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培养职前教师的全纳态度——英国全纳体验三位一体项目述评

发布时间:2017-10-07 04:08

  本文关键词:培养职前教师的全纳态度——英国全纳体验三位一体项目述评


  更多相关文章: 全纳教育 教师职前教育 态度 全纳体验三位一体项目


【摘要】:教师的全纳态度对全纳教育实践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英国全纳教育专家开发出一套全纳体验三位一体项目,从社区参与、学生浸入、深入探究三个方面共同入手,增加职前教师的全纳体验,促进职前教师形成对于全纳教育的积极态度,进一步推动全纳教育的发展。这对我国在教师职前教育中加强教师全纳态度的培养具有借鉴意义。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全纳教育 教师职前教育 态度 全纳体验三位一体项目
【分类号】:G556.1
【正文快照】: 作为继终身教育和全民教育两大教育理念之后的又一重大思想创新,全纳教育已经成为一个全球化的议题,并被认为是实现高质量全民教育的指导原则。全纳教育的发展对教师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教师要面对学生日益多样化的需求,就必须提高自身应对多样性的能力,而其中教师对于全纳教育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兰继军;于翔;;加强教师教育改革 培养全纳型的教师[J];中国特殊教育;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金航;;特殊教育课程在普通师范院校课程体系中缺失成因研究[J];毕节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2 谢如意;;解开弱智生自卑的心结[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年08期

3 李拉;;全纳背景下的教师教育改革[J];继续教育;2011年01期

4 沈卫华;;全纳:未来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课题[J];教育科学研究;2010年06期

5 胡琨;;全纳理念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探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年06期

6 成聪聪;商银行;;全纳教育理念下的学校体育发展探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1期

7 陈立;赵微;;徘徊与挣扎:我国高等特殊教育研究的特征[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年09期

8 王敬峰;;高等特殊师范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绥化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9 刘文雅;贾天龙;;全纳教育理念下我国特师职前培养体制的改革[J];绥化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10 高威;高振华;;美国大学全纳教师教育体系建构案例研究[J];当代教师教育;2010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马仁海;湖北省特殊学校教师在职培训模式的建构[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赵宵逍;高校特殊教育专业师资培养比较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3 王玉美;全纳教育理念下幼儿教师素质培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勇,王辉;近年来我国对特殊教育教师教育研究综述[J];中国特殊教育;2003年04期

2 马仁海;特教教师在职培训要走终身教育的道路[J];中国特殊教育;2003年04期

3 张悦歆;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与特殊需要教育[J];中国特殊教育;2004年02期

4 申仁洪;从师范教育到教师教育: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范式转变[J];中国特殊教育;2004年04期

5 黄志成;全纳教育、全纳学校、全纳社会[J];中国特殊教育;2004年05期

6 郝振君,兰继军;论全纳教育与教师素质[J];中国特殊教育;2004年07期

7 兰继军;论西部特殊教育教师的素质及其提高策略[J];中国特殊教育;2004年07期

8 田静,王凌;全纳教育:实施模式、策略和实践特征[J];中国特殊教育;2004年09期

9 戴光英;西部特殊教育师资培训探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4年11期

10 曹红卫;我国特殊教育教师职后培训模式新探[J];中国特殊教育;2004年1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玉珍 ,黄志成;全纳教育的具体落实:全纳学校[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5年04期

2 佚名;;全纳教育:一个有点陌生的教育理念[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年03期

3 张宝蓉;以全纳教育的视角看教育公平[J];教育探索;2002年07期

4 黄志成;;全纳教育理念下的教学观[J];现代教学;2006年10期

5 仲建维;;公正和平等:支撑全纳教育发展的阿基米德支点[J];全球教育展望;2002年05期

6 黄志成,仲建维;全纳教育的理据:三个纬度的分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2年11期

7 佟月华;美国全纳教育的发展进程[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8 陈志章;从全纳教育看我国全民教育的差距[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9 王伟;陈明宏;秦英;;全纳教育走世界[J];上海教育;2006年07期

10 高靓;;世界目光聚焦全纳教育——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8届国际教育大会代表周满生[J];生活教育;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于涛;许百华;;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大学生专业性心理求助行为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张可;张日f;;中小学教师对学校欺负行为的认知及其应对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沈潘艳;;从传统节日看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态度[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王峗;王伟;佐斌;;大学生对心理学态度的调查研究[A];“改革开放与心理学”学术研讨会——湖北省暨武汉心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秀琴;动机·情绪·态度[N];贵州日报;2000年

2 汪培坚 廖建霞;衢州中专践行全纳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9年

3 记者 秦保树 通讯员 李晓阳;新乡幼师在德育工作中引入全纳教育理念[N];新乡日报;2010年

4 记者 彭薇;“全纳教育”培养通才兼顾偏才[N];解放日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杨桂青;为了孩子我们全力以赴[N];中国教育报;2005年

6 十七大代表、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 侯晶晶;教育让残疾人成为社会的资源[N];中国教育报;2007年

7 周稽裘 尤敬党;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行动策略[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8 李建平;从“大纲”到“标准”[N];中国教育报;2001年

9 卧 松;拿那些捣蛋的孩子怎么办[N];中国教师报;2004年

10 高静邋编译;促进教育公平 经合组织赠送10条妙计[N];中国教育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彦力;走向“对话”[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2 苗学杰;融合的教师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3 张洁;上海市郊公办学校学生来源的多样性对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杨燕燕;论教育实践课程[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田腾飞;社会变革背景下南非的教师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梅艳;教师对学生文化的认同感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9年

2 张慧媛;ELT课堂中教师的消极行为对学生心理的影响[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3 于芳;教师职前教育阶段“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研究[D];温州大学;2012年

4 苏静;全纳教育下的小学校建筑空间环境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5 王俊;英国全纳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6 冯伟民;全纳教育视野下的新市民子女教育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7 罗琳;“全纳教育”理念下的聋哑生随班就读综合学校建筑设计[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8 庄迪;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的公正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开妍;美国学校重构中的全纳教育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周莲莲;全纳教育视角下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9868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9868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9ac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