓝带学校一般拥有明晰而聚焦的办学理念、基础性与特色化相融合的课程设置、差异化的教学方式、完善的教师专业发展机制、多元合力的组织管理。要探索中国特色优质学校的办学之路,需要充分深入地思考和借鉴美国蓝带学校的办学特色,以办学理念为先导、打造特色课程为抓手、深化教学改革为轴心,立足校本资源优势,构建全员参与的"共享式"管理模式。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学校办学特色;优质学校;特色课程;课程设置;教学改革;组织管理;共享式;中国特色;管理模式;联邦教育部;
【分类号】:G571.2
【正文快照】: 蓝带学校指学校在领导、课程、教学、师资和家长参与等方面具有杰出表现而接受表扬的卓越中小学校,起源于1982年由美国联邦教育部部长贝尔所提出的蓝带学校计划。该计划认定已经在学生智力、道德、社会化等方面取得持续成功,且表现出显著的提高或已克服了办学困难的公私立中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淑英,陈保峰;中等职业学校办学特色探析[J];职业教育研究;2005年07期
2 温婷;;学校办学特色研究探讨[J];南方论刊;2010年11期
3 ;“阳光+儒雅”,扬帆再起航——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办学特色介绍[J];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2013年09期
4 韩久同;;中等职业学校办学特色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1年07期
5 刘志和;民营学校是市场经济发展中最特殊的“企业”——浅谈内江希望职业技术学校办学特色[J];内江科技;2002年03期
6 肖球福;湖南化工机械学校办学特色介绍[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年16期
7 王云鹏;孙安;;高等学校办学特色的内涵与建设方略——我国高等学校办学特色建设若干问题研究综述[J];煤炭高等教育;2006年05期
8 彭俊海;;关于推进学校办学特色建设的思考[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8年09期
9 牟昱苍;;科学谋划未来发展 彰显学校办学特色[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10 孙从建;;职业学校办学特色的表现与比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邓统元;;香港爱国学校办学特色的历史回顾[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4)——中国地方教育史研究(含民族教育等)[C];2009年
2 陈志明;;创新学校办学特色 奏响时代发展主旋[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4)[C];2014年
3 钟铧;;德州英汉双语学校办学特色[A];中国民办教育家优秀论文集[C];2006年
4 李泽华;;因地制宜打造学校办学特色——福建省宁化县实验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思考[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华夏教师篇卷1)[C];2013年
5 臧永刚;;新课程环境下学校办学特色及管理策略[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6 王国士;;大兴科研之风 高扬创新风帆——兰州二中“人文融合科学教育”材料[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7 曾广友;杨仕;;以职业技能培训为特色 彰显学校育人特色[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华夏教师篇卷1)[C];2013年
8 刘良玉;;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 突显中职学校办学特色[A];全国中医药标志性文化作品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玉强;发展学校办学特色不是“作秀”[N];中国教育报;2008年
2 卢维伟;学校检查评估需要“减负”[N];厦门日报;2008年
3 南开大学副校长 逄锦聚;影响办学特色的因素[N];中国教育报;2006年
4 记者 李嘉楠;博展学校办学特色明显[N];吉林日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徐德明 通讯员 侯静;让校园成为最安全最放心的地方[N];天津教育报;2010年
6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 卢铁城;科学定位及特色创建乃大学要务[N];中国教育报;2008年
7 益阳市湘郡·朝阳国际实验学校校长 龚明斌;民办学校办学特色的创建原则[N];中国教育报;2009年
8 记者 娄山;彰显办学特色 提升内涵质量[N];蚌埠日报;2009年
9 宜兴市铜峰小学 马瑞琪;打造绿色校园文化 彰显学校办学特色[N];江苏教育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徐德明;文清礼正 务实求新[N];天津教育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罗莹;职业学校办学特色形成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郭沂;我国高等学校办学特色及其形成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3 王有才;高等学校办学特色探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郑伟;我国高等学校办学特色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0年
5 段丽娟;高等学校办学特色的生成机制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6 王柏树;“通辽市蒙古族学校”办学特色个案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7 王文秀;小学办学特色重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8 龙胜;长沙市高新博才寄宿学校办学特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9 王晓红;小学办学特色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9629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9629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