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群体多元智能结构评析——以内蒙古工业大学为例

发布时间:2017-10-07 02:27

  本文关键词:群体多元智能结构评析——以内蒙古工业大学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群体 多元智能结构 大学生


【摘要】:结合教学实践开展了多元智能封闭式问卷调查,在对调查结果的可靠性与有效性评价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各调查项目的数量化差别,并据此建构群体智能结构模型。旨在结合多元智能理论研究,有效地提升教育工作水平,关注并不断优化群体智能结构,积极培养、提高学习者的心理品质。
【作者单位】: 内蒙古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群体 多元智能结构 大学生
【分类号】:G449
【正文快照】: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HowardGardner)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其“零点项目”研究过程中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MI Theory:The Theory ofMultiple Intelligences),该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至少8项智能。[1]个体间因单项强势或多项智能的组合方式不同,而呈现了智能差异。任何个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梅林;翟建才;黄建军;饶叶俊;;医学院校题库系统建设[J];重庆医学;2008年09期

2 李峗吉;;重塑职校学生自信——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思考[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3 朱祖林;远程开放教育毕业生追踪调查数据的整理与检验[J];中国远程教育;2005年07期

4 钟晓芸;功利主义与青少年教育[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1997年01期

5 殷美桂;方阿丽;;通用试题库系统设计[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年36期

6 吴彬,张镜源,陈建玲;部分课程试题难度与区分度分析[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7 杨承根;杨琴;;SPSS在测验结果信度计算中的应用[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8 徐一红;;略论成人高教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9 夏遵义;物理实验考核现状及其改革的研究[J];高师理科学刊;2003年03期

10 张金秀;;试论中职学校德育教学工作的新突破[J];成功(教育);2013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宋巨强;;多元智力理论观下“差生”转化方法探悉[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姚静;情境问题教学对学生数学认知的作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陈娴;多元智力的实证研究与物理教学的对策[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4 朱家安;德育生态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5 王向红;我国高等教育评估质量保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6 齐军;体悟教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7 齐宇歆;基于PISA的学习素养评价系统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8 陈实;我国中学生现代地理实践素养培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9 陈氏芳草(Tr(?)n Thi Phuong Th(?)o);中国与越南教师评价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文福;新时期中等职业学校专职班主任队伍建设探讨[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2 张一鸣;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3 蔡晶晶;本科护生OSCE中SSP培训大纲设计及资质认定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4 亓延芬;高中地理中地域文化教学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申思;关于英语课堂中学唱英文歌曲的实证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娄慧;高中思想政治课德育价值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7 周世杰;班主任与班级管理[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8 邓久春;高中哲学课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实践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9 田园;知识管理实践理论视角下的音乐教育管理研究[D];中国音乐学院;2011年

10 赵志艳;基于遗传与蚁群混合算法的智能组卷问题探究[D];安徽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都吉祥;;团干部智能结构初探[J];团校学报;1984年02期

2 安庆顺;;谈技校学生的智能结构及培养途径[J];职业教育研究;1986年01期

3 马淑华;;医学教师智能结构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4年21期

4 唐文兵;崔冬冬;谢恩杰;;浅析网球教练员的多元智能结构[J];新西部;2010年05期

5 金家琅;;大学生的最优智能结构初探[J];黑龙江高教研究;1984年01期

6 李庆明;;中师生智能规格的系统观[J];师范教育;1986年01期

7 ;中师毕业生应具有的智能结构[J];人民教育;1987年02期

8 ;浅谈研究生的智能结构[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87年01期

9 杨志华;彭青;;从智能结构看选聘教练的智能结构[J];湖北体育科技;1989年03期

10 沈贤;编辑智能结构研究[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珊;陈绍杰;;结构健康监测系统与智能结构[A];复合材料的现状与发展——第十一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2 秦荣;秦俊;谢开仲;;智能结构分析的新方法[A];第十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3年

3 王鸿海;;浅谈边防船艇干部航海智能结构[A];船员管理与培训教育论文集[C];2005年

4 曹宗杰;;智能结构密频系统的反馈控制[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5 杨要恩;刘明治;王庆敏;王淑艳;魏航信;;基于智能结构的空间大型可展开天线H_∞振动控制[A];2005全国自动化新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三)[C];2005年

6 李国清;陈传尧;胡元太;胡鹏;;压电智能结构的等效电系统及其动力分析[A];计算力学研究与进展——中国力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第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7 李宏男;闫石;林皋;;智能结构控制发展综述[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8 刘美娥;余音;张冬梅;;复合材料智能结构分析Patran/Nastran开发[A];第十五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8年

9 商海英;;军用光纤智能结构/蒙皮[A];全国第十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一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OFCIO’2001)论文集[C];2001年

10 闫桂荣;王晓云;魏民祥;杜彦亭;;智能结构模态矢量重构控制法的实验研究[A];“力学2000”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智中和;在学科交叉前沿创新[N];科技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胡自力;含损伤智能结构的性能表征与细观分析[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3年

2 郭林峰;状态实时监控与损伤快速修复的光纤智能结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3 高伟;随机、智能结构随机振动分析与主动控制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朱海峰;智能结构及其健康检测与监测[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年

2 王涛;智能结构分析的样条有限点法[D];广西大学;2005年

3 张永生;基于智能结构的空间H_∞减振控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4 董淑伟;压电智能结构控制驱动系统设计[D];中北大学;2015年

5 刘美娥;船舶智能结构控制数值模拟的NASTRAN开发与应用初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6 赵小兴;传感器与作动器一体化的压电智能结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9864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9864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34c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