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高中数学教师TPACK现状调查与影响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16-09-22 21:24

  本文关键词: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学科教学知识:缘起、演化、结构模型及其教育意蕴,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南京师范大学》 2014年

高中数学教师TPACK现状调查与影响因素分析

向坤  

【摘要】: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们思考问题的方式、获取信息的途径甚至行为倾向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而技术的发展也使得现代教育环境的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要更好地应对这一变化,教师应该将有关技术和技术与教学整合的知识纳入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中,不断提高自己运用技术进行教学和指导学习的能力。为了描述和研究教师的关于技术和运用技术教学的知识,美国学者的米什拉(Matthew Koehler)和科勒(Punya Mishra)于2005年提出了“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echnology Pedagogy and Content Knowledge.简称TPACK)的概念,随即这一概念便成为了教师教育和教育技术领域的热门话题。 米什拉和科勒在提出TPACK概念的同时,也给出其内涵框架,即内容知识(CK)、教学法知识(PK)和技术知识(TK)三类,以及以这三类知识为基础组合形成的四类复合知识(PCK、TCK、TPK、TPACK),共七类知识。 本研究以TPACK为中心,在充分综述并分析已有的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借助已有的分析框架,通过自编的《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调查问卷》对我国高中数学教师的TPACK特征和结构进行了现状调查,并探索了影响高中数学教师运用技术进行教学的因素。针对发现的问题,深入反思,提出了改进建议,以帮助高中数学教师发展其TPACK水平。 研究所得的主要结论如下: 从整体上看,教师在单个知识成分上的水平普遍高于复合知识成分的水平;在不含技术的知识成分上的水平普遍高于含有技术的知识成分的水平,其中TPACK成分的水平最低。 不同性别没有造成教师在TPACK水平上的差异,但是不同教龄、学历和职称的教师都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了不同的TPACK水平。 高中数学教师使用得较多的技术或软件是Office Power Point、几何画板和计算器,而使用这些设备或软件的主要目的是代替板书、节约时间或演示和操作动画效果。 影响教师使用技术或软件进行教学的主要因素包括对技术的掌握和熟练程度、具体教学内容的复杂度等。 针对以上结论和分析,本文向教师自身提出了加强专业学习,深化专业知识和强化专业实践,熟练专业技能的建议,同时向教育管理和教师培训部门提出了改革数学教师培养模式,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开发网络教育教学资源平台,提升学校管理,促进教师发展等建议。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633.6;G434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俞国良,罗晓路;教师教学效能感及其相关因素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2 沈卫华;近二十年来英国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7期

3 辛涛,申继亮,林崇德;从教师的知识结构看师范教育的改革[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9年06期

4 袁智强;李士锜;;数学师范生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发展研究——以“正态分布”为例[J];电化教育研究;2013年03期

5 F·迈克尔·康内利,D·琼·柯兰迪宁,何敏芳,王建军;专业知识场景中的教师个人实践知识[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6年02期

6 宁连华;;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师教学知识的调查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年29期

7 蔡宝来;车伟艳;;国外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研究:热点问题及未来趋向[J];课程.教材.教法;2008年12期

8 徐章韬;;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学科教学知识:缘起、演化、结构模型及其教育意蕴[J];教育发展研究;2012年10期

9 张景中;彭翕成;;深入数学学科的信息技术[J];数学教育学报;2009年05期

10 袁智强;;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研究综述[J];数学教育学报;2012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英;;提升高校教师幸福感之探[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2 龚建强;教师专业化与教师教育改革[J];安康师专学报;2004年03期

3 王芳亮;中小学教师的知识结构与高师课程体系的构建[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4 王玉;;论教师教学效能感与教学监控能力[J];安顺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5 杜治华;;高校体育术科教师教学知识发展的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11年03期

6 吴国来,王国启;自我效能感与教学效能感综述[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3期

7 王江涛;;职业学校教师知识分享及其分享方式探讨[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8 赵振红;;论教师实践知识[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05期

9 赖俊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小学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调查研究[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10 郄海霞;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对国外教师教育研究综述[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左明旭;;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蒋永贵;;教师的知识对初中科学新课程实施的影响研究[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王沛;陈淑娟;;中学教师工作胜任特征模型的初步建构[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8年

