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论科学的性别教育

发布时间:2017-10-03 16:58

  本文关键词:论科学的性别教育


  更多相关文章: 性别教育 双性化 性别平等


【摘要】:性别教育的实质是针对两性性别差异特点,采取合适的教育手段,促使两性的社会性别或性别角色发展趋于更理想的模式。科学的性别教育应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以理解、接受和尊重性别差异,形成科学性别观念,发展适宜性别行为,建立和谐、健康两性关系为教育目标;以性别平等、因性施教为基本原则;以双性化教育为理想模式,走家庭、学校、社会相结合的多元化教育途径。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关键词】性别教育 双性化 性别平等
【分类号】:G479
【正文快照】: 科学的性别教育,对于预防和矫正儿童和青少年性别角色错位现象,促进个体人格的完整发展、身心的健康成长,以及提升全民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于改变男性与女性各自相对的弱势群体地位,走出一些理所当然的误区,具有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相对于男性,女性的弱势群体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盖笑松;王晓宁;张婵;;走向双性化的性别角色教育[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2 王文;王国霞;赵莹;;国外社会性别发展研究进展及对我国性别教育的启示[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文;盖笑松;胡晓红;;弱势男生:性别平等教育中被忽视的问题[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2 胡晓红;左孟华;;教育公平视野下对“男孩危机”的性别解读[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3 许坤红;;理工科高等院校开展性别教育的思考[J];中国冶金教育;2012年03期

4 耿晓伟;张峰;;大学生性别角色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自尊的中介作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2年05期

5 李一帆;;大众传播媒介对学前儿童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影响探究[J];时代教育;2013年15期

6 张怡斌;;高校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中隐性教育的实施[J];继续教育研究;2011年09期

7 米庆华;;双性化人格理论视野下小学性别教育的思考[J];教学与管理;2013年21期

8 赵建章;陈家麟;;教育学专业男生心理压力质性研究[J];教书育人;2013年24期

9 吴卫东;;双性化视角的幼儿性别角色教育[J];教育探索;2011年06期

10 刘春琼;;论双性化人格教育的教师准备[J];上海教育科研;2011年09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何爱霞;专业社会化图景[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滕春玉;低年级智力落后儿童性别认知和行为发展的调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成瑶;小学生中性化现象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关幼萌;幼儿园男教师职业发展叙事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4 周晓影;高师学生性别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长春师范学院;2010年

5 刘亚芬;大学生择偶标准中的性别角色期望[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朱峰利;女研究生婚恋观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7 寇晶;大学生进取心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沛;游戏中教师对不同性别幼儿的教育行为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9 杨雄;西双版纳寺庙教育对傣族学生发展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2年

10 房晓静;性别语言研究之不足与补足[D];西北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锦华;大学生双性化人格模式与心理健康关系探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2 张淑燕;赵继伦;;和谐社会构建与情感教育[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3 盖笑松;杨世君;孙蕾;;中国儿童的入学准备:问题分析与促进途径[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4 杨玲,王雄雄;大学生性别角色与心理健康水平关系的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05年05期

5 袁立新,卢声达;性别角色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年06期

6 杜军;谢继红;;双性化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02期

7 张赫;;大学生性别角色与人际和谐性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03期

8 卜卫;大众传媒与儿童性别角色的社会化[J];青年研究;1997年02期

9 王红瑞;大学生双性化人格特质与情绪状态的相关研究[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10 曹书阳;;台湾地区性别平等教育述评[J];上海教育科研;2008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余小芳;性别角色的鉴定及其与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的关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2 闻明晶;大学生的性别角色类型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韩爱晶;中学生双性化人格与人际交往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之间的关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许婵贞;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与自我价值感、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梅英;;萌芽于女性小说的“酷儿”意识——《杜拉拉》系列小说的性别解读[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2 李榄;李锐锋;;试析科技发展对女性性别角色模式嬗变的影响[J];科技创业月刊;2007年04期

3 景海燕;;新旧教材的性别倾向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0年22期

4 刘芳名;刘迟;;从男女平等到性别平等——试谈性别观念在中共领导集体决策主流中的变革与发展[J];学理论;2011年06期

5 石潇纯;;和谐女性主义:人类性别观念的历史性超越[J];求索;2007年09期

6 刘新华;;女性精神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与男女平等[J];厦门理工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7 马道全;屈雅红;;正确教育和引导理工科院校女大学生性别观[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年09期

8 谷国锋;姜莹;;对女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性别歧视问题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9年11期

9 刘果;;冯梦龙性别观念考察[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年04期

10 李春玲;性别观念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女性的职业发展[J];社会学研究;199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丹;华晨;;从性别角度探析规划决策的民主化[A];城市规划决策民主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黄翊;;重要的只是身体——中国当代艺术中“双性同体”符号的分析[A];2010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10年

3 许春芳;;构建男女平等基本国策长效宣传机制的探索与实践[A];2005:发展·和谐·公正——江苏省社科类学会学术年会成果荟萃[C];2005年

4 姜云飞;;“人”的概念:来自女性主义的新解[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5 郑安云;王延萍;;妇女热线咨询中的社会性别问题[A];社会性别与发展在中国:回顾与展望[C];2002年

6 刘凤琴;;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中的性别问题思考[A];社会性别与发展在中国:回顾与展望[C];2002年

7 王晶;刘彦U,

本文编号:9656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9656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f49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