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国传统知识的特征与教育改革
本文关键词:浅论中国传统知识的特征与教育改革
【摘要】:知识问题一直是教育的核心问题。尤其在知识内容与形式发生变革的时期,教育改革正是对于这种变化作出的反应。因此,探寻中国传统知识的特点与变化对于教育改革的意义不言而喻。我们首先需要确定目前知识体系的整体坐标与位置,这就需要引入西方的知识论和对于知识的划分理论。其次,我们需要反问这样的知识论和知识划分适用于我们吗?这就需要我们从"共时"和"历时"两个角度对此进行补阙与修正,并得出中国传统知识的特点与嬗变特征。最后,我们相信,这样的研究,对于中国教育改革会给出一些新的视角和有益的观点。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关键词】: 知识 主流知识 传统知识 教育改革
【分类号】:G521
【正文快照】: 知识问题一直是教育的核心问题。教什么知识,学哪种知识,教授知识的方法是什么等等,围绕“知识”的讨论与思考总是历久弥新。尤其当社会生活发生显著变化,旧有的知识无法装入新心灵的时候,寻求更加“合理”、“进步”的知识的呼吁与行为会自觉、不自觉浮出喧嚣的海面,宣示着社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栋生;;你的生活是大地——我的一堂作文课[J];中学语文教学;2009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久奎;胡剑;;试述后现代知识观视野下的新课程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2 李革新;;从自然王国到自由王国——论康德、黑格尔和马克思的自由观[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3 胡万年;;奥古斯丁自由意志概念的形而上维度——兼与康德自由意志的比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4 王建军;;康德自由理论的两个前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5 陈怀玉;;论先秦至南北朝时期士人出处观念的演变[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6 余亚斐;;论智慧的历史性[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7 李伟;;柏拉图《理想国》与当代都市社会[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8 蒲德祥;;幸福组织:概念、思想溯源及研究框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9 程改荣;;建立大学生思想动态监测预警机制的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10 黄振地;;论康德和黑格尔哲学中“自我意识”概念的差异[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黎秀蓉;;“李约瑟之谜”的博弈论解读[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宫睿;;作为理性的批判的“启蒙”——对康德“启蒙”思想的一个阐释[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上)[C];2011年
3 代峰;;论康德的尊严观[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4 刘月岭;;康德意志自由的三重境界[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5 李乃涛;;民间教育学述评[A];教育领导研究(第二辑)[C];2012年
6 李昌舒;;论中古时期出处思想的演变及其审美意蕴[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张灏;;没有经验支持,陈述如何为真?——论分析陈述特有的证实方式[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8 蔡剑兴;;试析斯宾塞的科学知识价值观与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许健;;论国际合作原则在国际环境保护领域的拓展[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徐长福;;马克思主义:从建构性理想到调节性理想——借康德的视角来看[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下)[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文辉;语言评价理论的价值哲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3 张美宏;生生之道与圣人气象:北宋五子万物一体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乔晖;语文教科书中学习活动的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周晓红;教育代价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7 卢玉卿;文学作品中言外之意的翻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孙经国;从理想性政治哲学到现实性政治哲学[D];南开大学;2010年
9 刘娜;哲学语用学视域中的教育实践[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吴童立;莱布尼茨论统一性:观念、实体、现象[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华梁;研究型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的路径与政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孙丽影;幼儿教师课程权力个案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吴迪;试论情境型试卷——高考语文试卷的实用性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小雪;语文教育中的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昌顶;以人为本的哲学视角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6 索妤;小学教师个人隐性知识管理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陈星;城市初中初任教师实践性知识现状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倪晶;三版高中语文教材的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赵媛媛;中国意象油画的色彩表现力[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吕铮铮;中国当代艺术中艳俗因素研究与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光清;关于中等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1999年12期
2 俞继凤;;论旅游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3 彭佳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机遇[J];湖南教育(中);2010年08期
4 李姗姗;;教育改革之灯塔——《学会生存》之旨归[J];新教育;2010年12期
5 马凌远;;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视角下的教育改革创新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年06期
6 刘琨;;视唱练耳教学体系中多声部立体节奏的课堂实践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7 高歌;;新时期大学生的主要思想特点与教育管理[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年21期
8 张忠富;培养创造力是职工教育改革的灵魂[J];成人教育;1983年04期
9 明睛;日本中曾根首相的“教育改革七条设想”[J];比较教育研究;1984年04期
10 鞠家臻;关于职工教育改革中几个问题的初探[J];成人教育;1984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淑云;;宋代教育改革简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2 胡国柳;张长海;吴顺祥;;基于职业成长视角的会计本科教育改革设想[A];中国会计学会会计教育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薛高阜;邵世雷;;高等教育质量观探析[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谷麦征;费玮;张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解与分析[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5 周小李;;艾波茨霍姆学校与费尔霍普学校之比较及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6 陈传锋;许净露;金一波;;恢复高考30余年来中学生学习状况的历史回顾与思考[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关于深化农村(成人)教育改革,推进北京市农业现代的调研报告[A];北京市农民教育研究报告[C];2001年
8 高金力;;谈幼儿园园长在教育改革中的应有心态和作用[A];管理与服务——北京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研究论文集[C];2003年
9 周伟业;;教师网络素养与教育改革调查报告——以艺术教师为例[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7):媒介素养与公民素养论文集[C];2007年
10 徐心希;;试论林希元对明代封建教育的批判[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蒋建华;教育改革不是打倒一个另立一个[N];中国教育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宋全政;没有回头路的教育改革[N];中国教育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陈天富;科学发展种好教育改革“试验田”[N];重庆日报;2009年
4 张晓晶;期待新一轮教改带来新希望[N];闽西日报;2009年
5 王继红 记者 海涛;五华区教育改革再推新举措[N];昆明日报;2009年
6 自治区教育厅;教育改革与发展业绩喜人[N];新疆日报(汉);2009年
7 湖北省教育厅厅长 陈安丽;一项具有创意的教育改革[N];中国教育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唐国忠 杜良;春风又度“五一中”[N];巴彦淖尔日报(汉);2009年
9 本报特约记者 罗燕;教育改革,教师是核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丰捷;2009教育改革与民愿同行[N];光明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勇;洋务运动教育改革与明治维新教育改革比较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2 陈霞;基于课程标准的教育改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卢宁;战后日本短期高等教育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蒋京川;斯腾伯格的智力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5 刘世清;教育政策伦理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李江林;高师理科专业教育改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7 朱丽;教育改革代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张云;经验、民主和教育[D];复旦大学;2005年
9 李晓云;尼尔·波兹曼的媒介生态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10 张永祥;知识观视野下的我国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成增;张之洞近代教育模式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6年
2 秦臻;比较视阈中的我国教育公平制度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3 贺娟;邓小平教育公平思想探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4 方涛;大专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改革的思考[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5 戴林;新世纪日本的教育改革[D];湖南大学;2008年
6 王亚波;论我国经济转型期教育体制改革的滞后效应[D];吉林大学;2005年
7 郝真鸣;新世纪高校教学园区环境建设特色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8 杨可心;关于职业学校学生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9 宋云娟;文科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孙同辰;高中文理分科与学生地理空间认知能力差异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9862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986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