4 韩明莲;;数学教学论开放式教学的设计与实践[A];全国高师会数学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刘小辉;;新课程下数学教师发展的调查研究[A];全国高师会数学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苏洪雨;;高中新课程实施中的双重矛盾——关于一个数学教学案例分析的思考[A];全国高师会数学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杨光伟;徐晓芳;;师范生的教师效能影响教学期望的试验分析[A];全国高师会数学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陆新生;;从数学教师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看高师数学专业课程与教学改革[A];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数学教育研究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耿青松;;小学教师数学文化观的调查与培养研究[A];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数学教育研究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邝孔秀;;我们需要怎样的数学教师教育课程——基于十年中学数学教师成长的反思[A];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数学教育研究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风云;英语师范生学科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江广和;西北农村中学体育教师成长的困境与调适[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雷冬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预期目标的偏离与调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5 郑爽;我国教师教育者开展自我研究的初步探索[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吴洪富;大学场域变迁中的教学与科研关系[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宋燕;大学教学学术及其制度保障[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唐恒钧;顶岗实习中师范生专业素质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宋燕;和合学视野下教师合作研修共同体建构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李丹;幼儿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秋珍;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与教学智慧的相关性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徐冲;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研究——反思型教师的成长[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索妤;小学教师个人隐性知识管理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卢小男;信息技术环境下再论数学启发式教学[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陈星;城市初中初任教师实践性知识现状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高学明;预备数学教师与在职数学教师关于概率学科知识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许红敏;南京晓庄学院顶岗实习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哈琴;双语背景下的少数民族汉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沈方梅;语文学科知识向学科教学知识的有效转化[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周静;中小学校外科技教师指导行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兰英;当代国外教师教学思想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0年04期

2 亢晓梅;师生课堂互动行为类型理论比较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04期

3 洪明;英国教师教育的变革趋势[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4期

4 刘加霞,申继亮;国外教学反思内涵研究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10期

5 温忠麟,李玉辉;英国师范教育课程的职业有效性审定[J];比较教育研究;1998年01期

6 陈琦;教师培训——信息技术整合于教育的基石[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4期

7 荣曼生,李晓明;株洲市小学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现状的调查与对策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2期

8 桑新民,郑文勉,钟浩梁;区域教育信息化的战略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3期

9 张景中;葛强;彭翕成;;教育技术研究要深入学科[J];电化教育研究;2010年02期

10 袁智强;柳榕;;师范生与在职教师“正态分布”同课异构纪实与启示[J];福建中学数学;2011年09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育桂;小学数学教师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1年

2 邓立;基于TPACK模型—探究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优秀教师知识体系[D];湖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新宁;;新课改趋势下的高中数学教师迎接角色转变探讨[J];语数外学习(数学教育);2013年12期

2 郭玲;;浅谈如何让学生从心理上认识高中数学[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09年11期

3 顾道勇;;新课标下的高中数学教师[J];数理化学习;2009年02期

4 刘云;;浅析高中数学教师教学的主导地位[J];教师;2010年08期

5 钟立锋;;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师知识结构的优化[J];中学教学参考;2010年32期

6 马百存;;新课标对高中数学教师的要求[J];新课程(上);2011年09期

7 余家意;;谈高中数学教师的角色扮演[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2年07期

8 田占良;;浅谈高中数学的多媒体教学[J];中小学电教(下);2012年05期

9 王文倩;;高中数学教师继续教育现状及改进建议[J];新课程(上);2012年07期

10 刘莉;;辽宁省首届高中数学教师命题、说题竞赛及培训活动在沈阳举行[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2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赵园园;;高中数学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的调查研究[A];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数学教育研究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宁连华;;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师教学知识的调查研究[A];全国高师会数学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曹剑;;让女生在数学课堂中活跃起来[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六卷)[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贵州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司慧;[N];贵州民族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苏婷;[N];中国教育报;2011年

3 小轩;[N];安康日报;2007年

4 ;[N];安康日报;2008年

5 杨健;[N];光明日报;2004年

6 记者 朱振国;[N];光明日报;2010年

7 记者 傅烨珉;[N];上海金融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方勤华;高中数学教师数学专业素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毕力格图;高中数学教师学科知识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柳笛;高中数学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案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文颖;浅谈当前高中数学教师所面临的困难与压力及其对策[D];延边大学;2010年

2 彭晶;初任高中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3 王文倩;高中数学教师职业现状的调查与对策分析[D];扬州大学;2011年

4 刘艳丽;高中数学教师课程改革的认同感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朱彬;高中数学教师算法知识调查与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王茹;高中数学教师课程实施能力的理论与个案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王建敏;高中数学教师素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丁亥福赛;高中数学教师理论性与实践性教学知识的形成机制及其相互作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刘陆军;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师素质结构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徐玉婷;新课程实施中高中数学教师适应性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学科教学知识:缘起、演化、结构模型及其教育意蕴,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206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1206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8ed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